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0日 · 小. 中. 大. 中國大陸連日來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都不樂觀國際媒體路透社最新的一篇分析報導更直指中國經濟面臨出口不振房地產下跌集債務過高等問題現在要擔心的恐怕不只是GDP增速放緩而是走向衰退。 整個6月份,中國大陸從出口、製造業到房地產,多項數據都呈現下跌趨勢,說好的疫後復甦沒有出現,就連大陸統計局官員,在出席座談節目時都坦言,有挑戰。 大陸國家統計局司長傅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儘管我們經濟在穩步恢復,但是也確實面臨一些風險挑戰,特別是今年以來外部環境確實更加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在波動下行。

  2. 2023年1月10日 · 大. 圖/達志影像路透. 邁入2023年,種種數據都指向,美國經濟正往好的方向邁進,包括就業市場強勁、通膨有降溫徵兆等,但民眾實際感受又是如何? 以通膨來說,小到一盒雞蛋的價格,還在持續飆漲;尤其是紐約,多個地區傳出不平靜,從加油站大量汽車失竊、數千名護理人員上街罷工,到華爾街,銀行界的巨頭高盛,也傳出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規模裁員! 美國的企業裁員潮,最新燒到金融巨頭高盛。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經理 凱西迪 (Gerard Cassidy):「高盛裁員對多數投資人來說,應該都不會太驚訝,因為2022年的銀行投資挑戰非常大。 這周三起,高盛集團將陸續裁掉3200名員工,以控制成本,因應未來可能的經濟困境。

  3. 2023年7月22日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上調亞洲經濟預測0.3個百分點來到4.6%主要是看好中國大陸和印度經濟增長強勁並預估這兩大國家將貢獻全球經濟約莫50%的增長率。 IMF認為,今年亞洲經濟將受惠於中國大陸的疫後復甦,看好中國大陸和印度今年GDP,可望增長5.2%以及5.9%,不過專家點出,中國大陸看似消費人潮回溫,但實質力道卻不如預期,加上先前的嚴格封控以及管制網路產業,都導致青年失業率飆高,替中國大陸埋下經濟動盪的未爆彈。 圖/TVBS. 上海虹橋火車站大廳人山人海,中國大陸五一長假期間,幾乎每處景點都被遊客塞爆,不只大型遊樂園一圈又一圈,排起長長人龍,就連想看貓熊一眼,等待時間都是以一個鐘頭起跳,隊伍看不到盡頭。

  4. 2023年5月15日 · 大. 圖/翻攝自 中新網. 大陸經濟處於疫情後修復階段內需市場仍舊不足4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僅微幅增加0.1%增幅比前一個月回落0.6個百分點創2021年3月以來新低如何激發消費市場大陸官方想方設法過去提過地攤經濟現在推動小店經濟上海光今年第一季新開的小店就超過3萬家。 現煎蔥油餅在油鍋裡滋滋作響,這樣的街邊小吃店也靠直播行銷,上海這家賣蔥油餅的小店,從去年10月開始,老闆邊做生意邊開直播,有時候一場直播能吸引30萬人觀看。 蔥油餅店創始人 王永新:「差不多有20%的人,就是看著視頻過來買,有年紀大的,可算找到你了,看到你視頻才知道你在哪做。 用直播拉客,小店增加收益。

  5. 2023年3月13日 · 小. 中. 大.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總理李強表示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訂在5%左右」。 (翻攝自 《新華社》)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總理李強今13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首場總理記者會他表示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訂在5%左右」,不過由於經濟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萬億人民幣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並不輕鬆需要加倍努力。 談到中國經濟發展,李強指出,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現在定在5%左右,要達到目標需要打好組合拳:宏觀政策組合拳、擴大需求組合拳、改革創新組合拳、防範化解風險組合拳;穩增長、穩物價、穩就業,關鍵是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步。

  6. 2023年5月20日 · 金融時報說這份聲明是G7迄今對北京最強烈的批評G7領導人兩年前在英國會面時首次在公報裡提及中國。 在廣島的3天峰會期間,美國和盟邦面對俄烏戰爭造成的全球分歧、美中爭端、全球暖化與人工智慧擴張等尋求團結應對。 對於中國在台灣周邊展開軍事行動與經濟上施壓美國和日本兩年來與其他G7國家尋求合作在這份措辭烈度升高的聲明中得以展現。 在對北京的經濟政策方面,G7表示「我們的政策做法不是要傷害中國」「無意阻撓中國經濟進步和發展」。 G7成員強調稱無意與中國脫鉤,僅希望能「降低風險」。 不過G7表示將採取行動,對抗「中國扭曲全球經濟的非市場政策和措施」,並「培養對於經濟脅迫的抵禦能力」。 (中央社) 【重點消息】話題時事不漏接! 點我加TVBS新聞LINE好友. 星事誰人知?

  7. 2023年5月29日 · 大. 中國經濟疲弱。 (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中國內部經濟疲弱、財政危機一觸即發,開始大力要求債務國還錢,恐將這些發展中國家「推向崩垮邊緣」。 調查發現,中國有許多檯面下空殼借貸,且借貸條款秘密、不公,令人憂心。 美聯社18日長文分析中國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追債,正把「世界最貧困國家推向崩垮邊緣」。 調查報導指出,十多個貧困國家因上百億美金的外國貸款正面臨經濟不穩定甚至崩潰,其中許多借款來自世界最大且「最無情的債權政府」--中國。 這些國家包括巴基斯坦、肯亞、寮國、蒙古、尚比亞,還債須耗費比營運學校、供電、購買食物與石油更多的納稅錢。 貸款利息已榨乾借貸國的外匯存底,有些國家只剩幾個月的外匯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