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发现J粒子,发现胶子,确定中微子种类的数目只有三代

      • ◆丁肇中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讲座教授,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发言人。 ◆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包括发现J粒子,发现胶子,确定中微子种类的数目只有三代等。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職位與榮譽. 丁肇中为 美國物理學會 、 意大利物理學會 、 歐洲物理學會 會員, 中央研究院 外籍院士, 巴基斯坦科學院 院士以及 俄羅斯科學院 院士。 並且獲得 密西根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 、 哥倫比亞大學 、 莫斯科國立大學 、 波隆那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 等校的名譽博士,並為 上海交通大學 的名譽教授。 [6] 此外他也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委员, 复旦大学 资深校董 [7] 以及荣誉教授 [8], 曲阜师范大学 名誉校长以及 山東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的名譽院長与山东省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名誉校长, [9] 以及前身為臺灣省立工學院的 國立成功大學 傑出校友。 [2]

    • 概览
    • 人物经历
    • 主要成就
    • 社会任职
    • 个人生活
    • 人物轶事
    •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物理学家

    展开4个同名词条

    丁肇中(Samuel C.C.Ting),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

    195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成矢量介子,同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1975年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9年发现胶子喷注;1989年确定三代中微子种类的数目只有三代;1994年起领导AMS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在太空中首次发现氦-4和同位素氦-3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的; 2015年首次发现在太空中有大量高能正电子,这些正电子的来源很可能是暗物质碰撞所产生的。

    早年生活

    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父亲丁观海和母亲王隽英,当时在美国进行学术访问。父母原希望他出生在中国,但因为早产,丁肇中意外拥有了美国公民身份。出生两个月后,随父母回国 。1937年,抗战爆发,随父母辗转来到重庆生活,父亲在当时的中央大学(现址在重庆大学内)任教,母亲在当时的四川省教育学院(现址在重庆市第二十八中学校内)任教,一家人居住于重庆磁器口的省教院内 。由于战乱,丁肇中在12岁之前,并未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主要由父母在家里教育他。1943年至1945年间,曾在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现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小学校)读书 。1947年至1948年间,曾在南京市南昌路小学就读 。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彼时,丁肇中名义上高小毕业,但由于小学阶段,一直在流浪和迁徙中度过,母亲王隽英怕他跟不上丰原中学的学业,经与父亲丁观海商量后,让他在台中市大同小学重读高小六年级。1949年,一家人迁居至台北市,丁肇中成功考入台北市成功中学。1950年,转学至台北建国中学就读。

    大学生涯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到台南市的成功大学,因希望进台湾大学就读,便参加了全省联合考试,不料联考失利,复又进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后,丁肇中认识到自己兴趣在物理学方面,旋即决定重考台大,改读物理系,毕业后再去美国深造。1956年,父母留美时的同窗好友布朗(时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学院院长)访台,母亲提及丁肇中赴美读书之事,布朗立即应承下来,并帮助办理就读事宜。1956年8月,在母亲陪同下赴美,后独自前往密歇根大学就读。由于布朗教授给他联系的是工学院,他在密歇根大学的第一学期还是学工程。为了转入物理系,他从第二学期开始着重数学和物理课程,取得了优异成绩,并申请到奖学金。第二年,成功转入物理系就读。1959年,从密歇根大学毕业,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科学士学位。

    研究转型

    1959年,丁肇中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后,到美国东海岸参加了多个面试,原计划到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工作,因在密西根大学举行的优秀学生聚餐会上,认识了露易丝·凯慧,后又决定留在密歇根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攻读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60年4月,丁肇中开始到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实验中心,跟随曾在研究院教实验物理的马丁·蒲尔教授做一项π介子和质子撞击的实验工作。在实验工作中,蒲尔和琼斯两位教授劝他从理论物理改行实验物理。回到密歇根大学后,实验物理学家、密歇根大学老教授乔治·乌伦伯克同样赞成他搞实验物理,并劝他搞实验高能物理。同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以实验物理学研究生的身份,从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毕业。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丁肇中教授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寻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现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1. 发现反氘原子核。 2.2. 跨越二十年的一系列实验,测试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之正确性,证实了电子,缈子(muon),及涛子(tau)为直径不超过10-16厘米的点粒子。 3. 精确测量矢量粒子之轻子衰变的相位及分支比,为夸克模型提供重要的证据。 4. 研究光子产生矢量介子之机制,并证实光子与矢量介子间的相似性。 5. 在CERN的ISR研究双缈子事例,测量矢量介子的Scaling性质及产生机制。 6. 发现胶子喷流。 7. 在正负电子对撞机PETRA上研究胶子的性质。 8. 精确测量缈子的电荷不对称,验证标准模型。 9. 在LEP对撞机研究Z与W粒子的性质,并精确测量中微子的种类。 10. 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中的暗物质和反物质。 •科研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1983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在1989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L3组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600名物理学家参加。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回国选拔年青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并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荣誉表彰

