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肩周炎全稱為 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關節周圍 肌肉 、 韌帶 、 肌腱 、滑囊、 關節囊 等 軟組織損傷 、退變而引起的關節囊和 關節 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 無菌性炎症 。 是以 肩關節 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 症状 的 常見病 , 其病變特點是廣泛,即疼痛廣泛、功能受限廣泛、壓痛廣泛。 發病年齡大多40歲以上,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且多見於體力勞動者。 由於50歲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稱為 五十肩 。 肩周炎中醫學稱之為 漏肩風 、 凍結肩 等。 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覺有冷氣進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覺有涼氣從肩關節內部向外冒出,故又稱「漏肩風」。 肩周炎由於該名詞定義不確切,且與病理變化有差距,所以目前認為以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命名較為準確。

  2. 肩關節周圍炎 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 肩關節 周圍軟組織的非感染性 炎症 。 臨床上以肩關節的疼痛和 功能障礙 、無關節 畸形 、多於入睡或靜息時疼痛加重為特徵。 因好發於50歲左右而稱「五十肩」,又稱「 凍結肩 」。 屬 中醫學 的「肩凝症」、「痹症」範圍。 可兩側先後發病或同時發病。 寒冷天氣. 目錄. 1 主症. 2 病因病機. 3 辨證施治. 4 康復調理. 5 飲食調治. 6 防治要點. 7 參看. 主症. 疼痛,功能障礙,兩手同時上舉時,患側低於健側,後伸也是患側低於健側,外展不能達到90度。 患病 關節 活動時疼痛加重,睡眠或靜息時疼痛加重。 局部無明顯的紅、腫、熱,無 全身症状 而區別於 感染性 肩關節炎。

  3. 手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有良好的作用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適用於各種類型手法種類較多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適用於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疼痛肌痙攣另一類是適用於肩關節活動受限關節囊粘連等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肩關節周圍炎又稱凍結肩肩凝症是肩關節囊及其周圍組織的一種退行性炎症性病變本病多單側發病少數雙肩同時發生以5060歲發病率最高女性多於男性約為3∶1其發生年齡與肩關節產生嚴重退變年齡一致

  6.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發生於老年的肩部疾病常發生於4060歲間女性多見故又稱五十肩」。 起病時往往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並緩緩加重,肩部活動範圍逐漸受限。

  7. 【概述】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俗稱漏肩風」、是一種 肩關節 周圍軟組織退行性變。 大多因積累性損傷,或突然 外傷 或感受 風寒 所引起。 主要 病理 是 關節囊 和 關節 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症反應。 好發於40~50歲間,女性多於男性。 臨床表現 肩關節酸痛,活動受限、外旋及後伸為甚,日久關節活動可完全喪失或 肌肉萎縮 。 【 手穴 治法】 (一)針刺 療法. 方法1: 選穴: 後溪穴 。 操作:常規 消毒 後直刺1.5寸,針尖略向上斜刺,使針感向肩部放散。 資料:據山東中醫學院 針灸 系呂建平介紹:用後溪穴治肩周炎,止痛 解痙 效果甚好。 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一般針刺5-10次 症状 即可緩解。 介紹1例。 典型病例:宮某,女,42歲。 1989年3月27日就診。

  8. 肩關節周圍炎又稱露肩風」、「凍結肩」、「肩凝症」、「五十肩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主症的一種常見疾病臨床上多見於四十五歲以上年齡的女性。 【解剖 生理】 肩關節是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半球形的肱骨頭相對應組成球窩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