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1日 · 稅務局長譚大鵬稱,《2022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已在4月獲立法會通過落實政府在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寬免即寬減202122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每宗個案以1萬元為上限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202122課稅年度報稅表有關寬減會在評稅中反映。 至於住宅租金稅項扣除措施,根據已提交立法會審議的有關條例草案,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的納稅人,可申索扣除由其本人或同住配偶以租客身分繳付的租金,每年扣除上限為10萬元。 此項建議須完成立法程序後才可實施,納稅人可在2021/22課稅年度報稅表第10A部填報預期就2022/23課稅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

  2. 2024年5月3日 · 稅務局昨發出約244萬份2023/24課稅年度個人報稅表該年度將寬免100%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每宗個案上限3000元2024/25課稅年度起推出的稅務措施包括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入息淨額高於500萬元者首500萬元收入稅率為15%超出500萬元的部分稅率16%入息淨額500萬元或以下者,稅率維持15%不變。 輔助生育開支將可扣稅. 同時,政府將提高與新生子女同住納稅人的居所貸款利息及住宅租金扣除限額,由10萬元增至12萬元。 扣稅條件是該子女須於去年10月25日或之後出生、未滿18歲,納稅人在該課稅年度內要在港與該子女連續同住至少6個月,或稅務局長認為屬合理的較短期間。 政府已就上述措施的條例草案交立法會審議。

  3. 2022年3月22日 · 政府昨晚深夜出稿指出,「政府分別於二月二十八日及三月十六日向立法會提交2022年撥款條例草案》,以及2022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2022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作首讀及二讀即政府已提交了四項草案作首讀及二讀而非只有一項。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4. 2023年2月22日 · 圖2之1. 新一份預算案續推一系列派糖措拖,包括退稅及電費寬免等。 政府提出寬減2022至23年度百分百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6000元寬減2023至2024年度首兩季度差餉每戶每季上限1000元寬減下年度百分百利得稅上限6000元寬減下年度非住宅物業差餉上限每戶每季1000元。 政府同時提出,提高子女基本免稅額及子女出生課稅年度的額外免稅額至13萬元。 當局亦會繼續為每個合資格住宅用戶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涉及開支約29億元,而每戶50元的電費紓緩金計劃,亦會延長至2025年。 另外,領取綜援、高齡津貼、長生津者也會額外獲發半個月津貼。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臨時特別措拖亦延至今年十月底,政府同時繼續為文憑試考生代繳考試費。

  5. 2022年3月22日 · 根據本報昨日報道所指的15條原擬上半年提交的法案正是政府聲明提及原擬在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的其他條例草案」,即政府提及在1月20日致函予內會主席的信件所列出的法案當時所列上半年擬提交的法案並不包括發言人昨晚出稿提及的2022年撥款條例草案》,以及2022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2022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 相關字詞﹕ 立法會 法案.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本報昨日報道,政府原擬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15項法案到立法會,但當中至今只有取消強積金對冲的修例草案已提交首讀。

  6. 2022年1月28日 · 為吸引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到大灣區工作,中國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提供粵港澳大灣區針對港人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現時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包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 我們建議政府擴闊符合優惠政策至非「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並簡化及統一各大灣區城市的申請程序。 長遠來說,此舉應該更能推動城市之間的人才流動性,並吸引更多人才到大灣區工作。 擴闊個人進修開支扣除條件. 大灣區的發展重點之一,包括推動對香港在金融、教育、法律及爭議解決、航運、物流、鐵路運輸、電訊、中醫藥、建築及相關工程等領域,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進一步開放的措施,讓香港專業人士及企業在內地提供專業服務。

  7. 2022年10月17日 · 香港政府本年初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成對香港的定期評核後,認為香港金融業具備健全的監管框架,並在疫情期間依然持續擴張,聯繫匯率制度運作良好,展現強大韌力,有效維繫本港的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