    ▪ 美国科学院院士 ▪ 美国科学艺术学院院士 ▪ 前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 德国科学院院士 ▪ 西班牙科学院外籍院士 ▪ 匈牙利科学院外籍院士 ▪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印度TATA研究院荣誉院士 ▪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 美国密歇根大学荣誉博士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 ▪ 莫斯科大学荣誉博士 ▪ 德国亚琛大学荣誉博士 ▪ 意大利Bologna大学荣誉博士 ▪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荣誉博士 ▪ 中国科技大学荣誉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 ▪ 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 ▪ 台湾清华大学荣誉博士

    1977年起,任麻省理工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

    2003年4月18日担任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12年12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咨询委员会主席。

    2013年3月9日,受聘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特别顾问。

    2014年,受聘为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名誉校长。

    2014年10月18日,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

    家庭生活

    •第一段婚姻 丁肇中和露易丝·凯慧相识于密歇根大学举办的优秀学生聚餐会上。彼时,丁肇中已经大学毕业,而凯慧则是尚未毕业的建筑系女学生,凯慧是美籍西德人。1960年,丁肇中和凯慧结婚,婚后育有二女:丁明隽(Jeanne)和丁明美(Amy)。 •第二段婚姻

    质疑纠错磁谱仪模型

    2018年7月,山东省日照市科技馆要把祖籍日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科学生涯中6个著名实验模型做出来展示,其中AMS阿尔法磁谱仪模型的制作难度系数最大。为此,科技馆不惜重金邀请顶级设计师打造模型。当设计师汇报方案时,丁肇中把自己的座位移到离大屏幕最近的位置,皱起眉头,盯紧演示中的每一处细节。3个小时里,这位82岁老人质疑、纠错,再质疑、再纠错,气氛搞得像一场考试。两次汇报会,丁肇中共为AMS阿尔法磁谱仪模型的设计方案纠错42处。

    诺奖得主的“不知道”

    2023年5月,丁肇中在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的高能论坛上,面对现场青年提问“粒子对撞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可能在哪些领域产生重要发现?”丁肇中坦言:“我不知道。”他解释说:“推测将来是很困难的。”演讲中,他还展示了当年他获得诺奖后,其好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给他发来的贺信中的一句话:“不要因为获奖,就认为自己变成专家了。”

    丁肇中小时候在战乱中的中国长大,很喜欢中国历史,因战乱关系他流浪过很多地方。

    丁肇中为了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经常来中国从事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介绍国际高能物理的发展,努力促进国际物理学界同中国物理学家合作。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实验物理的科研人才。(人民网评)

    你的实验已经在天上了,希望你常回国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评)。

    丁教授从事的反物质、暗物质研究是一个创举,能够揭示宇宙产生的根源,对世界文明、人类发展的贡献非常大,也为华人争光添彩。(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评)

  3. 1966年開始,丁肇中領導的實驗小組進行一連串關於量子電動力學和向量介子 (vector meson) 的實驗工作,不但加深人類對向量介子的認識,還證實量子電動力學的正確性。1972-74年,小組在美國布魯海文國家實驗室進行實驗,發現第四種夸克 (quark)。

  4. 1966年開始,丁肇中領導的實驗小組進行了一連串關於 量子電動力學 和 矢量介子 (vector meson) 的實驗工作,不但加深了人類對矢量介子的認識,還證實了 量子電動力學 的正確性。 1972-74年,小組在美國 布魯海文國家實驗室 進行實驗,發現了第四種 夸克 (quark)。 1979年他與中科院高能所 唐孝威 等科學家合作,發現用來傳播夸克之間的力的 膠子 (gluon)。 [4] 1974年,丁肇中與 美国 加州 史丹福大學 教授 伯顿·里克特 几乎同时各自发现新的 複合粒子 - J/ψ介子。 1976年,兩位教授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及美國政府的 勞倫斯獎 (英语:Ernest Orlando Lawrence Award)。 他是首位用 中文 在颁奖典礼发表演讲的科學家。

  5. 2024年8月28日 · 丁肇中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对物理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实验项目中。 第一,电子半径精密测量实验. 1964年,哈佛大学皮普金(Francis Pipkin)小组宣称利用坎布里奇电子加速器(CEA)通过实验测得电子半径是10-13~10-14厘米并得出电子有体积的结论。 1965年,康奈尔大学塔尔曼(Richard Talman)小组宣称利用康奈尔电子同步加速器(CES)通过实验独立地“验证”了皮普金小组的结论。 QED关于电子没有体积(即电子半径不可测)的理论预言受到严重挑战,丁肇中听闻后疑窦丛生,同时鉴于电子是否有半径关乎现代物理学的基石,故他不畏权威,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重做这种实验。

  6. 2023年5月29日 · 2023年5月16日到5月23日,一周的时间里,87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从北京到广州,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高能论坛到大湾区科学论坛,活动安排虽不算密集,但舟车劳顿于他的年龄来说仍称得上是一次考验。. 上周,《面对面》栏目赴广州专访丁肇中 ...

  7. 1976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10-18, 丁肇中 获颁 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 “ 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in the discovery of a heavy elementary particle of a new kind ” 奖金份额:1/2 | 共同获奖者 →. 生平简介(英文) →.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中文资讯、新闻,及获奖者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