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來自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富人區的普什圖少年阿米爾()和他的童年好友,父親的哈扎拉僕人哈桑()之間的故事

      • 《追風箏的孩子》 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創作的英文小說。 小說於2003年由河源出版社在美國出版,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來自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富人區的普什圖少年阿米爾()和他的童年好友,父親的哈扎拉僕人哈桑()之間的故事
      www.wikiwand.com/zh-tw/追風箏的孩子
  1. 2016年8月18日 · 追風箏的孩子雖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卻因書鍾角色刻畫生動故事震撼感人出版後大受好評。 一個因為風箏開始的分裂,愧疚化解的結局。 故事主角目睹了好友兼弟弟的受暴事件,心裡的罪惡感使他選擇了逃避,但罪惡的力量並沒有因為逃避而消失,在多年的每日夜裡,痛苦夜夜歸來……促使他踏上了暌違的家鄉,為老友盡一點心力。 名言一定要知道: 1.我只知道記憶與我同在,一段濃縮保存完好無缺的美好過往,像是一筆絢麗的色彩,刷在我們生活已變成單調灰塵的畫布上. 2.我在這裡看到了祂,在迴廊那些絕望的人眼裡看見。 這裡才是真主真正的宅邸,這裡是曾失去真主的人重新尋回祂的地方,而不是那座燈光閃耀如鑽石、有高聳禮拜塔的白色清真寺。 真主在此,必須在,而我將禱告.

    • 创作和出版
    • 情节概要
    • 主要角色
    • 主题
    • 评论反响
    • 改编作品
    • 参见
    • 外部链接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州当医生。1999年,胡赛尼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塔利班在阿富汗下令禁止民众放风筝。他认为这项禁令“极为残酷”,称自己年幼生活在阿富汗时就是放着风筝长大的,这条新闻在自己心中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看到新闻之后,胡赛尼写下了一篇25页长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两个男孩在喀布尔放风筝的故事,投稿给《时尚先生》和《纽约客》,但两本杂志都没有接受。2001年3月,他在朋友的建议下从车库里又找出了这份手稿,并扩展成了长篇小说,最后又在编辑辛迪·施皮格尔(Cindy Spiegel)的帮助下“重写了手稿的第三部分”。胡赛尼自己表示,最后写出的小说与他最早的创作相比,整个故事讲述得“更加黑暗”。 《追风筝的人》和胡赛尼之后一部小说《灿烂千阳...

    第一部分

    阿米尔(Amir)出生于1963年,是一个居住在喀布尔富人区的普什图富家少年;而他的童年好友,哈扎拉少年哈桑(Hassan)则是父亲的仆人阿里(Ali)的儿子。阿米尔和哈桑自幼一同长大,童年生活宁静愉快,二人经常一起参加喀布尔当地的斗风筝比赛。按当地风俗,斗风筝的人用自己的风筝线将别人的风筝线切断之后,他的助手“追风筝的人”要去追到掉落的风筝,之后就可以拥有它作为战利品。阿米尔擅长在斗风筝时切断别人的风筝线,而哈桑则擅长追风筝,他不用看也总能知道风筝掉落的位置,然后追到战利品。阿米尔的父亲是个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在故事中直接亲切地称呼他“爸爸”。爸爸对两个孩子都很喜爱,但总是对阿米尔的懦弱感到不满。阿米尔缺少勇气,两个孩子和人打架时也总是哈桑替阿米尔出头。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了写作的才华,但爸爸并不看重。而爸爸的挚友拉辛汗(Rahim Khan)则十分理解阿米尔,支持他的写作兴趣。阿米尔也在拉辛汗身上找到了父亲一般的慈爱,二人成为忘年之交。随后到了1973年,穆罕默德·达乌德汗发动政变,推翻君主制,在阿富汗建立了共和国。 阿塞夫(Assef)是当地臭名昭著的恶霸...

