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09-17]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營養師許育禎表示吃剩菜剩飯致癌的機率相當低只要保存適當食物被微生物汙染的風險不高更貼心教導大家6 招保存法。 「過去流傳着一種說法隔夜菜反覆加熱會致癌。 」許育禎表示其實蔬菜或根莖澱粉類食物在栽種過程中因為施肥的緣故會殘留較多的硝酸鹽保存不當便會轉變成亞硝酸鹽若搭配含胺的食物大多是海鮮類或魚類一起吃下肚就會產生可怕的致癌物——亞硝胺將可能產生腸胃道的癌症。 許育禎指出,吃剩菜剩飯致癌的機率很低,大家無需恐慌,但是吃多了不新鮮的食物,不僅營養會流失,還可能招來病菌感染、引發食物中毒現象,所以建議少食為妙。 許育禎進一步列出以下6 點,教民眾如何保存隔夜飯: 1. 生、熟食請分開存放,以免交叉汙染。 2.

  2. 1. 寧剩葷菜不剩蔬菜. 放在冰箱裡的葷菜,只要再吃之前徹底加熱,可以保存1至2天,雖然損失一些B族維他命,但蛋白質可以完全保留,也不至於產生有害物質。 而蔬菜儲藏中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和維他命C、葉酸等在儲藏和反復加熱之後損失極其嚴重。 另一方面,葷菜再次加熱時味道仍然不錯,而蔬菜再熱之後幾乎失去其美食價值。 故而一餐中應儘量集中精力號召大家把蔬菜吃完,而葷菜可以留到下一餐再吃。 在葷菜當中,最應先吃完的是水產品,而肉類可以保存較長時間。 這是因為水產品蛋白質特別容易被微生物所分解,而且水產品也更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 2. 預備小型保鮮盒冷藏.

  3. 在營養學界一直有種說法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因為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很高而用加熱的方式只能消滅微生物和細菌而亞硝酸鹽卻是加熱去不掉的存放隔夜菜. 亞硝酸鹽劇增. 曾經有一個試驗發現,出鍋後24小時的菜肴中,4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大幅增加,且全部超過了食品污染的限量標準,其中炒青菜超標34%,韭菜炒蛋超標41%,紅燒肉超標84%,紅燒鯽魚超標141%。 葷菜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厲害,是因為紅燒的菜肴,所用的調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且葷菜蛋白質含量高,24小時後,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而蔬菜中之所以含有亞硝酸鹽,是因為蔬菜生長過程中要施氮肥,硝酸鹽就是從氮肥中來的。

  4. 有研究顯示進食鹹魚或其他用鹽醃製的食物時最好搭配新鮮蔬菜和水果尤其富含具抗氧化功能的維他命C可抑制會致癌的亞硝胺的形成。 第1類致癌物 (證實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鹹魚<br>

  5. 2024年5月6日 · 第1類致癌物 (證實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並沒有一個單一的成因,以下因素能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 (一)患有胃癌的家族病史: (二)多吃高鹽份、醃製或燒烤的食物,日本、韓國和台灣人喜歡吃的蕨菜也與胃癌扯上關係; (三)少吃水果和蔬菜; (四)抽煙; (五) 經常接觸致癌物質和 (六) 慢性胃炎,包括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e)感染……等,在這眾多的高危因素中,幽門螺旋桿菌近年受到重視,因為它已被確定為引致胃癌的元凶,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已把幽門螺旋桿菌定為第一類致癌物質,與香煙能致肺癌定為同一類,況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可以預防及治療的。

  6. 2024年5月6日 · [2023-12-27] 明醫網 > 郭詠觀醫生. 第1類致癌物 (證實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 黃麴霉毒素. 多種農作物都容易被會產生「黴菌毒素」 (mycotoxins)的黴菌 (fungus、又稱真菌)感染,在多種黴菌毒素中,「黃麴毒素」 (又稱「黃麴霉素」aflatoxins)最受關注,因為會損害人畜的健康、甚至性命,黃麴毒素引起的問題首先在1960年出現,當年,在英國爆發了有超過十萬隻火雞幼雛突然死亡的事件,稱為「火雞X病」 (Turkey X Disease),調查發現牠們進食的花生飼料含有被「黃麴霉」 (Aspergillus flavus)污染而產生的毒素,所以毒素被稱為黃麴毒素。

  7. www.mingpaocanada.com › food › van明報:明廚頻道

    曾有研究指出進食隔夜蔬菜會增加致癌風險但其實如果不是經常進食而食物有盡快冷藏並且不要放置在雪櫃太久最好第二天便進食),對健康不會構成影響大家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