雅虎香港 搜尋

  1. 高血壓 相關

    廣告
  2. 特設60秒倒數計時功能的血糖儀,提供更長時間補足血液至同一試紙,節省試紙。滿$399免運費。 CONTOUR® PLUS ELITE可透過CONTOUR®DIABETES App手機程式分享或監察血糖紀錄。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14日 · 高血壓是十分常見的健康問題,除了由醫生診斷患上高血壓外,日常在家量血壓,又應如何評估自己血壓是否正常呢? 根據 國際高血壓學會2020 公布的資料,成人不分男女的血壓指標: (按圖 👇👇👇):

  2. 2019年10月24日 · 目前醫學共識的正常血壓標準,落在收縮壓小於120 mm Hg舒張壓小於80 mm Hg。. 收縮壓介在120到130 mm Hg之間算是血壓略高,可稱為「高血壓前期」。. 「高血壓第一期」是收縮壓介在130到139 mm Hg,或舒張壓介在80到89 mm Hg。. 「高血壓第二期」是收縮壓超過140 mm Hg ...

    • 高血壓的定義
    • ▼高血壓的成因與種類(點擊下圖看清!👇👇👇)
    • 高血壓的症狀
    • 什麼時候該求助醫生?
    • 引發高血壓的風險
    • 高血壓的診斷方法
    • ▼高血壓的併發症(點擊下圖看清!👇👇👇)
    • 高血壓的治療方法
    • 高血壓的照顧與營養補充
    • 高血壓的預防方法

    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血液流動時對動脈管壁造成的壓力,心臟打出血液打到動脈時的壓力,就產生收縮壓(Systolic),心臟舒張時,血液回流的壓力,則是舒張壓(Diastolic)。這兩者分別代表了血管在心臟舒張和收縮時,所承受的壓力。壓力大小的變化造就了高血壓和低血壓(Hypotension)。 影響血壓變化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心臟泵送的血液量,每一次心搏送出的血液量愈多,血管要承受的壓力也愈大;另一個原因則是動脈管徑大小,我們時常聽到的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就是造成血管堵塞、窄化的疾病症狀,而這往往會引起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簡稱冠心病)等心臟疾病。 台灣衛福部建議高血壓前期的民眾,應著手改善生活方式、監控血壓,避免高...

    高血壓成因可分為以下兩種: 1. 本態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又稱原發性高血壓,成因仍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生活習慣、壓力相關,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皆屬於此種類型。 2. 續發性高血壓(Secondary hypertension):又稱繼發性高血壓,此種高血壓傾向突然發作,造成血壓數值升高的程度,通常比原發性高血壓還要嚴重。可能造成的疾病、藥物因素如下: -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簡稱OSA) - 甲狀腺問題 - 先天性血管問題 - 腎臟問題 - 腎上腺腫瘤 - 藥物 - 毒品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白袍高血壓」(White coat hypertension),指的是患者在醫院或讓醫生測量血壓時,因為焦慮和緊張而導...

    對大部分人來說,高血壓往往沒有任何症狀,只有少數患者可能有頭痛、呼吸困難或急促、流鼻血的症狀,但通常這時的高血壓症狀已相當嚴重,更不用說這些症狀也很容易被當作是其他疾病引起,甚至被患者忽略,因此,唯有定時測量血壓,才是了解自己有無高血壓最好的方式。 相關文章:【高血壓】胸悶久咳無食慾8大症狀 長期血壓高或致心臟病發猝死👇👇👇

    首先得從建立固定量測血壓的習慣開始,台灣衛福部建議民眾,滿18歲後保持每年至少量測血壓一次的習慣。若血壓讀數低於收縮壓120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80毫米汞柱,便屬於標準值以內。如果量測結果顯示已經是高血壓前期或高血壓,請就診與醫生討論如何改善高血壓狀況,並持續追蹤血壓變化。 另外,左右手量測血壓的讀數可能有所差異,請以讀數較高的手臂作為主要測量手臂與判斷依據。

    由於高血壓幾乎沒有症狀可言,因此如果發現自己符合許多以下所列、可能造成高血壓的風險,請記得量測血壓並做出改善。高血壓不僅會對血管造成負擔,也會影響大腦、腎臟和眼睛等器官,提高其他併發症的發生機會。 - 老人 - 種族(黑人較易罹患高血壓) - 家族史 - 抽煙 - 飲酒 - 壓力 - 缺乏運動 - 肥胖 - 鈉攝取過多 - 鉀攝取太少 - 慢性病,如糖尿病和腎臟病 - 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 - 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 - 甲狀腺疾病 - 懷孕 大家都知道年紀大容易罹患高血壓,但兒童高血壓也同樣存在,根據梅約診所(Mayo Clinic),小於六歲的兒童可能會因腎臟病或心臟病引發續發性高血壓,大於六歲的兒童則跟成人相似,可能因不健康的飲食或缺乏運動而罹患原發性高血...

