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韓國政府擔心這首完全由外國人作詞並譜曲的英文歌曲會引發當時民主化運動的大學生抵制奧運」,所以在推出這首歌的同時推出了全韓文歌詞的版本韓文歌詞由當時的奧組委常務委員金文煥撰寫不過在這首歌發布後獲得了一致的好評被廣泛傳唱。 前 國際奧委會 主席 薩馬蘭奇 建議將《手拉手》作為奧運的「永久會歌」。 [2] 這也是 韓國 MBC偶像明星運動會 會歌。 2016年8月15日被 I.O.I 翻唱,在2017年1月15日錄製的第13屆 MBC偶像明星運動會 改為播出翻唱版,可是 I.O.I 在1月29日解散,節目在1月30日播出。 翻唱版本 [ 編輯] 粵語版本為由 李明珠 及 黃翊 合唱的《一呼百應》,以及 亞視煙花照萬家巨星獻禮 結尾演繹的同名粵語歌曲。 [3]

  2. 2021年6月22日 · 声明/Disclaimer::此音乐频道为非盈利性质/This music channel is non-profit

    • 4 分鐘
    • 112.5K
    • Cat Music&懒猫音乐作坊
  3. 2019年8月18日 · Watch the 1988 Seoul Olympics theme song Hand in hand, a classic melody that inspires unity and friendship.

    • 4 分鐘
    • 52.2K
    • 魯仁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創作過程
    • 歌曲亮點
    • 歌曲評價
    • 歌曲影響
    • 原唱歌手
    • 歌曲作者

    hand in hand(1988年漢城奧運會主題曲)一般指本詞條

    《手拉手》(《Hand In Hand》)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主題歌。是由湯姆·懷特洛克(美)作詞,吉奧吉·莫洛作曲 (Giorgio Moroder,義大利),Koreana組合演唱。

    •中文名稱:手拉手

    •外文名稱:Hand In Hand

    •歌曲時長:4分鐘

    •發行時間:1980年

    •歌曲原唱:Koreana組合,高麗亞那

    •填詞:美 湯姆·懷特洛克

    歌曲由韓國、美國、義大利3國音樂人“手拉手”共同完成。在漢城取得1988年奧運會主辦權後,為了拉近韓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距離,時任漢城奧組委委員長的朴世直將攻關目標鎖定在奧運會主題歌的創作上。他在回憶錄中說:“因為主題歌是唱給世界上每一個人聽的,如果站在國際化時代的角度上看,不難明白,我們需要創作一首具有普世感的歌曲。”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組委會最終把詞曲創作交給了美國詞作家湯姆·惠特洛克(Tom Whitlock)以及義大利作曲家吉奧吉·莫洛德(Giorgio Moroder),由本國“高麗亞那”組合演唱,銷售與製作交給世界知名的寶麗金公司。

    英文原版

    See the fire in the sky

    We feel the beating of our hearts together

    This is our time to rise above

    We know the chance is here to live forever

    義大利人、美國人、韓國人共同製作了這首歌曲,是真正的國際化合作。而歌曲段落末尾又加進了朝鮮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詠唱“阿里郎!”僅此一點,使這首歌在全球流行化的同時,又因這個鮮明的民族標籤而極易被識別。是世界和平的象徵

    《手拉手》不但旋律優美動聽,末尾還加入了一聲極富朝鮮民族特色的“阿里郎”,堪稱文化融合的模範作品。而曾經因為給電影《壯志凌雲(Top Gun)》創作音樂的莫洛德爾在這之後成了最炙手可熱的運動會主題歌創作人,他後來為自己的祖國義大利創作的世界盃主題歌也非常成功。

    開幕式《手拉手》以其感人的歌詞、親切的旋律迅速風靡全世界,成為至今最成功的奧運會主題曲。

    1988年奧運會來到亞洲的漢城。韓國給全世界展現了一個美麗的開幕式:充滿了東方文化氣息的表演,旋轉成絢爛花朵的姑娘的傳統長裙……其中在開幕式《手拉手》以其感人的歌詞、親切的旋律迅速風靡全世界,成為至今最成功的奧運會主題曲。在漢城奧運會開幕式上,“Koreana”演唱組帶領18000名演員高唱主題歌——《手拉手》(Hand In Hand),將開幕式的氣氛推向頂點。

