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阿含》的每篇經文又更短,「雜」有「小而花樣多」的意思,因而作為經名。 這些經文依據不同的分類而整理,區分為對不同事類的「相應」。 《增壹阿含經》也是許多迷你的經文,每十篇合為一品,且一法一法的增加,而稱作「增壹」。
      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阿含經簡介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編輯. 《 雜阿含經 》(梵語: Saṃyukta Āgama ), 初期佛教 的基本經典「四 阿含 」之一。. 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 五蘊 、 六入處 、 因緣 、 食 、 四諦 、 界 、 三十七道品 等,將眾多相應主題的短經編集在一起,偈頌則依 八部眾 編集在一起,因此又稱為 ...

  3. 编辑. 《 雜阿含經 》(梵語: Saṃyukta Āgama ), 初期佛教 的基本經典「四 阿含 」之一。. 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 五蘊 、 六入處 、 因緣 、 食 、 四諦 、 界 、 三十七道品 等,將眾多相應主題的短經編集在一起,偈頌則依 八部眾 編集在一起,因此又稱為 ...

  4. 2017年10月5日 · 《阿含經》簡介. 什麼是《阿含經》? 「阿含」是音譯自Āgama,義譯是「傳(承)」,由釋迦牟尼佛所傳來的法。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後,開始了他四十九年的說法,而《阿含經》則記錄了佛陀在人間的說法內容。 從佛陀對過去的同修五比丘說法開始,佛法幫助無數的人解脫煩惱、身心自在,憑藉著實際可行的修行次第,永離眾苦、究竟清涼。 五比丘跟著佛陀成為人間最早解脫的聖者,是聽了佛陀什麼精闢的說法? 佛陀的各大弟子,不分貴賤,如何從一介凡夫、外道、貴族、甚至賤民,照著佛法實修,一一成為自在生死、遊戲神通的聖僧? 他們又是從佛陀學到了什麼法,而能自修成道?

  5. 2024年6月5日 · 《雜阿含經》中通常是以每十經為一頌,第1經其實是四本經(無常、苦、空、非我)的合併,所以此攝頌其實也含括十經。 [對應經典]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蘊相應22〉第29經歡喜經 。

  6. books.masterhsingyun.org › ArticleDetail › artcle2121星雲大師全集

    《雜阿含》,意思是傳來的事相應聖教集,也就是以「事類相應」結集佛陀的教法。 「相應」意指「結合」或「歸納」,也就是將述說同類旨趣的經典,經過歸納而編集在一起,如陰相應、六入處相應、界相應等。 關於《雜阿含》名稱的由來,據《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載,此經是佛陀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等講說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的教說,今集為一部,稱「雜阿含」。 又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載,以彙集文句之雜者,故稱「雜阿含」。 另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雜阿含》是闡明諸禪定,為坐禪人所必修習的法門。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載,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故稱「雜阿笈摩」(雜阿含)。 本經是漢譯四阿含中最大的一部,也是四阿含中最早成立者。 依性質而區別全經可分為三大部類:

  7.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3。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了聖弟子不求過去世、不求未來世,心不猶豫,不著我見、眾生見、壽命見,呼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CBETA, T08, no. 235, p. 751, b27-28) 、「無我相、人相 ...

  8. 漢譯四部《阿含經》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紀時,由天竺或西域來華的僧人攜帶經本誦讀或背誦而出,和皆出自於 銅鍱部 的 巴利經藏 不同,是來自於 說一切有部 、 法藏部 、 大眾部 等不同的部派。 阿含經有眾多的單經譯本,從 安世高 時期就陸續譯出。 此外,還有部份的阿含經保存在 藏文大藏經 以及殘存的 梵語 手抄本 、 犍陀羅語手抄本 當中。 漢譯阿含經與 南傳佛教 巴利語 記載的《 尼柯耶 》有對應關係。 現代 原始佛教 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義亦以阿含經為基礎之一。 其內容多為當時 佛陀 與 門徒 、 王公 及 外教 人士等的言談,為最接近 佛陀 時代的記錄。 釋名 [ 編輯] 梵語及巴利語 āgama 是由彼至此,即「來」的意思。 其中詞根gam意爲「去」或「來」,前綴ā表示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