    第二部分

    1979年,苏联军事入侵阿富汗。到了1981年,爸爸带着阿米尔为躲避战乱逃往巴基斯坦白沙瓦,把家留给拉辛汗照看。逃亡途中,爸爸为了保护同车的妇女不被苏联士兵强奸,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所幸最终这两人都逃脱了危险。父子二人最后辗转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舊金山灣區的费利蒙,在这里定居下来。爸爸在当地的一家加油站找到了工作,阿米尔也在高中毕业之后进入社区大学学习写作,最后成为了一名作家。这对父子每周日都到圣何塞的跳蚤市场摆摊挣外快。阿米尔在摆摊时结识了索拉雅·塔赫里(Soraya Taheri)和她的一家,二人很快相恋。索拉雅一家也是从阿富汗逃出来的难民,她的父亲是一位阿富汗将军。随后爸爸被诊断患有肺癌,病情恶化,已经不久于人世,但是还是在逝世前完成了阿米尔的心愿,和塔赫里将军定下了这门亲事。阿米尔和索拉雅结婚不久,爸爸就病逝了。阿米尔和索拉雅在旧金山定居下来,婚姻幸福美满,但是不幸的是,夫妇二人却患有不孕不育,无论怎么尝试都始终没有怀上自己的孩子。 阿米尔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小说家。结婚十五年之后的2001年,阿米尔接到了拉辛汗打来的电话。拉辛汗已经重病在身,打电话给阿米尔要他赶到巴基斯坦...

    第三部分

    阿米尔到了白沙瓦找到拉辛汗。拉辛汗告诉他阿里已经误触地雷身亡,而哈桑和妻子则被自己带回到喀布尔的房子。阿米尔还得知哈桑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索拉博(Sohrab),拉辛汗后来离开了喀布尔之后,房子就交给哈桑一家三口管理。1996年,塔利班掌权之后推行暴政,迫害哈扎拉人,他们要强占阿米尔家的房子,哈桑和妻子挺身而出试图阻止,但因为自己哈扎拉人的身份而被塔利班当街枪毙。随后,拉辛汗告诉阿米尔自己把他找来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他能回到喀布尔,救回现在在孤儿院生活的索拉博。阿米尔并不情愿,但拉辛汗向阿米尔吐露了自己隐藏已久的秘密,告诉他阿里其实不育,并非哈桑的生父,而哈桑是阿米尔爸爸的私生子,和阿米尔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阿米尔被这一秘密震惊,之后出发前往喀布尔。在一个阿富汗出租车司机法里德(Farid)的帮助下寻找索拉博。法里德是抗击苏联入侵时的阿富汗老兵,起初对阿米尔怀有敌意,但了解了阿米尔前往喀布尔真正的目的之后,便成为了他的朋友。二人了解到塔利班军官经常到孤儿院,给院长一些钱之后带走一个孩子,索拉博就已经被首領带走。院长告诉阿米尔可以在足球赛上找到那名军官,阿米尔和法里德二人于是前往足球场...

    阿米尔(Amir),故事的主人公和讲述者。小说作者胡赛尼承认这个角色在小说大部分的故事中“没有为最好的朋友伸出援手”,“懦弱”、“并不讨人喜欢”,这一角色的同情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最终在小说第三部分的环境中逐渐产生的。阿米尔于1963年出生在一个普什图富商家庭,他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去世。他在童年时期就喜欢写故事,爸爸的挚友拉辛汗也因此鼓励他成为一名作家。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阿米尔在18岁那年和爸爸一同逃往美国,随后在美国定居,追寻自己的作家梦想。后为了实现对自己的救赎,前往阿富汗救自己兄弟的儿子。 哈桑(Hassan),阿米尔童年时期最忠诚亲密的朋友。小说中描述他的脸很像陶瓷娃娃,而且有兔唇。胡赛尼认为这个角色在故事发展中是一个“平面人物”,性格简单缺少变化,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读者会支...

    卡勒德·胡赛尼认为小说涵盖了多个不同的主题,而评论家则更关注小说中的“罪恶感”和“救赎”。小说中,儿童时代的阿米尔因为怯懦而没能在哈桑遭遇暴行的时候挽救他,之后便陷入了无止尽的罪恶感中。直到阿米尔离开阿富汗,到美国结婚定居,成为成功的作家之后依然无法忘记当时的场景。哈桑则甘愿为阿米尔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他就像一个基督圣人一般的形象,在阿米尔内心不断呼唤他去赎清自己的过错。在哈桑被塔利班枪杀之后,阿米尔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以此偿还自己的罪过。为了给读者强调整个忏悔之旅中的“因果报应”,胡赛尼在小说第三部分的情节中采用了很多与前文呼应的笔法,例如阿米尔在与阿塞夫打斗之后,嘴唇受伤裂开,与哈桑的兔唇相互呼应。尽管如此,还有一些评论家认为主人公并没有完全赎清自己的罪过。 小说中,儿童时期的阿米...

