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陳慧嫻生於香港,籍貫廣東 番禺,家中長女,有一個小一歲的妹妹和一個小十歲的弟弟(其弟是劉浩龍的小學同學)。父親陳澄波於20歲時誕下她。母親比父親大兩年,皆於入境處任職。
3 天前 · 陳慧嫻生於香港,籍貫廣東 番禺,家中長女,有一個小一歲的妹妹和一個小十歲的弟弟(其弟是劉浩龍的小學同學)。父親陳澄波於20歲時誕下她。母親比父親大兩年,皆於入境處任職。
1991年寶麗金唱片公司派人去美國遊說陳慧嫻喺放假期間錄一隻新碟,即係1992年推出嘅《歸來吧》,當中《飄雪》、《紅茶館》都好受歡迎,令陳慧嫻決定喺畢業後再投入演藝工作。 1993年出咗《你身邊永是我》唱片同埋拍無綫電視音樂特輯《紐約嫻情》,1994年底喺紐約州雪城大學畢業,同一年10月出咗《今天的愛人是誰》新曲+精選,當中嘅《今天的愛人是誰》榮登四台冠軍歌,1995年佢重返樂壇,推出二張銷量高《Welcome Back》同《我不寂寞》大碟,同劉德華參與商台廣播劇《我心不死》廣播劇大受歡迎。
3 天前 · 陈慧娴出生于小康之家,父母皆任职公务员,父亲陈澄波担任入境处高层,官至助理处长,现已退休,母亲在铨叙科曾为商业电台首席智囊陈志云的上司。
陳慧嫻生於 香港,籍貫 廣東 珠海,家中長女,有一個小一歲的妹妹和一個小十歲的弟弟(其弟是 劉浩龍 的小學同學)。 父親陳澄波於20歲時誕下她 [1]。 母親比父親大兩年,皆於 入境處 任職。 由於父母年輕,忙於上班,陳慧嫻早年在 香港島 灣仔 大坑道 的住宅成長 [註 2],年輕時寄居外婆家中,因此,自小陳慧嫻與父母關係疏離 [2]。 她就讀聖保祿幼稚園 [註 2] 、瑪利曼小學(1978年畢業) [註 2]。 有感自己得不到父母愛惜,而且十分貪玩,對學業毫無興趣,更於小學三年級時留級 [3],父母因此將她接回家。 之後她開始明白讀書的重要性,便開始認真讀書 [3]。
2017年4月18日 · 但陳澄波卻出乎眾人意料,以他過人的才華,打進了日本帝國的藝術殿堂。 陳澄波於帝展得獎的作品「嘉義街外」,原作已經佚失,僅存黑白照片。(圖片感謝陳澄波基金會提供) 1895年出生在嘉義的陳澄波,入選帝展那一年已經31歲,算不上太年輕了。
陳澄波家族的傳承接力|第二棒. 陳重光的平反、推廣二重奏. 1993年張捷辭世,「陳澄波」這個擔子正式交棒到長子陳重光手中。 張捷「藏」畫的年代漸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陳重光起而行的平反之路:陳澄波受難身分的平反以及陳澄波藝術位置的返還。 1993年嘉義市二二八關懷協會成立,由陳重光擔任協會會長,並委託張炎憲教授進行嘉義地區二二八口述歷史整理、出版工作。 在遍訪居住台灣各地的受難家屬時,陳重光並非在協會靜待報告,而是親自參與其中,與口述歷史的訪問團隊一同勞累奔波。 對他來說,這項工作意義重大,因為他認為:「關懷協會所要努力的,也不僅僅為受難家屬爭取公道而已。 對生者的補償、對死者的追思固然重要,我們更要關心的是:經過二二八事件,台灣人到底學到什麼?
陳澄波(1895-1947,嘉義人,圖19),早年就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期間,受石川欽一郎(1871-1945)啟蒙教導,奠定日後走向美術創作的基礎。 1920年代,陳澄波為實踐畫家志業,毅然放棄了原有的穩定教職,隻身赴日就讀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 1926年以油畫作品《嘉義街外》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第一位獲選帝展殊榮的臺灣洋畫家而備受矚目。 在東美研究科時期,或許是受到當時日本畫壇新興的「中國趣味」影響,抑或是為了能持續在展覽會競賽中推陳出新,陳澄波多次赴中國旅行寫生,尋求畫題與畫風的突破。 如1929年的《清流》即是同年年初陳澄波赴中國旅行寫生的成果之一(圖20)。
2020年8月7日 · 從《我的家庭》回顧細心的父親陳澄波. 2020-08-07. 許多人可能知道陳澄波是一位厲害的藝術家,不過你知道他也是一位浪漫又細心的父親嗎?. 明天就是父親節,一起透過畫作來看看他是一位怎樣的爸爸吧!. 這幅著名的作品《我的家庭》完成於1931年 ...
3月25日上午,陳澄波與其餘被捕的人犯被推上軍車,從嘉義市警察局沿著中山路羞辱式的遊街至火車站前,根據其陳澄波的子女陳碧女與陳重光的口述歷史紀錄,他們回憶當時情景[5],他們一聽說遭到逮捕多日的父親被遊街示眾,便趕忙上街尋找,正好在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