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郑州清金石传拓艺术博物馆为非国有制博物馆;荣获中国文物学会工匠技艺专业委员会传拓技艺研习基地、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李清传习所、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传习所高浮雕传拓技艺传习所、河南省文化先锋 ...

    • 概览
    • 历史沿革
    • 建筑格局
    • 文物遗存
    • 文物保护
    • 旅游信息

    北京市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展开2个同名词条

    仁寿殿(The Hall of Benevolence and Longevity),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东宫门内,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名勤政殿,清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改名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住颐和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

    仁寿殿坐西向东,建于汉白玉高石基上,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周围有廊,两侧有南北配殿。仁寿殿为卷棚歇山顶,上覆灰瓦,脊上有吻兽。檐下匾额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仁寿殿”三字,内檐匾额为“海涵春育”“大圆宝镜” 。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勤政殿始建。

    清咸丰十年(1860年),勤政殿被英法联军烧毁。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勤政殿重建,改名仁寿殿 。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下旨,按故宫慈宁宫内金龙宝座的样式将仁寿殿内宝座改为细雕九龙硬木烫本色腊,围屏、地平也与宝座相配套。

    中华人民共和园成立后,仁寿殿辟为宫廷原状陈列展览,原殿内的文物、图书、家具,除在殿内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库房保存 。

    2006年,仁寿殿进行修缮 。

    仁寿殿位于仁寿门内,是仁寿殿建筑群的正殿,坐西向东,建于汉白玉高石基上,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周围有廊,两侧有南北配殿。仁寿殿为卷棚歇山顶,上覆灰瓦,脊上有吻兽。檐下匾额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仁寿殿”三字,内檐匾额为“海涵春育”“大圆宝镜”,“大圆宝镜”意为为政者智慧如同大圆宝镜,可以洞察一切。仁寿殿殿柱都涂有红漆,门、窗皆为朱红色。仁寿殿所用的门为规格最高的隔扇门。门以四扇为一组,上半部分采用菱花格心,裙板和绦环板上浮雕如意纹。中间两隔扇门对开,隔扇门四角及两侧中部雕花贴金,前面有帘架,左右两扇隔扇门为反方向开。仁寿殿的窗为槛窗形式随门,上下两扇,菱花格心,四角雕花贴金 。

    殿内高悬金字大匾“寿协仁符”,意为仁与寿君子兼而有之;殿内前柱匾“安乐延年”,殿内后柱楹联“金马晓明珂风清兰苑,铜龙晴转漏日永蓬壶”。仁寿殿内布置为皇家宫殿特定的陈设形式。清漪园时期,殿内正中设红金漆闹龙照背、宝座、地平、宫扇,地平前安设高足香几,上设象足鼎。两梢间安放有8座楠木书格,格内放置《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左书格前停列四面玻璃凉车1辆,右书格前停列炮车1辆。殿前两边安置石座有盖三足铜鼎4件 。

    瑞兽麒麟

    仁寿殿前有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制怪兽,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即为传说中象征富贵吉祥的麒麟 。

    殿前陈设

    仁寿殿前对称陈列着一对铜龙、一对铜凤、一对铜缸和两对铜鼎式炉,这是突显清代皇家威仪气派的特殊陈设。铜龙、铜凤均为空腹,是帝后举办朝会时点燃檀香之用,当腹内燃起檀香时,香烟即从龙、凤口中袅袅冒出。在中国古代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的设置是龙居中间,凤靠边侧。但慈禧掌权后,便将龙凤位置颠倒,“凤在上,龙在下”,以显示她的权威 。

    峰虚五老

    仁寿殿院中有五块太湖石,峰名“峰虚五老”。院中石高约4米,院四周的四块石色暗孔奇,象征一年四季,五块湖石象征庐山胜景五老峰,喻意长寿,所以称“峰虚五老”。石头上刻有乾降甲子夏日诗词一首。诗曰:“林瑟瑟,水冷冷。溪风群籁,山鸟一声鸣。”此石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水木明瑟”的旧物 。

    1961年3月4日,包含仁寿殿在内的颐和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地理位置

    仁寿殿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东宫门内。

    开放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20:00(19:00停止入园);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30—19:00(18:00停止入园) 。

    门票价格

    颐和园门票: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30元/张;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20元/张 。

  2.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孝皇后(孝诚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 ...

  3. 北京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 ...

  4. 石涛(1642年-1708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俗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僧名元济,一作原济,别号石涛,大涤子、钝根、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清湘陈人、清湘老人、清湘遗人、零丁老人,广西全州(今全县)人,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明亡之际出家为僧,与弘、髡残、朱耷合称“明末四僧”。

  5. 中和街道得名于《礼记•中庸》,始建于明代,自古就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码头,位处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2010年5月,中和街道整体和华阳街道7个社区划转成都高新区,与高新区桂溪街道、锦江区、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万安街道和新兴街道毗邻,是“南拓、中优”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幅员 ...

  6. 黄海松石图是清代画家弘仁创作的纸本淡设色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取黄山一景悬崖峭壁之上几株古松斜欹而出其主干虬劲有力枝条简疏松叶苍涧峰顶杂松兀立石间又以黑墨点出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