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9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7日晚宣佈,為提升新冠病毒檢測措施的成效,除個別情況外,由專業人員採集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將成為政府接納的強制檢測方式,取代深喉唾液樣本。圖為袁國勇示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取樣資料圖片。

  2. 2021年5月17日 ·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相信該員工受新冠病毒DNA汙染,認為是個別事件,再發生機會非常低。 袁國勇早上先後到涉事的安球醫務化驗所,以及華大基因調查,他指,華大實驗室有進行病毒DNA研究,而實驗室內的空氣,會與 ...

  3.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今日(23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可能是實驗室處理檢測樣本時,陽性樣本產生的泡沫爆開時汙染手套、吸管等器材,導致其他樣本被汙染;此外,將工作紙放在安全櫃內,以及用同一個膠兜盛載不同批次樣本等

  4. 2023年3月23日 · 香港新聞網3月23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回顧過去多次應對新發傳染病大流行的經驗,當中提及自己曾收過3次安全受威脅的訊息。 他又說 “大流行肆虐的日子必定重臨”,強調要做好準備。 袁國勇在報章撰文,指第一次感到生命受威脅是發生在1997年,當時香港H5N1禽流感爆發,港大團隊成功推出快速核酸測試,自己在《刺針》上發表論文,提出濕市場不應容許販售活家禽,影響商販的生計,引起反響。 第二次是在2003年沙士,港大團隊再次設計快速核酸測試和抗體檢測,並在深圳追蹤到病毒的中間宿主是果子狸。 自己當時提出應及早關閉野生動物貿易,以控制疫情。 但有關建議影響了許多養果子狸農民和市場攤主的生計,令他再次感到生命受威脅。

  5. 2021年12月1日 · 負責該項研究的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12月1日)表示,培植出足夠的Omicron變種病毒株後,將進行許多方面的研究,包括與內地疫苗公司進行協商,研發滅活疫苗。

  6. 2022年3月15日 · 袁國勇提醒,市民不應改動廁所及廚房的喉管設計,U型隔氣管亦要定期補水。 他指出,有不少人在開抽氣扇的同時打開廚房、廁所及走廊窗戶,導致室內形成強負壓環境,令氣流從天井返回室內。

  7. 2023年3月23日 · 香港新聞網3月23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回顧過去多次應對新發傳染病大流行的經驗,當中提及自己曾收過3次安全受威脅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