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商業銀行,簡稱 商行 、 商銀,區分於 中央銀行 、 投資銀行,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以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 金融機構。 概要. [編輯] 現代商業銀行的最初形式是 資本主義商業銀行,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 [1] 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但是 香港 的幾家發鈔行仍然是商業銀行,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 存款 和 貸款 (放款)業務,即以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較高的利率放出貸款,存貸款之間的利差就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 產生. [編輯] 資本主義商業銀行的產生 [2],基本上通過兩種途徑 [3]: 一是舊的高利貸性質的銀行逐漸適應新的經濟條件,演變為資本主義銀行。
商业银行,簡稱 商行 、 商銀,区分于 中央银行 、 投资银行,以營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 金融机构。 概要. 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 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1]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但是 香港 的几家发钞行仍然是商业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 存款 和 贷款 (放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 产生. 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产生 [2],基本上通过两种途径 [3]: 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 在西欧,由金匠业演化而来的旧式银行,主要是通过这一途径缓慢地转化为资本主义银行。
上海商業銀行 是一間由台资银行控股的 香港 銀行,源自創辦於 上海 的原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香港分行,由 陳光甫 於1915年創立。 總部位於 臺灣 的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是香港的上海商業銀行之大股东,源自原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上海總行。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1950年前於全中國以及 英屬香港 設有分行。 除香港外,現在的上海商業銀行在 中國大陸 的上海、 深圳 設有分行,在海外在 美國 、 英國 設有分行。 歷史. 1949年 中華民國政府 移至 臺灣 後,為避免中國大陸分行據點遭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清算,上海商銀於1950年將香港分行在香港註冊為上海商業銀行,脫離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現在與原總行遷移至 臺灣 的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有聯繫,並持有 中國大陆 上海银行 的股份。
南洋商業銀行 (Nanyang Commercial Bank,NCB,簡稱 南商)於1949年12月14日由 莊世平 創辦於 香港,現時為中國國有企業 中國信達 資產管理之附屬公司。 在香港各區設有33家分行、3家工商中心、4家跨境理財中心,並在中國內地成立全資附屬公司—「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 截止到2023年12月底,總資產5,551.49億港元、綜合各項存款總額3,943.90億港元,本外幣貸款總額2,939.05億港元,綜合股東資金679.91億港元,減值準備前之淨經營收入105.14億港元,實現淨利息收入80.02億港元;非利息收入25.12億港元,稅後利潤34.42億港元。 歷史. 位於香港 堅尼地城 的南洋商業銀行分行.
南洋商業銀行( Nanyang Commercial Bank,NCB,簡稱南商)於1949年12月14日由莊世平創辦於香港,現時為中國國有企業中國信達資產管理之附屬公司。 在香港各區設有33家分行、3家工商中心、4家跨境理財中心,並在中國內地成立全資附屬公司—「南洋商業銀行(中國 ...
第一商業銀行,簡稱「第一銀行」或「一銀」,是一間總部設於臺灣 臺北市的一所大型商業銀行,為臺灣第一家民營銀行與第二家本土銀行,三商銀之一,由日治時期 南部仕紳創立,由1899年成立的臺灣貯蓄銀行歷經多番改制而成,現為隸屬於第一金融控股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通稱 中信銀行 、 CTBC,是 臺灣 的大型 商業銀行 之一,目前為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 全資 子公司。 歷史.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第一代標誌. 加拿大 溫哥華 西百老汇大街分行. 中信銀行的前身為由 辜振甫 發起,成立於1966年的「中華證券投資公司」,最初資本額為 新臺幣 6,000圓。 [1] 1971年7月9日,中華證券投資公司改組為 信託投資公司,因此更名為「中國信託投資公司」,資本額為新臺幣2億圓。 [2] 公司總部於1984年7月遷入 臺灣 臺北市 松山區 敦化北路 122號的「中國信託大樓」,1995年底中國信託大樓賣給 中國人壽 後,改為「中國人壽敦北大樓」。 1990年,在 英國 倫敦 設立辦事處,開始經營海外業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