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6月28日 · 一、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說到「結緣」,我們都知道,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樓那尊者, 最具有「不畏艱難的布教精神」;他協助佛陀說法度眾生,不求恭敬,不圖容易,越是偏遠,越是難以教化的地方,他就越是熱心前往。 有一次是在夏安居後的一天,富樓那又想出外弘化,於是誠懇地向佛陀告假道:「佛陀! 請您慈悲准許,我想到輸盧那國去布教! 佛陀聽到富樓那的請求,很是歡喜。 但佛陀是位偉大的布教家,深知布教的不易,尤其是到輸盧那國,那不是普通人能去說法的地方,因此,佛陀勸勉富樓那道:「富樓那! 你發願教化眾生,利己利人,我很嘉許你的志願;對於你時常往各方去布教,也很放心。 但不能不告訴你,布教不一定要到輸盧那國,最好另外選擇一個教區;你可以馬上就啟程,我們一起歡送你! 「為什麼呢?

  2. 2014年11月9日 · 以佛教來說,乃是釋迦牟尼佛通過實踐行持,親證諸實相,然後依其內證的體悟,教示我們諸的義理,開顯此一偉大的教法 佛法所說,乃宇宙人生的真諦。

  3. 2016年9月18日 · 「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佛教的重要倫理準則和理想價值觀念,鮮明地體現了佛教的人文精神。 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皆以慈悲為根本。 在大乘佛教思想中,「慈悲」一詞是梵語Maitri-Karun的意譯:其中包含「予樂」及「拔苦」兩層含義,如《大智度論》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可知,慈是予樂,給予別人快樂;悲是拔苦,拔除別人的痛苦。 大乘佛教中,佛、菩薩以追求慈悲及智慧為最高目標。 我們都知道,天主教及基督教提倡「大愛」(「神愛世人」),據教宗方濟各《慈悲特殊禧年詔書》中所述: 慈悲一詞,揭示至聖天主聖三的莫大奧蹟。 慈悲,是天主到來與我們相偕的終極和至高行動。

  4. 2015年10月11日 · 彌陀信仰在中國流傳久遠,東晉時竺曠、支道林、慧遠大師等就開始倡導淨土法門的信奉。 後經曇鸞、道綽至善導,更創立了以持名念佛,即口誦「南無阿彌陀佛」為主要特色的淨土宗,提倡以修行人的念佛為自力,以彌陀的願力為他力,自他相應 ...

  5. 2016年4月3日 · 一、《善生經》與幸福人生. 《佛說善生經》,簡稱《善生經》,又作《善生子經》,是。. 其主要內容是說,一次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弟子一起進城乞食。. 當時羅閱祇城內有一位名叫善生的青年,清早起床後,沐浴更衣,來到城外河邊,便向六 ...

  6. 2015年2月1日 · 喜悅人生:珍惜自我.珍惜生命──切莫輕生-寬運法師 香港西方住持. 只要知足就會沒有煩惱,就會幸福快樂。. 近年不時有報道青少年自殺的悲劇。. 根據香港衞生署統計資料,最近7至8年內,香港青少年自殺率逐年攀升,不少中學生遇到考試、感情 ...

  7. 2014年9月14日 · 一、瞋心的起因. 依佛法來說,「瞋」是根本煩惱之一,又作瞋怒、瞋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 《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瞋? 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據《俱舍論》、《成唯識論》載,對違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熱惱,不得平安的精神作用,名為瞋。 又忿、恨、惱、嫉、害等隨煩惱,都是以瞋的部分為體,是六根本煩惱、十隨眠、五蓋、五鈍使之一。 又《成唯識論》中說:「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起了瞋心,那麼在為人處事之時,若不順己意就會生氣、發怒,由此而引發其他種種的煩惱,所以佛教認為這瞋心的危害性非常大。 如《大智度論》中說:「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 瞋有三種相,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