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flickr.com

      圖片: flickr.com

      • 1930年代前,該處也有不少墳墓。 於1950年代,文田曾為徙置區,安置由中國大陸來的難民。 其後,隨着何文田邨的興建,何文田才發展為一個純住宅區。
      baike.baidu.hk/item/何文田/4489983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香港志高級編輯 蔡兆浚 原來的何文田村到1920-1930年代已因城市發展而消失但作為地名的何文田卻隨着社區發展擴展到位於原何文田村東南方因而被命名為何文田山的山崗地帶。 1973年,港府在原屬 紅磡區 老龍坑 山的 佛光街 興建 公共屋邨 ,並命名為何文田邨」,此後又在十二號山建成 愛民邨 ,在附近一帶建成的公共設施又多冠以「何文田」之名,使何文田的地域概念大大往東南擴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何文田的範圍在不同年代的政府地圖中都比較模糊,不同版本差異甚大,以至從來沒有統一的說法。 [9]

  3. 何文田 ( Ho Man Tin )為位於 香港 九龍城區 西部,位於 旺角 之東南, 京士柏 之北,是一個以住宅為主的社區,包括 窩打老道山 、 何文田山道 ,區內主要幹道包括公主道、窩打老道等, 公主道穿越何文田。. 何文田的居民以中產階級為主,私人和居屋屋苑 ...

  4. 隨著位於何文田附近的 十二號山 及 採石山 分別興建了 愛民邨 及 何文田邨這兩座山丘也逐漸發展成住宅區並成為廣義上何文田的一部分。 因此現時廣義上,除以上的傳統位置外,更涵蓋整個原本屬 紅磡區 的 十二號山 及 採石山 之範圍,故現今何文田位於 紅磡 以北(以 漆咸道北 為界)、 京士柏 東北(以 衛理道 為界)、 旺角 及 油麻地 以東(以 染布房街 為界)、 土瓜灣 及 靠背壟 以西(以 靠背壟道游樂場 為界, 樂民新村 屬於 土瓜灣 靠背壟 )、 馬頭圍 西南(以 天光道 為界)、 老龍坑 西北(以 高山道公園 及 仁風街 一帶為界), 加多利山 以南(以 亞皆老街 為界),包括 窩打老道山 、 何文田山道 。

  5. 何文田村到1920-1930年代已因城市發展而消失但作為地名的何文田卻隨着社區發展擴展到位於原何文田村東南方因而被命名為何文田山的山崗地帶1973年港府在原屬紅磡區老龍坑山的佛光街興建公共屋邨並命名為何文田邨」,此後又在十二號山建成愛民邨在附近一帶建成的公共設施又多冠以何文田之名。 凡此種種,均使得何文田的地域概念大大往東南擴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何文田的範圍在不同年代的政府地圖中都比較模糊,不同版本差異甚大,以至從來沒有統一的說法。 1947年的九龍半島地圖。 可見當時何文田的概念已經由何文田村擴展至何文田山,但和老龍坑仍是兩個不同的地名。 (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1975年何文田邨第五座。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6. 據說何文田當年為一居民陳何文所擁有並命名該處為何文田”,意指陳何文的田1930年代前該處也有不少墳墓於1950年代何文田曾為徙置區安置由中國大陸來的難民其後隨著何文田邨的興建何文田才發展為一個純住宅區。【社區香港房屋總部

  7. 2023年12月29日 · 何文田. 何文田於十九世紀末有少量居民居住。. 據説何文田當年為一居民陳何文所擁有並命名該處為何文田”,意指陳何文的田。. 也有一説為該處被三名分別姓何文和田的人所擁有故稱何文田。. 1930年代前,該處也有不少 墳墓 。. 於1950年代,何文田 ...

  8. 據說何文田當年為一居民陳何文所擁有並命名該處為何文田”,意指陳何文的田。. 也有一說為該處被三名分別姓何文和田的人所擁有故稱何文田。. 1930年代前,該處也有不少 墳墓 。. 於1950年代何文田曾為徙置區安置由 中國大陸 來的 難民 。. 其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