    总体评价

    小说在出版之后的两年内共售出精装本逾7万册,平装本125万册。精装本于2003年出版,当时的销量已经很好,然而到2004年平装本正式出版后,各个读书俱乐部在这时接触到了这本书,小说才真正地大规模流行起来。2004年,小说首次进入畅销书排行榜,2005年3月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冠军,并保持了两年之久。截至2013年,胡赛尼出版自己的第三部小说《群山回唱(英语:And the Mountains Echoed)》时,《追风筝的人》在美国已经售出逾700万册。《追风筝的人》于2004年获得南非英语小说界的重要奖项布克奖(Boeke Prize)。2006年,小说获得英国企鹅出版集团和电信运营商奥兰治公司(英语:Orange (UK))共同赞助的“企鹅/奥兰治读书社奖”(Penguin/Orange Reading Group Prize),在该奖项全部60部参评图书中排名第一;还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被读者票选为英国“读书社年度图书”(Reading Group Book of the Year)。 小说在评论界获得总体好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评价和争议。美国《出版者周刊》...

    争议和审查

    《追风筝的人》中描写阿富汗和塔利班的内容引发了一些相关的争议。英国皇家海军中尉亚历克斯·唐纳利(Alex Donnelly)等人指出小说歪曲了塔利班及其支持者的形象,将塔利班成员描写成无恶不作的代表,将社会和宗教中的各种邪恶现象集中到塔利班的身上,例如小说中描写阿塞夫有纳粹倾向、恋童癖、虐待狂等等;而事实上通常的塔利班成员或支持者并非如此。这些人认为小说以负面的眼光描写塔利班,会阻碍西方世界对塔利班的了解。阿富汗裔读者则尤其抵触小说中将普什图人塑造为压迫者,哈扎拉人塑造为受压迫者的描写。胡赛尼在一次采访中对此的回应是:“他们(指阿富汗裔读者)从来没说过我写的这些东西是不真实的。他们只是不断强调,‘你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让我们难堪?你难道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吗?’”而小说随后改编成的电影也因描写的种族矛盾和阿塞夫强奸哈桑的30秒镜头在阿富汗国内引起了巨大争议和不满。 小说的其他内容也在各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争议或内容审查。小说在中国大陆出版时,出版商将原文描述阿富汗历史时评价“共产主义政权”或“共产党”的词句全部加以修改或删剪,而原文中提到“天安门事件”的一句话也被完全删去。译者李继宏也因...

    电影

    2007年,小说出版四年后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电影中由哈立德·阿卜杜拉(英语:Khalid Abdalla)饰演成年阿米尔,胡马云·艾尔沙迪(英语:Homayoun Ershadi)饰演爸爸,泽科里亚·易卜拉欣(Zekeria Ebrahimi)饰演童年阿米尔,艾哈迈德·汗·马穆扎达(Ahmad Khan Mahmoodzada)饰演童年哈桑。影片原计划于2007年11月上映,但因阿富汗国内的争议最终推迟了六周,改至学期结束之后的12月14日以确保参演儿童的人身安全。影片由马克·福斯特导演,大卫·贝尼奥夫改编剧本。电影上映之后获得多项奖项的提名,其中包括2008年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评论家选择奖等。 影片获得的评价多为好评,其中《娱乐周刊》称赞影片是一部“不错的改编作品”。然而,影片中对种族矛盾的刻画和带有争议性的强奸镜头在阿富汗引起了民众的愤怒,出演了强奸镜头的阿富汗儿童演员甚至收到死亡威胁。饰演童年阿米尔的12岁男孩泽科里亚·易卜拉欣就因自己哈扎拉同学威胁要杀死他而被迫离开学校。制片方派拉蒙电影为此推迟了上映日期,在上映之前保护三位儿童演员和他们的监护人的安...

