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7日 · 【明報專訊】特李家超上月19日公布任內份施政報告,表明政府必須更積極和進取地「搶企業」、「搶人才」,因此推出一系列招人才措施,其中當日起置業之非本地家,在取得「三粒星」後,將可獲退回多繳之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即與本港永久居民首次置業實質所付之稅率相同。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2. 2024年4月11日 · 2024年4月11日星期四. 港聞二. 下一篇 上一篇. 多數人最看重盤位置 86%家40歲以下. 【明報專訊】市建局港人置項目「煥然懿居第三座」(煥然懿居二)最終賣剩87個兩房及三房單位,佔總數33.5%,一房單位全數售出。 市建局分析發現,86%家屬於40歲或以下。 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決定購買單位的因素依序為:位置、定價、單位面積、單位間隔和會所設施。 市建局執行董事區俊豪稱,相信項目有助希望改善生活質素但未能負擔私人盤的夾心家庭置業。 市建局表示,今次購買項目的173名家中,有6%為18至25歲、32%為26至30歲、35%為31至35歲、13%為36至40歲,即40歲或以下的佔總數86%。

  3. 2021年12月7日 · 樓價分兩半做按揭 漸進式供款 首期13.5萬可做業主. 圖1之1. 【明報專訊非牟利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為合資格買家提供上車易按揭」,提出分階段承做按揭及漸進式供款建議單位成交時買家只需按一半樓價申請首階段按揭即最低只須付總樓價5%便可上車」;其餘一半樓價按揭可於成交後10年內一次過或分階段承做。 該非牟利房社企的諮詢委員會有成員期望,在10年內承做第二階段的按揭利息,可維持與首階段相同,仍待與銀行業界商討。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明報跨年大激賞 限時優惠. 訂閱低至74折及. 豐富禮券回贈. 立即訂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4. 2023年7月21日 · 今期推出居屋售價最高為啟德啟悅苑的475平方呎單位售494萬元最低為元朗朗天苑280平方呎單位售149萬元以綠表買家只需付樓價5%首期計算準買家付出7.45萬元便可上車

  5. 2023年10月16日 · 2023年10月16日星期一. 香港樓價的推算跌幅與最佳撤辣時機葉秀亮) (09:00) 圖1之1. 近期本港樓價節節下挫,地產商群欲托無力,坊間要求港府「撤辣」之聲再起。 本文將推算在無政府干預下香港樓價的累積跌幅繼而建議政府何時撤辣才可將傷害減至最輕推算亦可助一些市民避免過早入市而成為炮灰」。 樓市泡沫爆破 實屬意料之內. 其實早在2009年美國推出量化寬鬆之時,筆者就開始持續在香港和新加坡報章撰文,指出兩地樓市可能在其後10年持續上升,若無政府精準和有效的干預,樓市將自動進入泡沫的「孕育期」、「發展期」和「最後期」;一旦到了泡沫最後期,泡沫爆破及後續金融風暴將是無可避免。

  6. 2023年9月27日 · 買入單位後首5年除非獲市建局同意及符合市建局條件否則不可轉讓或出租單位要待5年後補地價交易市建局亦不會回購。 市建局即日起至10月18日晚上7時接受申請,公眾可預約參觀示範單位。 局方12月將陸續邀請申請者會面作詳細審核,明年3月揀樓。 項目「關鍵日期」為2026年11月30日,換言之今次樓花期超過3年,較以往項目長。 10.18截申請 「關鍵日」2026年11月.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估計,今次項目售價較高因成本問題,市建局亦「沒可能蝕住賣」,預計項目質素貼近私樓,但景觀開揚甚至可望海景,交通方便,仍有相當吸引力,料可全數售出,不過申請總數及超額幅度料將不如以往的首置項目。 招國偉料超額申請減. 根據項目地契條款,市建局須向政府提交「首置」單位的建議售價,再由房屋局長審批。

  7. 2023年2月23日 · 在新印花稅計算方式下以往樓價200萬元或以下才收取100元印花稅的階梯擴展至300萬元若以樓價300萬元計舊制下買家付樓價1.5%即4.5萬元印花稅新制下只需付100元新稅款大減99.8%。 300萬元以上至1008萬元樓價之印花稅亦獲調整,但減幅較小,如樓價900萬元之物業,新印花稅為27萬元(樓價3%),較舊印花稅33.75萬元(樓價3.75%),節省6.75萬元(20%)。 難與減辣比 政府消息:料不會掀炒風. 政府消息人士說新措施是希望減輕首置客負擔,而每宗減稅亦只少收數萬元,難與直接減辣比較,料不會掀炒風。 該人說,預期3.7萬名受惠者中,住宅買家佔約3.25萬人、非住宅買家佔約4500人。 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議員龍漢標稱,對港府不撤辣感非常失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