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4日 · 【明報專訊】繼中大學生會宣告解散後,聯合書院及善衡書院學生會幹事會亦相繼緊隨其後解散,令人擔心此波「解散潮」將延及中文大學其餘7個書院乃至其他大專院校。一眾校友及前幹事悼念追憶之餘,亦思揣校方要求「獨立註冊」和停收會費的必要。

    • 從中大保衛戰展覽見端倪
    • 愈來愈多事情不可討論
    • 人文精神、學術自由還有?

    對中大臨政主席區倬僖而言,一切有迹可尋。他由去年11月的「中大保衛戰一周年歷史回顧展覽」說起,指當日收到校方職員多個來電,「當時他們一方面強調不是打壓我們,不是不讓我們做(展覽),但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要求包括因地契及大風造成的安全問題而要改變展覽位置,以及要求他們棄用或遮蔽相片中的標語等。區倬僖說,他感受到聯絡他的職員「很緊張,很神經質」,「因為聯絡我們的主要是學生事務處,他們三番四次表明,『我們都頂唔到好耐,我們很大壓力,快點修改好(展覽)。』」。 展覽之後,他嘗試多次聯絡中大校方,想與保安組、中大副校長吳樹培等人見面,就保安組權責、出入管理措施等議題與校方溝通,討論同學與保安,同學與校方之間的矛盾。他說校方自2019年11月中大爆發激烈衝突後實施出入管理措施,不少同學認為措施限制學...

    區倬僖覺得今年校方在溝通時多了很多前設,無論是保安組權責,處理報警程序,支援被捕學生等議題,愈來愈多事情不可討論,他聽過一些說話,例如「你們覺得中大很嚴,但其實出面很多人覺得中大很鬆,我們很難做」,以及「出面好多人衝住你們(學生會)而來。」的而且確,在公開場合中大校方亦備受壓力,本年1月就有建制派議員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中批評校方縱容學生等,議員何君堯要求校方管理層代表要為「黑暴」問責。區倬僖認為校方於是將壓力轉移到學生身上。 這屆學生會選舉期間,校方的舉動,更令區倬僖覺得校方態度與以往大為不同。他說一般中大校方會在學生會幹事會當選後接觸他們,但今次在很早的階段,候選內閣發布參選宣言後,校方已主動約見候選內閣,「關心」他們的行動。校方於2月3日的聲明指有權終止學生會職務,後於25日再發聲明...

    中大的未來將如何發展下去?區倬僖回答:「中大正一步步地淪為極權控制底下的一間學店,所有的人文精神、院校自主、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全部都不復存在。」那中大學生會將不復存在嗎?網上不少文章提及中大學生會有特殊法理地位,但這名可能是其中一位履行末代中大學生會職務的學生說,他不懂得回答,他在訪問中曾說:「中大學生會象徵了香港最後的理想主義,那是一個可以自由地、毫無顧忌地與同學思辯,講意識形態,講前途講理想,服務同學,為社會公義發聲的地方……」

  2. 2021年10月10日 · 【明報專訊】在幾乎毫無先兆下,中大學生會在幾日前突然宣布解散。 在後國安法時代下的新香港,公民團體陸續解散,當民陣、支聯會等傳統社運龍頭亦相繼倒下,中大學生會的解散早已不能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新聞。 然而,縱使未能為社會帶來極大震撼,事件卻在中大校園內引發連串爭議。 事出突然,宣布解散的學生會成員亦惹來部分質疑,例如相關決定是否有必要? 又是否具迫切性? 相關成員又是否有權力宣布解散? 解散過程是否符合學生會會章? 最重要的問題是,在學生會解散後,學生運動該何去何從? 在此,我絕對無意追究責任甚至責怪作出決定相關同學,畢竟在這時勢,的確很多事情難以明言,他們在此之前各自承受了多大的壓力甚至威脅都是旁人無法想像的。

  3. 2022年1月16日 · 「由細到大,可能看了好多中大學生會的新聞,或看新聞會見到中大學生會。因為這樣先揀中大。」 社運過後心中滿疑問 讀書尋解答 在中大的歲月裏,Billy最深刻的時候,就是參加學生會。那時是2014年。「咁啱做學生會,撞正雨傘運動。

  4. 2020年7月12日 · 過到自己達人羅永生 香港有種天然抵抗力. 文章日期:2020年07月12日. Share. 過到自己達人羅永生(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二 一四年,人人尊稱「生哥」的文化研究學者羅永生在本欄接受過阿離專訪,被記下「兩個多小時的訪問,羅永生沒說過一句『愛 ...

  5. 2021年2月28日 · 【明報專訊】最近中大學生會幹事會選舉,唯一參選的內閣「朔夜」撰寫了一份參選政綱,其中一些章節表達了對香港實施《國安法》的不滿,也對中大校方近期一些處理衝突的做法加以批評。

  6. 2021年2月28日 · . 優越感使人傲慢 至於相反的立場因相信有一種高於一切、絕對的「道」,批評者會指這種觀點將《莊子》看成傲慢的哲學,讓人無法擺脫自以為是、總想證明自己比他人優越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