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華能嚴。 世 尊面圓滿明亮,雖然沒有珍寶嚴飾,但是,無雲明月也不能與怙主相媲美。 連蜜蜂也沒法分辨怙主嘴唇上的紅蓮花與在陽光之下盛放的蓮花,何者才是真的蓮花 ,於是猶豫不定,好像懸吊著繩索一般地盤旋轉動 。

  2. 難得利益地,由偶獲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獄,如受咒所蒙,我於此無心,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入行論》也說:「已經得到這樣難得的暇滿人身,我如果還不好好的修習善業的話,再沒有比這個更自欺,更愚癡的了!

  3. 2020年10月22日 · ① 教誡修學斷除墮罪的四種對治. ② 即便輕微的佛制學處也不能放鬆. ③ 若以罪業染汙,須立即懺悔. ④ 如是不護戒,則不能解脫輪迴. ⑤ 當今護戒功德極大之理. ⑥ 以“造罪可悔而不防護”極不應理. ⑦ 修密者也須如是護持淨戒 ⑧ 單獨教誡煩惱的對治. 巳一、教誡修學斷除墮罪的四種對治. 四種對治: 無知對治、放逸對治、不敬對治、煩惱熾盛對治。 如何修學之理者,四犯因中,無知對治者,謂當聽聞,了知學處。 四種犯因當中,無知的對治是應當在善知識、善友處聽聞,求得對學處的瞭解。 《正法念住經》說:“一切法覺,要因聞法,若不聞法,於法不覺。 ”(所有對法的覺知要通過聞法而獲得,如果不聽聞,就不會理解法。 )通過長期聽聞戒律學處,知道戒律的開遮止犯,就能對治無知。

  4. 2020年10月31日 · ① 以教理安立發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門. ② 具體解釋《華嚴經》教證而別說. ③ 大乘人須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實修. 丑一、以教理安立發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門.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 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 於此二乘隨趣門,然能入門惟菩提心。 若要趣入大乘,首先必須了知什麼是能進入大乘之門。 佛宣說了二種大乘,即波羅蜜多大乘和密咒大乘,此外再沒有其他大乘。 對這二種大乘,不論趣向哪一種,其入門唯一都是發菩提心。 以下以教理證明。 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 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這是從正反兩方面判定,一切大乘之入門依賴發菩提心。

  5.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6. 以男妓為題的港產片在九十年代任達華主演的香港舞男》、《雞鴨戀》、《舞男情末了與鴨共舞之後可算是消聲匿跡最近王晶捧26歲 何浩文 為新一代鴨王》,又事先張揚將前港.....(詳全文)

  7. 2020年12月29日 · 今初﹞. 分自他二利兩部分,先說求自利部分。 這又分六部分學習,依次第一一來說明。 第一先講布施,又分四點:第一是講布施波羅蜜的特質;第二是講了解了布施度的特質之後,啟發你去修的方法,方法了解了,然後照著這個方法去修;第三是說布施的時候,還有種種不同;最後是再把它綱要地說明一下。 首先說布施波羅蜜的特質。 【《菩薩地》云:「云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 」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菩薩地》說:“什麼是佈施的自性? 即菩薩不顧惜自己的身體和所有財物,能夠施捨一切應施之物的無貪俱生之思,以及由此思所引發的能施一切無罪施物的身業和語業。 ”這是說,佈施的自性即是善捨思以及由此意業所發起的身語諸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