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
- 專題研習,又稱為 專題式學習 、 研究性学习 、或 疑難為本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 在教師的輔助下,由學生策劃、執行及自我評估的學習方法。 還有老師會讓學生就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選定一個研習題目,然後搜集資料,對題目作出探索和討論。 同學才是專題研習過程的「主人」。
zh.wikipedia.org/zh/專題研習
其他人也問了
什麼是專題研習?
專題常用研究法有哪些?
如何突顯專題研習的成效?
專題研習與一般課堂教學有何不同?
教師如何推廣專題研習?
專題研習如何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專題研習是四個關鍵項目之一,自2001年開始在小學與中學階段推行,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極推動, 中學課程內不少科目皆設有專題研習。學校在推行專題研習的過程中採用多種策略,通常會把專題研習結合其他關鍵. 建基於過往推行專題研習的寶貴經驗,專題研習可望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所需的「 學會學習」能力,應對日後在學習和工作遇到的挑戰。 題研習推行課程持續更新中的主要更新重點。學生可透過專題研習,綜合及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與技能,並在主要更新重點(例如STEM 教�. 6C.2 本冊目的. 檢視專題研習的發展現況.
- 「專題研習」的意涵
- 專題研習的理論基礎
- 專題研習的步驟或探究過程
- 參考書目
根據應俊峰(2001,頁2)指出,研究性學習「要在幫助學生接受知識的同時,使其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求、發現和體驗,學會對信息獲取、分析、判斷、選擇,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霍益萍(2001,頁10)則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理解「研究性學習」,他認為研究性學習泛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它是一種學習的理念、策略、方法、適用於學生對所有學科的學習。」從狹義而言,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主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生產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羅文基(2000,頁1-2)指出主題探索暨專題研究具有下列教育意義和功能: 1. 自主學習――培...
與專題研習的相關理論眾多,由杜威對經驗和反省性思考的理念;布魯納的發現學習論、開放教育論及至建構教學觀念;維高斯基的理論和自我引導學習理論等,都使「專題研習」理論基礎的內涵越趨豐富,這裡僅對部份與建構教學相關的理念作初步探討。 1. 建構教學觀念 建構主義可說是當今教學理念的主流,可是它並非一家之言,正如張世忠(2000,頁4-5)綜合不同學者的看法,建構主義強調:(1)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2)知識是學習者經驗的合理化或實用化,而非記憶真理或事實;(3)知識是學習者與別人互動與磋商而形成共識。建構主義為本的教學設計可謂包羅萬有,包括社會建構主義式的教學、多元智能的教學、開放式教育、建構式網絡教學等(張世忠,2000)。 就專題研習而言,維高斯基(Vygotsky)的理論強調社會文化環境對個...
不同教育工作者都建議不同的專題研習過程或步驟(表三),大體而言,探究的步驟分為探索(searching)/解決問題(solving)/創造知識(creating)/分享成果(sharing)(參考)值得注意的是,向明中學和霍益萍的建議較重視學生和教師在專題研習的角色。
李子建、馬慶堂(2002)。〈課程統整理念的初步探討〉。載《香港明愛職業訓練及教育服務 課程統整研討會暨工作坊資料冊》(頁7-1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李子建、黃顯華(2002)。〈學習宗旨、學習領域與學習經歷:尋找《學會學習》諮詢文件的理論基礎〉。載李子建編著《課程、教學與學校改革:新世紀的教育發展》(頁63-92)。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林進材(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台北:五南圖書。袁國明(2001)。〈主題教學發展與特色〉。載袁國明、蔡鳳詩編《開放教室:學會學習跨學科主題教學》(頁7-11)。香港: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專題研習是針對一個主題作深入的探討。 學生圍繞著一個疑問 (Problem),或一個需要再詳細解釋的題目,計劃如何透過有效的資料搜集、整理、分析、綜合、反思等過程,對先前懷疑的問題作出結論,歸納出一些新論據,或建構出一些新知識。 在知識領域方面,專題研習側重於透過學生的自我發現去建構新知識或從新角度看事物。 在技能及態度方面,專題研習尤著重學生全方位智能的發展,特別是以下的範疇: 資料搜集. 資料整理. 分析. 表達. 評鑑. 反思. 創意. 主動參與. 溝通及協作. 探究及解難. 勇於嘗試. 同儕及層階式學習. 與一般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專題研習著重於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所採取的主導地位。 大多數的課堂教學,是讓學生透過老師的傳授過程去獲取基本知識及技能。
專題研習,又稱為 專題式學習[1] 、 研究性學習 、或 疑難為本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 在教師的輔助下,由學生策劃、執行及自我評估的學習方法。 還有老師會讓學生就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選定一個研習題目,然後搜集資料,對題目作出探索和討論。 同學才是專題研習過程的「主人」。 它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技巧。 學生透過研習一個特定的專題的同時,運用現有的知識和技巧來重新綜合,並透過進行一些特定的活動,使學生能自主地建構知識,繼而學會這個新的題目,而達至「學習 如何 學習」的目的,並培養學生的 自學 精神。 參考書目. [編輯] 黃春木《專題探究教學力:跨科共備 X 提問思考 X 批判閱讀,啟動高層次思考》(2022年)
專題研習是一個很值得善加利用的促進學習評估的工具,亦是非常有效的 學與教策略,它能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及促進學生把知識、技能、態度和價 值觀結合起來以建構知識,並能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例如:
- 1MB
- 13
一. 引言─何謂專題研習?. 「專題研習是對某一個題材作深入的探討,其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情境,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把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連繫起來,進而建構知識,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專題研習的題材多與學生的學習或日常生活有關 ...
專題研習,又稱為 專題式學習[1] 、 研究性学习 、或 疑難為本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 在教師的輔助下,由學生策劃、執行及自我評估的學習方法。 還有老師會讓學生就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選定一個研習題目,然後搜集資料,對題目作出探索和討論。 同學才是專題研習過程的「主人」。 它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技巧。 學生透過研習一個特定的專題的同時,運用現有的知識和技巧來重新綜合,並透過進行一些特定的活動,使學生能自主地建構知識,繼而學會這個新的題目,而達至「學習 如何 學習」的目的,並培養學生的 自學 精神。 參考書目. [编辑] 黃春木《專題探究教學力:跨科共備 X 提問思考 X 批判閱讀,啟動高層次思考》(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