    其他作品

    小说于2007年3月被首次改编成舞台剧。改编剧本由旧金山湾区的剧作家马修·斯潘勒(Matthew Spangler)完成,在他任教的聖荷西州立大學完成首演。2009年4月,聖荷西话剧团(San Jose Repertory Theatre)首次公演了这部舞台剧,由亚利桑那剧团(Arizona Theater Company)艺术指导大卫·伊拉·戈德斯坦(David Ira Goldstein)导演。此后,亚利桑那剧团(2009)、路易维尔演员剧院(Actor's Theatre of Louisville,2010)、克里夫蘭剧场(Cleveland Play House,2010)以及马萨诸塞州沃特敦新话剧团(The New Repertory Theatre,2012)等剧团都演出过这部舞台剧。2013年1月,该剧在加拿大首演,由卡尔加里剧院(Theatre Calgary)和埃德蒙顿城堡剧院(Citadel Theatre)联合制作演出。2013年4月,英国诺丁汉剧场(Nottingham Playhouse)完成了这部舞台剧在欧洲的首次演出。 2011年,小说的意大利出版...

    《灿烂千阳》《群山回唱》:胡赛尼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小说,都以阿富汗为背景。
    卡勒德·胡赛尼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卡勒德·胡赛尼接受BBC关于小说的访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说原文节选:
  2. 追風箏的孩子 》(英語: The Kite Runner ,又譯「 追風箏的人 」)是 美籍 阿富汗裔作家 卡勒德·胡賽尼 的第一部小說 [3] ,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創作的英文小說 [4] [5] 。 小說於2003年由 河源出版社 (英語:Riverhead Books) 在美國出版,以 第一人稱 講述了來自 阿富汗 首都 喀布爾 富人區的 普什圖 少年阿米爾( Amir )和他的童年好友,父親的 哈扎拉 僕人哈山( Hassan )之間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設定涵蓋了一系列複雜的歷史事件,其中包括 阿富汗君主制 被推翻, 蘇聯 軍事入侵 ,阿富汗難民逃往 巴基斯坦 和 美國 ,以及 塔利班 政權 的崛起等重要事件。

  3. 作者簡介. 故事從一對小男孩的親密友誼開始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總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永久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最後卻也以兩人始料未及的方式重新連接起彼此的關係。 即使阿米爾不久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以為可以因此逃避過去的自己,但關於哈山的回憶一直縈繞不去。 阿米爾感到非常愧疚,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 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 這是一個關於背叛的代價、贖罪的可能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父親對兒子影響的故事——包括父親對兒子的愛、奉獻與謊言。

  4. 追風箏的孩子 (The Kite Runner) 電影劇情、影評. 隨著美軍撤離,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 這個中亞小國的局勢,也再次受到我們的關注,幾乎天天在熱搜可見。. 有人瘋狂逃離,有人慌張躲避。. 也有人坦然面對,照常過日子。. 人們對於阿富汗未來的擔憂,主要 ...

  5. Close. 作者胡賽尼認為這部小說是一個父子之間的故事強調了小說的家庭層面而這一主題也在他的後續作品中得以延續 [6] 。 小說前半部分的關鍵情節中阿米爾未能保護哈山免受暴力傷害就此引出了整部小說所突出的罪惡感救贖的主題 [7] ;小說的後半部分則圍繞阿米爾在二十年後的贖罪歷程展開。 《追風箏的孩子出版之後即成為暢銷書在各個讀書俱樂部也廣泛流傳在美國銷量超過700萬冊 [8] ,連續兩年位列《 紐約時報 》暢銷書榜首 [9] 。 小說獲得普遍好評,但也有部分情節在阿富汗引起重大爭議。 此外,小說還被改編成諸多衍生作品,其中包括一部 2007年的同名電影 、多部舞台劇和一部漫畫小說。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6. 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總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永久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最後卻也以兩人始料未及的方式重新連接起彼此的關係。 即使阿米爾不久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以為可以因此逃避過去的自己,但關於哈山的回憶一直縈繞不去。 阿米爾感到非常愧疚,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 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 重要事件. 久居各大暢銷排行榜:亞馬遜網路書店一年、紐約時報6個月、USA Today、Barne... (展开全部) 追風箏的孩子的创作者 · · · · · ·. 卡勒德·胡赛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