    這首熱情澎湃的奧運會主題歌烙印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它的演唱者“高麗亞那”(Koreana)音樂組合也揚名全球。

    這首旋律動聽的電子樂是歷屆奧運會中傳唱最廣的主題曲,當時薩馬蘭奇認為它是最成功的奧運會主題曲,甚至考慮將它定為永久會歌。

    隨著電視機的普及,觀看漢城奧運會的中國觀眾比洛杉磯奧運會多了很多,因此,這屆奧運會的主題歌也成為在中國流傳最廣、知名度最高的奧運會主題歌。

    高麗亞那(Koreana)演唱組的4位成員來自韓國同一個家庭:組合的老大李勝奎(Lee Seung Kyu)年紀最長,李永奎(Lee Yong Kyu)和李愛淑(Lee Ae Sook)分別是他的親弟弟和親妹妹,這家人共有6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最有歌唱天賦的3個人全部集中在這個音樂組合中。組合中唯一的外姓人洪花子(Hong Hwa Ja)自5歲起就跟李家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後來嫁給了李家大兄長,成為他們家庭的一員。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高麗亞那”組合很早就前往歐美發展,但他們約定:“不成名絕不回韓國”。為了讓外國人知道自己是韓國人,他們把組合名字定為“Koreana”,取“韓國人”之意,音譯則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高麗亞那”。據福蘭克介紹,這個組合的歐洲星途相當順利,在薩馬蘭奇的居住地瑞士發展尤其迅速。

    莫洛德是著名的義大利電子樂先鋒大師,1990年唱響全球的世界盃主題曲《義大利之夏》便出自他的手筆,1993年,他曾為北京申奧創作了《好運北京》,2007年,還與我國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共同創作了2008奧運參選主題曲《永遠的朋友》。

  4. 2019年2月14日 · 這首旋律動聽的電子樂是歷屆奧運會中傳唱最廣的主題曲,Koreana這個臨時組合算得上是實力唱將。 這首義大利人、美國人、韓國人共同製作的歌曲,是真正的國際化合作。 而歌曲段落末尾又揉進了朝鮮民歌《 阿里郎 》裡的一句詠唱「 阿里郎 ! 」僅此一點,使這首歌在全球流行化的同時,又因這個鮮明的民族標籤而極易被識別。 歌詞傳遞著和平.團結.協作的 奧運精神 ,傳遞著人類和諧這一基本信念。 國際奧委會 前任主席 薩馬蘭奇 曾認為其是最成功的奧運會主題曲,甚至考慮將它定為永久會歌。 歌曲由韓國、美國、義大利3國音樂人「手拉手」共同完成。 在漢城取得1988年奧運會主辦權後,為了拉近韓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距離,時任漢城奧組委委員長的朴世直將攻關目標鎖定在奧運會主題歌的創作上。

  5. 《手拉手》(《Hand In Hand》)是由 湯姆·懷特洛克 (作詞吉奧吉·莫洛作曲 (Giorgio Moroder意大利), Koreana 組合演唱, 1988年漢城奧運會 的 主題歌 。 中文名. 手拉手. 外文名. Hand In Hand. 所屬專輯. Hand In Hand ('88 Seoul Olympic Song) [5] 歌曲時長. 4分13秒. 歌曲原唱. Koreana. 填 詞. 湯姆·懷特洛克. 譜 曲. 喬吉奧·莫羅德爾. 編 曲.

  6. 開幕式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入場時,背景音樂為《 歌唱祖國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並無 外交關係 ,直至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閉幕後才 正式建交 )。 加拿大 百米短跑運動員 本·詹森 在本屆奧運會上刷新男子100米世界記錄,卻在事後被發現服用 興奮劑 ,這是 奧運會 歷史上最為轟動的興奮劑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