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8日 · 社交平台流傳一段黑社會掃場片段,直擊兩派黑幫人馬今 (28日)凌晨在尖沙咀一間樓上火鍋店內互毆,雙方拳來腳往,互擲碗碟等,激戰近2分鐘。 消息指,事件為尖沙咀新義安「洛文」的手下帶隊到火鍋店掃場,襲擊當時在VIP房用膳的14K「豆腐傑」人馬。 + 3. 片中可見,一枱五名男子在火鍋店內一間VIP房用膳,已差不多到結帳階段。 另一邊廂,約10名大漢上樓梯,逕自走入火鍋店並向VIP房進發,為首一名身穿黑衫的男子進入VIP房後,隨即發難,率先動手打人。 遇襲一方初時疑未及反應,只能以手及椅子擋格,一度被迫至牆邊。 其後雙方拳來腳往,互相投擲桌上碗碟及食物,形成攻防戰,遇襲一方稍為回過神,即掀翻火鍋枱,並以枱櫈作掩護,將進襲的多名大漢推出房外,再用枱凳堵窒門口,以防對方再次進攻。

  2. 2024年4月10日 · 佐敦道華豐大廈3級火|一樓賓館4住客騎窗呼救狂咳 坐冷氣機待救. 撰文:凌逸德. 出版: 2024-04-10 15:16 更新:2024-04-10 19:58. 油麻地佐敦道華豐大廈發生三級火,導致5人死亡,40人受傷。 消防指起火位置為一、二樓大堂,該兩層樓涉及健身中心及多個持牌賓館。 社交平台「小紅書」有用戶發布事發時的影片,可見於一樓賓館,有4名懷疑住客騎窗呼救,有人坐在冷氣機上,亦有人疑濃煙嗆鼻狂咳,有消防員於地下位置安撫。 影片其後見到消防升起雲梯救人,而該賓館已無人待救,疑已被帶往安全位置。 油麻地佐敦道華豐大廈三級火,有一樓賓館懷疑住客騎窗求救。 (小紅書截圖)

  3. 2024年2月22日 · 紐約曼哈頓法院2月21日公布起訴書,60歲的日本黑幫頭目海老澤武史和61歲同案被告Somphop Singhasiri,企圖把核原料鈾及鈈販運至伊朗。 兩人於2022年4月被控國際販毒和槍枝罪,目前被還押候審。 起訴書稱,海老澤試圖代表緬甸一個武裝組織,取得大量軍用級武器,包括地對空飛彈、突擊步槍和狙擊步槍、機關槍以及各種口徑的火箭和戰術裝備等。 圖為2021年2月3日,日本黑幫頭目海老澤武史向臥底人員展示火箭炮。 (Reuters) 海老澤武史是日本組織犯罪集團「極道」的核心成員,的犯罪活動範圍廣達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和美國。 海老澤被捕後,關押在布魯克林監獄。

  4. 2022年7月11日 · 美國西雅圖機場2018年8月10日一名航空公司職員偷了一架客機並墜毀,當時事件震撼全球,而拍下客機被偷過程的閉路電視片段在2022年7月7日曝光。 根據西雅圖港(Port Of Seattle)發布的片段顯示,29歲的行李搬運工魯塞爾(Richard Russell)穿T恤短褲及背着背囊,經過機場的安檢站,然後進入管制區。 魯塞爾之後在停機坪上,用拖車將客機拖離泊位到跑道,將拖車解勾後客機向前溜,他快速開走拖車,然後跑回來打開客機側門,進入飛機駕駛艙。 他在駕駛艙內與控制塔通話:「西雅圖的地面人員。 我即將起飛。 這會很瘋狂。 」「嘿,我發現自己陷入困境。 我現在於空中。 並且會四處翱翔。 」期間魯塞爾問控制塔人員,「嘿,如果我成功降落在阿拉斯加,我會獲聘為機師嗎?

  5. 2024年2月28日 · 1. 恭喜恭喜﹗香港娛樂圈接二連三有喜訊,38歲男歌手林奕匡,2017年與太太李靄璣拉埋天窗,婚後享受二人世界多時,終有新突破。 2月28日一同晒出超聲波.

  6. 2023年7月12日 · 7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總師張海聯披露,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開展科學探索,並公布載人登月初步方案。 張海聯介紹,中國載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採用兩枚運載火箭分別將月面著陸器和載人飛船送至環月軌道在軌交會對接,航天員從飛船進入月面著陸器。 其後,月面著陸器將單獨下降著陸於月面預定區域,航天員登上月球開展科學考察與樣品採集。 在完成既定任務後,航天員將乘坐著陸器上升至環月軌道與飛船交會對接,並攜帶樣品乘坐飛船返回地球。 目前,中國科研人員正在研製長征十號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載人月球車等裝備。 朱雀二號發射升空 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液氧甲烷火箭 文博會|1:1仿真VR技術實境體驗登月潛海 深圳企業獲楊利偉認可 3300秒!

  7. 2021年11月1日 · 電磁彈射火箭炮發射時,首先使用電磁彈射技術將火箭彈遠遠地彈射出導管,使此前熱發射的火箭炮變成了冷發射,在空中火箭彈點火前就擁有了一個較大的初速,既可大幅度提升火箭彈的速度,也可大幅度增加火箭彈的射程,還會讓偵察衛星誤把火箭彈點火位置視為陣地位置,增強了火箭彈陣地的欺騙性,提高戰場生存能力。 內地媒體指出,這種電磁彈射火箭炮可制導、射程遠、成本低、隱蔽性好,不是導彈,勝似導彈。 這是專門為「台獨」勢力量身定製,是反「台獨」鬥爭的殺手鐧。 此前,1991年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曾預言:「未來的高性能武器,必然以電能為基礎。 」馬偉明亦曾表示,「電磁彈射技術10年內將取代傳統的化學能技術。 電磁的作用非常大,無處不在。 凡是載運方面,過去用化學能能做的,大部分用電磁能也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