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亞歷山大鸚鵡(學名:Psittacula eupatria),一種大型鸚鵡,隸屬於舊世界鸚鵡科 鸚鵡屬。 形態特徵 [編輯] 亞歷山大鸚鵡體長約56~62厘米,體重198~258克。外表與環頸鸚鵡(Psittacula krameri)相似,但亞歷山大鸚鵡體型明顯更大,且翅膀上具有顯著的[2]

  2. 亞歷山大鸚鵡是體型最大的亞洲長尾鸚鵡,分佈地區十分廣闊,橫跨數個國家,國內 市場多是野生鳥,外表有點類似環頸鸚鵡 (月輪),但是體型明顯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顯紅斑,有不錯的學話能力,天性溫和,可訓練學會一些技巧,近年來也出現許多顏色的變種,價格昂貴,約有5種亞種。 58cm (23吋) 廣佈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捕寨、越南等國。

  3. 全長約42厘米,與紅領綠鸚鵡十分相似,特徵是紅領、紅肩和黃眼睛。. 分佈:. 由外地引入品種,見於九龍公園。. 習性:. 以果實、種子和花蜜為食物。. 攝影: 張浩輝. 返回. 市區公園常見的野生雀鳥 - 香港雀鳥資料 - 亞歷山大鸚鵡.

  4. 亞歷山大鸚鵡(學名: Psittacula eupatria是亞洲最大的 長尾鸚鵡共有5種亞種身長依照不同亞種為56~62厘米,體重198 ~ 258克。. 分布地區十分廣闊,橫跨數個國家,野生鳥栖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種乾燥與潮濕的地方,包括森林、農作物區、紅樹林、椰子園 ...

  5. 這種跟月輪鸚鵡長相極為相似的亞歷山大鸚鵡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個性,飲食狀況如何?飼養起來有沒有什麼要注...

  6. 一、亞歷山大鸚鵡簡介. 1、大型長尾鸚鵡. 亞歷山大鸚鵡是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分佈地區十分廣闊,國內市場多是野生鳥,體型大且翅膀上有明顯紅斑。 亞歷山大鸚鵡是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 2、鸚鵡野生習性. 覓食時間主要在早上與傍晚,在許多地區亞歷山大鸚鵡的主要食物是農作物,造成農民很嚴重的損失,繁殖季節約在11-4月間;斯里蘭卡的族群由於遭大量捕獵,現今的數量已很稀少. 3、學習能力不錯. 有不錯的學話能力,天性溫和,可經由訓練學會一些技巧,近年來也出現許多顏色的變種,甚至是頭與身不同色的高階變種,但價格非常的貴,約有5種亞種。 4、雌雄性別徵狀. 亞歷山大鸚鵡要到2歲左右才出現性別特徵的,雄性亞歷山大頸部是有一條紅色頸圈的,雌性是沒有。 5、橫跨數個國家.

  7. 2024年3月8日 · 亞歷山大鸚鵡 是鸚形目鸚鵡科鸚鵡屬鳥類,又稱阿歷山大鸚鵡。 體綠色,臉頰和頸部灰藍色。 雄鳥頸部有一條灰藍色細窄條狀羽毛;沿著蠟膜到眼睛有一條黑色羽毛;頸部有一條黑色環狀羽毛和一條粉紅色環狀羽毛;腹部黃綠色;外側翅膀覆羽帶有一塊紫紅色的羽毛;中央尾羽上方為綠底外加藍綠色,尖端黃色;尾巴內側黃色;鳥喙紅色,尖端黃色;虹膜黃白色。 雌鳥頸部沒有黑色和粉紅色環狀羽毛,鳥體色較為黯淡。 幼鳥外側翅膀沒有紫紅色的羽毛。 亞歷山大鸚鵡國外主要分佈於印度中部和北部、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的東部和南部。 在中國見於雲南西部。 [8] 棲息於海拔900米以下各種乾燥與潮溼的地方,包括森林、農作物區、紅樹林、椰子同等地。 常集小群活動。 在食物充足時或在柄息處休息時會大批聚集。

  8. 2019年1月16日 · 亞歷山大鸚鵡(學名:Psittacula eupatria)是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共有5種亞種身長依照不同亞種為56~62釐,體重198 ~ 258克。 分布地區十分廣闊,橫跨數個國家,野生鳥棲息于海拔900米以下各種幹燥與潮濕的地方,包括森林、農作物區、紅樹林、椰子園等地。

  9. 亞歷山大鸚鵡 ( P. eupatria ) 是紅額綠月輪鸚鵡的近親,但是牠們的體型較大,喙也比較有力。. 一年之中亞歷山大鸚鵡比月輪鸚鵡較晚築巢,而且窩卵數為二至三個。. 雄性幼鸚鵡約需三年將羽毛換為成羽,不過由於DNA的技術使得在換羽前就能區別雌雄。. 相較於 ...

  10. 亞歷山大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鸚鵡屬鳥類,又稱阿歷山大鸚鵡。. [6] 體綠色,臉頰和頸部灰藍色。. 雄鳥頸部有一條灰藍色細窄條狀羽毛;沿着蠟膜到眼睛有一條黑色羽毛;頸部有一條黑色環狀羽毛和一條粉紅色環狀羽毛;腹部黃綠色;外側翅膀覆羽帶有一塊紫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