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醫學上猝死的定義是突如其來的自然死亡通常由出現症狀到死亡不會超過一小時而由心臟問題導致的猝死便稱為心臟猝死」。 身兼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的心臟專科醫生王國耀指心臟猝死在香港並不罕見他引述了兩項關於心臟猝死的本地研究一個由香港大學在1997年進行另一個是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於2009年所發表的:「綜合兩個研究結果推算本港每年約有891宗心臟猝死個案即平均每日有兩至三人因此而死亡。 猝死平均年齡 男4 4 女3 2. 不少人以為,長者是心臟猝死的高危一族,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2009年的研究,分析了2002至2008年間本地報章所報道的猝死個案,排除了由感染、創傷、藥物影響、已知嚴重疾病、遇溺等引致的個案後,共得出418宗心臟猝死個案。

  2. 2023年9月1日 · 明報專訊全球每年有400萬至500萬人因心因性猝死死亡國際醫學期刊刺血針今年8月27日成立減少全球心因性猝死委員會」,由多個醫學專科的30名國際專家組成包括港大醫學院臨 醫學學院內科學系系主任謝鴻發

  3. 心肺復甦法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歷史悠久香港紅十字會醫護服務部訓練委員會副主席鍾建禮醫生指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認為早在十八世紀已有心肺復甦法若回看上世紀一些老電影都有拍攝那年代的急救情節:「通常是有人在牀頭舉高病人的手使其胸部擴張然後將手放回心口位壓下去恍如將胸部的空氣壓出來。 」事實上,多年來心肺復甦法有不同版本,鍾建禮指,從前較講究如何移動病人的胸部,據醫學文獻的記載,傷者有的仰臥、有的俯伏,然後靠拯救者拉動其手肘,令胸部擴張吸氣,放下便壓向背部使患者噴氣。 「不同的方法原理都一樣,是要產生正壓、負壓,使空氣進出胸部。 話說回來,其實做心肺復甦法,目的是什麼?

  4. 香港聖約翰心肺復甦法及去顫法導師楊震宇說︰「心肺復甦的最重要作用是於醫護人員到達前盡量維持傷者的血液循環讓氧氣能繼續傳送至身體各器官減少腦細胞受到嚴重損害的機會因此把握施救時間是關鍵

  5. 精神緊張. 在精神緊張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性交尤其是發生婚外性關係由於精神緊張怕他人發現或情緒異常激動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性生活猝死年齡懸殊. 男女之間年齡相差過大年齡大者過性生活往往時間較長性興奮也比較強烈因而易發生猝死日本專家做過專門調查發現男性死亡者平均年齡46歲而女性平均年齡為33歲兩者相差13歲。 @兩性生活. 在性生活中發生的悴死有兩種情況,一是發生在性生活尤其是達到性高潮時,二是性生活之後。 調查表明,性生活導致猝死的原因或誘因有以下幾種。

  6. 在不久前召開的第四屆國際心血管熱點論壇暨心臟交叉學科論壇上北京世紀壇醫院心內科主任楊水祥教授表示心力衰竭心衰是一個進展性疾病如果設法阻斷它的持續發展從源頭上進行預防就可以降低死亡率。 心衰:世界範圍內的健康問題. 心衰又叫做心功能不全是由於冠心病等因素致使心肌長期供血不足心功能受到損害造成心肌的收縮能力減弱或舒張能力不充分而難以推動正常的血液迴圈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能滿足機體組織代謝的需要並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征。 患者最典型的臨床症狀是呼吸困難,活動時加重,嚴重者出現端坐呼吸、咳嗽並伴有大量泡沫樣痰、食欲不振、雙下肢浮腫等。 心衰的這些症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品質,有些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隨時面臨死亡威脅。

  7. 2024年5月11日 · 明報專訊安省一名長者在急症室候診時因心臟驟停死亡驗屍官將對此事展開調查調查由咸美頓和滑鐵盧地區的安省驗屍官辦公室負責。 68歲的利珀特 (David Lippert)是基秦拿的一名管理人員,2023年3月被送往安省基秦拿的急救中心。 他當時感覺身體虛弱,醒來後無法行走。 醫療紀錄顯示,驗血結果是血紅蛋白水平極低,醫生認為他患上胃腸道出血。 利珀特一開始拒絕住院,但在輸血未能提高血紅蛋白水平後,他同意住進聖瑪麗全科醫院 ( St. Mary's General Hospital)。 然而醫療紀錄顯示,在等待入院的當晚,醫院工作人員在急症室發現利珀特躺在擔架上嘔血,沒有任何反應。 他的心跳已經停止。 醫療小組對他進行了四輪心肺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