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是由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或 香港房屋协会 兴建的 公共房屋 ,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屋。 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 中文名. 香港公共邨. 别 名. 公屋(简称) 申请人. 必须年满18岁. 目录. 1 由来. 2 发展. 3 里程碑. 楼宇类型. 批评. 现状. 4 户政策. 5 相关报道. 由来. 播报. 编辑. 彩虹邨. 1953年圣诞夜, 深水埗 发生 石硖尾 寮区 大火,令53000名灾民无家可归。 当时香港政府为了尽快为灾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兴建徙置大厦(俗称七层大厦)。

  2. 中国大陆廉租房. 播报. 编辑. 廉租房是大陆地区推行的一项旨在解决城市特困人口住房问题的保障措施。 异同. 与中国的另一项住房保障措施 经济适用房 相比,在经营方式、目标对象、房源等方面有以下不同: ·经济适用房房源为新建住房,而 廉租房 房源多样化,包括新建住房、空置楼盘、改造危房、老旧公房等。 ·廉租房只租不售,而经济适用房用于出售。 ·廉租房面向城市特困人口出租,只收取象征性的房租;而经济适用房通过土地、税收政策扶持、控制建筑标准、限制利润等·手段降低建筑成本,面向买不起商品房的城市居民低价市场价格销售。 存在问题.

  3. 华富邨是中国香港最著名的公共邨之一,位于香港岛南区瀑布湾,邻近贝沙湾、置富花园、鸡笼湾等。华富邨分五期落成,首期于1967年11月落成。高峰时人口有50,000人,现只有高峰时的一半。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即现在的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63年宣布兴建华富邨,是当时计划兴建的十个廉租邨 ...

  4. 1 发展历史. 2 特色. 3 未来发展.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苏邨前身是一个很大的 木屋 区,其后政府清拆木屋区并兴建苏邨,该邨的兴建工程分数期落成,全部建筑于于 1960年 至 1963年 间建成,共有16幢楼宇,共占地 7.8 公顷。 当中“枫林楼”、“丁香楼”、“金松楼”、“绿柳楼”及“樱桃楼”更是香港首批“Y”型设计的公屋大厦。 苏邨由香港已故著名建筑师甘洺(Eric Cumine,1905-2002)承办设计,甘洺将项目划分为小区,推荐给不同建筑师共同合作,甘洺居中协调,致力制定配合多种租金选择的间隔,适合6-12人的 家庭 需要,落成时共有5,152个单位供31,600名市民居住。

  5. 1973年4月. 办公地址. 香港特别行政区. 类 别. 委员会. 目录. 1 简介. 2 机构理想. 3 组织构成. 简介. 播报. 编辑. 1973年,为配合当时 香港总督 麦理浩 爵士 之十年建计划,屋宇建设委员会、徙置事务处及市政处屋宇建设科合并为房委会,负责管理及规划 公共邨 。 到了1978年,为了使中产社会提供多一个置业选择,房委会又推出「居者有其计划」(简称居屋)。 除此公屋及居屋外,房委会亦负责管理中转房屋(前称临时房屋)、政府多层工厂大厦。 唯香港政府致力推行服务外判制,不少公共邨的管理业务已交予私营管理公司。 现时,房委会已经是全球拥有最多苑的业主。 2005年起, 房委会将旗下村商场, 停车场等设施, 出售于领汇, 由其管理该等设施。

  6. 居者有其计划(简称居屋计划;英语:Home Ownership Scheme)由前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于1970年代所推行,原意是为一些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又不合资格(或不愿意)入住公屋的市民提供另一种选择。此计划内兴建的苑称为居者有其屋屋苑,通称居屋。

  7. 租者置其计划,简称租置计划,是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98年为满足公屋居民置业需求而推出,让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而租者置其计划中出售的邨全部都是于1980年代中后期至1992年或之前(翠屏(北)邨翠樟楼除外)落成的邨。租置计划并非以邨划分,而是以楼宇类型划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