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6日 · 體內脂肪就是人體內的脂肪,人體內應有四分一的重量屬於脂肪。 如何分辨皮下及內臟脂肪? 體脂可以分為兩種,包括皮下脂肪及 內臟脂肪 。 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就可分辨! 首先,收緊你的腹部肌肉,嘗試揑著肚子,可以揑出的肉均是皮下脂肪。 內臟指肪位於腹部的核心,即使刻意揑著肚子亦難以接觸。 一般來說,內臟脂肪最常見於中年男性,有人又會稱之為「啤酒肚」。 其實,男性本質就有累積脂肪的遺傳傾向,而女性就更常於皮下儲存脂肪(皮下脂肪被證明與發育中的胎兒和母乳喂養所需的營養有關)。 什麼是體脂率? 體脂率代表體內脂肪重量佔總體重的比例。 體脂量度 + 計算方式. 除了目測,常見測量體脂的方法有 6 個,包括: 公式計算法. 這個公式將 BMI 值、年齡和性別納入考量,從而推算體脂率。 公式如下:

  2. 2021年7月23日 · 透過分析身體內幾種核心的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質、體內水分、肌肉量等,繼而準確量度脂肪量、肌肉量和體脂百分比的變化,以了解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身體組成分析」共有多少項指標? 不同品牌或型號的智能體組成磅或會有不同的指標,而 Tania MC-780MA 就有 11 項指標,包括: 體脂肪率 (Body Fat %) 體水份率 (Total Body Water %) 內臟脂肪指數 (Visceral Fat Rating) 肌肉量 (Muscle Mass)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 代謝年齡 (Metabolic AGe) 體型判斷 (Physique Rating) BMI. 骨質量 (Bone Mass)

  3. 2022年3月22日 · 首先要了解維他命 C ,又名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由於我們人體並不能自行製造維他命 C ,所以需要依靠外在的攝取,而維他命 C 具有多種重要功能,包括: 保護細胞健康對抗發炎. 增強 白血球 與淋巴球的活性,能提高免疫力. 維持皮膚、血管、骨骼和軟骨的健康. 幫助傷口癒合,減少壞血病的形成. 預防免疫系統缺陷. 預防心血管疾病. 預防產前問題. 預防眼部疾病. 降低患多種 癌症 的風險,如乳腺癌、結腸癌和肺癌. 對抗壓力,協助人體製造抗壓力荷爾蒙:副腎上腺素. 幫助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非血基質鐵 (Non-haem Iron) 減少皮膚皺紋. 抑制黑色素形成. 維他命 C 每日建議攝取量.

  4. 2021年6月16日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是有害膽固醇,容易積聚於血管內壁,並會攜帶膽固醇進入細胞,加速動脈硬化的速度。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是有益膽固醇,幫助收集和運送血液內壞膽固醇回肝臟的,能抵禦動脈硬化粥樣斑塊的形成,具有保護作用;並可以減少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上,因而降低形成心臟病的機會。 三酸甘油酯 (TG)是血脂測試時計算「總膽固醇」 (TC)水平的主要成份,而「三酸甘油酯」水平過高與動脈粥樣硬化亦有關係。 一般而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水平偏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水平偏低的人會較容易患上各類心臟疾病。 如何可以知道自己的膽固醇指數? 膽固醇指數測量指標包括: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 三酸甘油酯(TG) 總膽固醇指數(TC)

  5. 2023年3月21日 · 精神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當中包括多種不同的類型,而每一種都有獨特的症狀。 1. 強迫症. 2. 焦慮症. 3. 抑鬱症. 4. 躁狂症. 5.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的成因. 大多數心理疾病都並不是由單一原因引致,而事實上,各種不同的風險因素相加才是精神疾病的最終成因。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家族遺傳. 2. 環境. 3. 個人經歷或童年創傷. 4.

  6. 2021年7月22日 · 疱疹的正名為單純疱疹病毒 (HSV),大致可分為第一型疱疹和第二型疱疹兩大類。 第一型疱疹 (HSV-1) 通常會引發上半身的感染,例如是口腔、嘴唇、鼻子、下巴等;第二型疱疹 (HSV-2) 則較長出現在下半身,影響生殖器官、臀部、肛門附近及大腿等位置。 話雖如此,疱疹一型和二型是可以跨部位作出侵襲的,這種情況隨著當今性行為的多樣化而日漸普遍。 例如透過口交,病毒可以由一方嘴唇跑到另一方的生殖器官,引發類似疱疹二型的症狀,故需要透過血液化驗,才能準確得知感染的是哪一類型病毒。 疱疹的成因. 疱疹病毒可以經由皮膚或黏膜破損處進入人體,即使只有輕微擦傷,也有可能造成感染。 除了常見的性接觸傳染外,其他日常活動如接吻、共用餐具、使用公廁等,也有機會是感染源頭。

  7. 2022年7月5日 · 阿托品(Atropine)屬抗膽鹼(anticholinergic)藥品,用於抑制副交感神經。 阿托品眼藥水有擴大瞳孔的作用,適用於治療弱視及控制近視。 其實早在 30 年前已經有研究證實阿托品眼藥水能控制近視加深2,但高濃度阿托品(1%)副作用多,包括畏光、看近視力模糊等,未被廣泛應用。 近年有研究指出低濃度阿托品(0.01%及0.05%)同樣有效控制近視而且副作用輕微3,4,大部分兒童可安全使用。 香港中文大學最新研究顯示 0.05% 更可有效減慢近視加深達 67%4。 阿托品屬管制藥物,須由眼科醫生處方。 現時最常用作兒童近視控制的濃度為 0.01% 及 0.05%,醫生會應因兒童的近視狀況建議使用合適的阿托品濃度。 雖然濃度越高的阿托品眼藥水有更佳的近視控制效果,但副作用也相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