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只需每天港幣8元,捐助孩子,就可以在 教育 、 幼兒發展 、 終止暴力 、 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 、 技能訓練 及 青年促進改變 共六個範疇,幫助孩子、其家庭及社區,長遠改善他們的整體生活質素,讓他們得以脫貧自立。
  1. 其他人也問了

  2. www.oxfam.org.hk樂施會

    成為「樂施之友」 讓孩子成為「小小樂施之友」 您可以支持更多貧困婦女自力更生,取得溫飽。您可以為麻風病康復者的後代帶來希望 您可以幫助更多孩子上學,以知識改變命運 一次過捐款 捐款支持樂施會 緊急救援捐款 捐款到指定項目 遺產捐贈 成為籌款者

  3. 保良局兒童助養計劃為定期定額的捐款計劃每日只需約港幣4元可拓展及優化兒童青少年與家庭福利服務營造更美好的成長環境點亮他們的生命見證他們的改變

  4. 宣明會透過助養兒童計劃集合一眾助養者的捐款化成幫助助養兒童家庭和社區居民的區域項目我們從助養兒童居住的社區著手了解導致居民貧窮的根本原因和他們的獨特需要再因地制宜與居民一起計劃和推行區域項目當中包括教育水資源健康兒童保護和生計發展等不同範疇的工作以改善孩子的成長環境並建立居民解決問題的能力長遠幫助社區可持續發展擺脫貧窮。 成為助養者,你會收到助養兒童的照片、資料及進度報告,了解孩子及社區的改變;你還可以透過「助養兒童計劃」,與你的助養兒童書信聯絡甚至親身探訪,藉著彼此交流,讓孩子感受愛與關懷,在你的鼓勵下成長。 現在就成為助養者! 建立自立能力 最有效幫助孩子脫貧.

  5. (*2022年度數字) 了解更多. 易名通知. 為更配合大眾對兒童發展計劃的理解國際培幼會香港助養兒童計劃」(Child Sponsorship Programme易名為培幼兒童成長計劃」,而英文名稱維持不變詳情請 按此 。 開展您的捐助旅程. 如何與孩子建立關係? 書信來往. 定期收到受助孩子的照片、資料及 項目社區年度報告. 培幼會節日賀卡. 捐助者探訪團. 每日只需港幣8元,即每月捐款港幣240元,透過「培幼兒童成長計劃」 (前稱助養兒童計劃) 幫助孩子與他所處的整個社區擺脫貧窮。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1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2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3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4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5
  6. From Chance to Change. 許多貧困孩子家庭以至整個社區都因助養兒童計劃而得著機會迎來改變。 飢餓的得飽足,貧病的變強壯,失學的獲知識,脆弱的受保護 ── 這些切實可見的轉化將教我們把握機會迎接改變邁步向前助養童伴. 「助養童伴是宣明會特別為孩子和家長設計的親子助養兒童計劃」,鼓勵香港兒童成為遠方貧困兒童的好童伴」。 2024年3月號. 聯合國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女性平均只能發揮自身六成的潛能。 本地實習生分享 2023. [2024/03/14] 在2023年10月,兩位來自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同學以實習生的身份參與在香港世界宣明會的公共教育工作. 專題探討:氣候變化.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1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2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3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4
    • 樂施會助養兒童計劃5
  7. 助養兒童常見問題. 1. 甚麼是助養兒童計劃」?「助養兒童計劃怎樣改善助養孩子的生活? 2. 每月HK$270 的助養捐款中有多少會直接給予我的助養孩子? 3. 透過助養兒童計劃」,我可以助養哪些國家的兒童? 4. 哪些兒童會獲登記成為助養兒童? 5. 一名兒童是否會被多個助養者助養? 6. 在同一社區內助養孩子與非助養孩子有何分別? 7. 為甚麼相片中的助養孩子有時看來衣著光鮮? 8. 助養一名孩子的年期需要多久? 我可否終止助養? 「助養童伴」計劃常見問題. 9. 參加「助養童伴」計劃,我可以同時為兩名子女登記助養一名兒童嗎? 10. 如果兩位小朋友聯名登記「助養童伴」計劃,將會根據哪位小朋友的生日月份配對助養兒童? 11.

  8. 助養童伴是宣明會特別為孩子和家長設計的 親子助養兒童計劃」 ,鼓勵香港兒童成為遠方貧困兒童的好童伴」。 「助養兒童計劃集合所有助養者和助養童伴的力量一起關懷世界上貧困兒童的情況讓他們擁有適切的成長環境有機會接受教育和升學健康成長向理想邁進與此同時家長亦可透過助養童伴捐款計劃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助孩子建立良善珍惜分享等價值觀。 我們會為香港的助養童伴 配對一名同月出生 的助養兒童,讓兩地孩子交朋友。 助養童伴會收到助養兒童的照片、資料及進度報告,從中了解到計劃如何長遠改善孩子及其家庭和社區的生活環境,以達到持續發展;家長和助養童伴亦可透過書信,與助養兒童交流生活經歷,甚至有機會親身探訪,建立情誼,讓兩地小朋友結伴成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