    有些人可能並不清楚高血壓該看什麼科,其實家庭醫學科、一般內科和心臟內科皆可以。而測量血壓是用來判斷是否有高血壓的主要方式,不論是透過醫生或醫護人員協助量測,利用擺放在醫院供民眾使用的血壓計,或是自行購買血壓計並照著使用說明操作。 根據情況,醫生可能採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簡稱ABPM),或者在家自行量測血壓,製作血壓紀錄表,以利判斷病情。 除了量測血壓外,醫生也可能進行以下檢查,確認有無心臟病的風險或跡象: - 血液檢查 - 尿液檢查 - 膽固醇檢查 -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簡稱ECG或EKG) - 心臟超聲波(Echocardiography)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或稱心臟病發作)、中風(Stroke)、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失智症(Dementia)、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動脈瘤(Aneurysm)、腎臟疾病、眼睛疾病

    醫生會依據每個人的體況、血壓高低與其他風險因素,擬定專屬療程,以下列出可能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 1.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簡稱ACEI) 2. 噻嗪類利尿劑 (Thiazide diuretics) 3. 血管收縮素受體抑制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簡稱 ARB) 4.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簡稱CCB) 通常會優先使用上述藥物治療,若效果不佳則可能考慮使用以下藥物: 乙型阻斷劑(β-blocker)、甲型阻斷劑(α-blocker)、甲乙型阻斷劑(αβ-blocker)、醛固酮拮抗劑(Aldosterone antagoni...

    高血壓患者就診後,應按照醫囑服藥,切勿自覺狀況好轉而自行停藥,並且定期回診,以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此外,健康飲食與多運動等方式,也有利於控制高血壓,完整方法請參考高血壓預防方法。 另外,攝取營養補充品如葉酸(Folic acid),也可能有助於改善高血壓,不過請與醫生討論後再考慮攝取,以免它們與正在服用的藥物交互作用,造成有害的副作用,以下為可考慮攝取的營養補充品: 纖維、葉酸、礦物質、Omega-3脂肪酸、輔酶(Coenzyme Q10)、左旋精氨酸( L-arginine,又稱L-精氨酸)、大蒜

    高血壓除了透過藥物治療,改善生活型態也是重要的一環。對於沒有高血壓的人來說,以下方法可以幫助預防高血壓的發生,若是高血壓患者,則更需要採取相關行動降低高血壓帶來的危害。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含:測量血壓、規律運動、戒煙、不過量飲酒、排解壓力、減少咖啡因攝取量、練習深呼吸放鬆、健康飲食、控制體重 相關文章:【高血壓】在家量血壓6大注意事項 正確量血壓不可只量一次? 延伸閱讀: 高血壓心臟病 中風元凶也有它!高血壓傷血管致血栓 【本文獲「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高血壓

  3. 2023年12月26日 · 什麼是高血壓?正常血壓的範圍是多少?恐怖的是,高血壓被稱作「隱形的殺手」,病人往往暴露在風險當中而不自知,因此正確認識健康的血壓範圍非常重要!

  4. 2024年1月21日 · 謝旭東表示,2022年台灣衛生福利部統計高血壓疾病為台灣人十大死因之一,且有逐年攀升趨勢,高血壓症狀初期並不明顯,且症狀因人而異,常見有頭暈頭痛、肩頸僵硬、心悸、胸悶、容易疲倦等,若忽略不治療,未來可能有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 ...

  5. 2023年4月14日 · 高血壓是導致腦、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成因,根據衛生署調查,香港15歲至84歲人口當中,患有高血壓比率約27%,而且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患者往往出現併發症後才知道。

  6. 2019年10月9日 · 高血壓是香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有「隱形殺手」之稱。. 除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外,定期檢查血壓是最佳的預防方法,但不同年紀及身體狀況的人士要進行的檢查次數都不一樣,部份人可能已出現病徵,亦有不少人未必出現明顯病徵,任何人也應及早瞭解 ...

  1. 高血壓 相關

    廣告
  2. Reproducible Skin Heating between 20C to 45C.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