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4日 · 今初. 第一個捨財道理又分為四項,分別為: 1布施的對象、2應該以什麼樣的心去行布施、3布施給別人的時候怎麼送。 以及4所送的東西是可送或不可送的;每一個地方都很明確地說明它如理、不如理之相。 現在看第一個「惠施何田」,這個比較容易。 金一、惠施何田.

  2. 2021年2月20日 · 若配合三士道解釋,即:若對斷惡行善沒有欲,則不會精進取捨善惡,而欠缺受生人天道的因,導致墮於惡趣的衰損中;若對解脫生死沒有欲樂 (出離心),則不能勤修解脫道,從而困在生死輪回的衰損中;若對成佛、度眾生沒有欲樂 (菩提心 ...

  3. 1 佛在經上常說: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你只要有一條,輪回就出不去。. 2 經上說“色名食睡”,這是五蓋,五種煩惱,本性裡頭沒有的。. “蓋”是比喻,把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蓋住了;“蓋”就是“障”的意思。. 3 現在的社會,世間人拚命想追求 ...

  4. 一、財施之功: 即刷書印訓,助人開荒辦道,錢財量力而為獻與 老母 。 現在大道普傳,通行各處慈航遍地,辦堂結緣皆是你的功德,「拿東方之財,買西方佛地。

  5. 水困的意思,就像在太平洋裡弄個養魚池一樣,外面還是有水包圍著,這就是困。 澤就是水池,水池又在大水池的中間,這樣就叫困。 意思是外面的力量太大了,裡面的是小水,

  6. 2020年10月25日 · 如果隨著煩惱走,戒律很容易失壞。 “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 “如果戒律不能清淨,就不會產生制伏煩惱的定學和斷除煩惱的慧學,如此終究會在生死河流當中漂流。 又如前說認識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以念正知而為防慎。 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 而且應當如前文所說,認識自相續中煩惱的體相,思惟煩惱的過患以及遠離煩惱的利益,以正念正知謹慎地防護,時刻觀察相續中有沒有煩惱。 煩惱剛出來,就要用矛反覆擊刺,要立即對治。 此復自心隨何煩惱生已無間,視如怨敵與之鬥戰。 若不爾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惟隨彼行。 而且自己內心任何煩惱最初生起時,就要立即視為怨敵,和它戰鬥。

  7. 2018年1月25日 · 1. 事能知足心常泰:另一版本,事能知足心常「樂」。 另一版本,事能知足心常「愜」。 2. 泰:泰然, 形容 心情安定。 3. 愜:愜(音ㄑㄧㄝˋ), 愜意。 感到暢快。 4. 無求:不貪求,有所不求,不為 外物所羁絆。 5. 品:人品,品格。 6. 高:高潔,高尚。 意譯: 凡事 能夠知足常樂,內心 則能感到泰然;人能夠 不貪求的話,人品 自然可以高潔。 賞析: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這是 一副名聯,其作者 說法不一,大致 四種說法, 一、是 陳伯崖的名聯,見《對聯趣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是 陳伯崖的名聯,見《國學網 楹聯金庫》。 二、是 李叔同的父親 李世真的名聯。 三、是 明朝 詩人 陳獻章的自勉聯。 四、是 林則徐的名聯。 何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