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是一項由民政事務總署推展的社區參與計劃。 計劃由二零零六年起推行,旨在方便市民捐贈舊衣,以支持環保和作慈善用途。 詳情. 這項計劃由非政府機構及政府合作推行。 參與的非政府機構負責營運社區舊衣回收箱」,定期收集市民捐贈的舊衣所有的回收舊衣及售賣舊衣物的收益均須用作慈善用途。 請 按此查詢 「社區舊衣回收箱」 放置地點。 為加強非政府組織參與本計劃,民政事務總署會定期進行公開邀請及評審,並選出在舊衣回收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團體管理「社區舊衣回收箱」。 現時的四個計劃管理機構分別為香港地球之友、基督教勵行會、救世軍及長春社,任期由二零二二年九月一日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請 按此查詢 相關機構聯絡方法。 計劃管理機構的責任包括:

  3. 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是一項由民政事務總署推展的社區參與計劃由非政府機構政府和各區區議會合作推行分別由香港地球之友及其他三間非牟利組織管理放置社區舊衣回收箱的地點由當區民政事務處物色包括社區會堂社區中心入口休憩處公園體育中心和圖書館等如得到業主立案法團物業管理公司同意回收箱也會設於私人樓宇商場的公用地方。 在是項計劃中,香港地球之友負責管理港島及離島區的社區舊衣回收箱。 有關其他地區的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可瀏覽 民政署網頁 。 申請成為營運機構. 申請指南. 為了更多的慈善團體及社區上不同人受惠於本計劃,本會將轄下 50% 的社區舊衣回收箱( 可營辦社區舊衣回收箱地點 ),以抽籤的方式,授權予符合資格的機構 / 團體負責營運,每次為期 3 個月。

  4. 2022年8月17日 · #1的門檻最高捐贈的舊衣數量須超過10袋方會安排上門回收不設收費;#2的衣物數量達3袋可安排免費上門回收否則將收取$200款項用以支持該機構的社會及人道服務;#3和#4的捐贈量達5袋則可享免費上門回收服務。 至於#6提供的「Jup Up上門回收服務每箱收費$500每次上門回收的衣量至少要達3箱即最低消費$1,500。 連鎖服裝店則未有提供上門回收服務。 消費者在計算舊衣袋數時須注意,上述團體對於「一袋」衣物的定義各異,因此在使用相關服務時宜先了解不同機構的衣袋參考尺寸,詳見表一註釋。 另外,若上門地點較為偏僻、缺乏適當的泊車設施,或是路況欠佳,回收機構將視乎實際情況而決定會否提供上門服務。 疫情嚴重時的回收安排. 新冠疫情反覆無常,衣物回收服務或因防疫措施受到影響。

  5. 2023年8月11日 · 為了增加業者轉型誘因環保署草擬舊衣回收材質定量鑑別分選設備及運作補助要點」,資本額100萬元以上的回收商1000萬元以上的再利用廠都能申請設備購置租賃營運補助業者必須在今年底前提交申請2025年6月前完成設置黃全億提醒物理處理技術普遍但料源少如果機器只能篩出100%聚酯衣物循環市場恐怕會繼續缺舊衣」。 李若華則回應,紡研所的下階段目標,正是要讓機器能夠辨識各種材質比例。 專案進口國外料源? 業者建議優先處理本土舊衣. 國外品牌商近年在世界各地尋找管道去化舊衣、舊料,曾與台灣多家公司接洽。 新光合成纖維公司經理鄭興郎提到,化學處理需要大規模示範,品牌料源聚酯含量清楚,完全不用篩分,建議政府專案允許廢料進口。

  6. 计划简介. 社区旧衣回收箱计划是一项由民政事务总署推展的社区参与计划。 计划由二零零六年起推行,旨在方便市民捐赠旧衣,以支持环保和作慈善用途。 详情. 这项计划由非政府机构及政府合作推行。 参与的非政府机构负责营运 「社区旧衣回收箱」定期收集市民捐赠的旧衣所有的回收旧衣及售卖旧衣物的收益均须用作慈善用途。 请 按此查询 「社区旧衣回收箱」 放置地点。 为加强非政府组织参与本计划,民政事务总署会定期进行公开邀请及评审,并选出在旧衣回收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团体管理「社区旧衣回收箱」。 现时的四个计划管理机构分别为香港地球之友、基督教励行会、救世军及长春社,任期由二零二二年九月一日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请 按此查询 相关机构联络方法。 计划管理机构的责任包括:

  7. 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 計劃簡介. 放置地點. 捐贈須知. 宣傳短片. 管理機構.

  8. 2022年8月17日 · 舊衣回收必讀 理性消費才最環保. 隨著環保訊息逐漸深入民心不少市民都養成把廢棄物送去回收的習慣當中不乏因換季而要斷捨離的舊衣有見坊間不少機構均提供舊衣回收服務本會進行了一項市場調查比較和整合了有關團體的服務資料供消費者參考坐言起行實踐可持續消費sustainable consumption)。 回收種類及要求. 回收衣物的用途. 回收方式. 衣物環保貼士. 「快時尚」:是福是禍? 衣物環保貼士. 源頭減廢: 把舊衣送去回收並不是購買新衣的理由,事實上,源頭減廢比起單純的廢物回收更切合可持續消費的概念。 由於衣物在生產過程中會耗費大量天然資源與污染環境,消費者日常應透過控制消費意慾減少購買不必要的衣物,令成衣生產商因應服裝需求下降而減低生產量,實現「減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