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雨季 ,指在 降水量 有顯著季節差異的地區年降水量主要發生的月份,通常持續一個或多個月 [1] 。 擁有雨季的地區分佈在 熱帶 和 亞熱帶 [2] 。 根據 柯本氣候分類法 ,對於 熱帶氣候 ,雨季定義為平均降水量60毫米以上的月份 [3] 。 不同的氣候類型,雨季也不盡相同。 以 北半球 為例: 東亞季風區 的雨季主要為 夏季 ; 南亞季風區 的雨季大約在6月~11月; 熱帶莽原氣候 的雨季為夏季; 地中海型氣候 的雨季為 冬季 。 擁有旱季和雨季也是 季風雨林 的特色, 熱帶雨林 的降雨量則是在全年平均分佈 [4] 。 一些有顯著雨季的地區,當 熱帶輻合帶 或 季風槽 移動到較高緯度時,雨季的降雨會中斷 [5] 。 若雨季在夏季發生,降水主要在下午和傍晚。

  2. 雨季 ,指在 降水量 有显著季节差异的地区,年降水量主要发生的月份,通常持续一个或多个月 [ 1] 。 拥有雨季的地区分布在 热带 和 亚热带 [ 2] 。 根据 柯本气候分类法 ,对于 热带气候 ,雨季定义为平均降水量60毫米以上的月份 [ 3] 。 不同的气候类型,雨季也不尽相同。 以 北半球 为例: 东亚季风区 的雨季主要为 夏季 ; 南亚季风区 的雨季大约在6月~11月; 热带莽原气候 的雨季为夏季; 地中海型气候 的雨季为 冬季 。 拥有旱季和雨季也是 季风雨林 的特色, 热带雨林 的降雨量则是在全年平均分布 [ 4] 。 一些有显著雨季的地区,当 热带辐合带 或 季风槽 移动到较高纬度时,雨季的降雨会中断 [ 5] 。 若雨季在夏季发生,降水主要在下午和傍晚。

  3. 2022年6月17日 · 踏入雨季,對於滂沱大雨的景象,香港人都不會陌生。 視乎大雨的程度,天文台不時需要發出暴雨警告及其他與暴雨相關的警告。 (原文取自天文台網頁,大

    • 氣候失調,颱風不來
    • 除了颱風還能靠誰?
    • 梅雨的成因與解旱隊友
    • 梅雨恐變「沒雨」,水情持續告急
    • 終於盼到雨 卻也淹水了?

    2020 年之所以有缺水的狀況,可歸因於降雨量明顯偏少。由於太平洋高壓異常強大,時常抑制梅雨及午後雷陣雨的發展,又加上颱風恰好都閃過臺灣,沒有如期為臺灣帶來豐沛的水氣,因此全臺各大水庫缺少足夠的雨水進帳,缺水問題也在入秋之際漸漸浮上檯面。 臺灣西半部地區的氣候乾濕分明,在枯水期很難獲得豐沛的雨水,因此此次缺水時間長達半年以上,臺中、苗栗等地更於 2021 年 4 月開始實施民生供五停二、工業節水15%的限水措施。 在缺水的這段期間,政府又是如何因應的呢?經濟部水利署從 2020 年 10 月開始,針對西半部地區進行程度不等的限水措施(減壓/量供水、分區供水),包含休耕、停灌等農業限水,並開發抗旱水井、海水淡化及搭配人工增雨等措施,希望爭取額外的水資源。 然而,臺灣的雨水究竟到哪裡了呢?

    四月及五月上旬的臺灣,縱使有華南雲雨帶、春雨鋒面及局部午後陣雨的幫忙,不過這些降雨系統所帶來的雨量通常不多,即使有較大雨勢的發生,持續時間通常也不久,因此累積雨量不多,不算是能帶來豐沛降雨的天氣系統。 短期之內若要緩解缺水危機,臺灣能寄望的,只有平均坐落於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的梅雨,因為此時西南季風開始出現,可以帶來源源不絕的水氣,又加上冷暖氣團在臺灣上空長時間對峙,由此形成的滯留鋒面可以持續為臺灣帶來雨水。

    梅雨,是東亞地區獨特的天氣現象,發生在每年5月至6月春夏交替之際。梅雨的到來,也代表東亞地區雨季(5至10月)的開始,因為相比於3月至5月的春雨,梅雨更能提供長時間、連續性的較大雨勢,也能讓臺灣脫離乾旱的陰霾。不過為什麼梅雨能提供長時間的大雨呢?這就要從梅雨的形成講起。 梅雨鋒面的生成與兩個勢力相當的冷暖氣團相互對峙有關,因此在天氣圖上,梅雨鋒面時常是以滯留鋒面的形式登場,鋒面滯留的區域就會有長時間的雨勢。梅雨季的中期,亦即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夏季西南季風逐漸建立,季風提供的豐沛水氣,可以使梅雨鋒面上的降雨雲系發展得更加旺盛,所以鋒面侵襲的區域常有較大雨勢。 由此可知,鋒面的滯留特性以及西南季風伴隨的豐沛水氣,是造就梅雨鋒面長時間大雨的主因。

    然而 2021 年時至五月上旬,臺灣各地降雨狀況依然不樂觀,根據天氣風險公司指出,今年(2021 年)梅雨開始時間較晚,雨期也較短,其中五月的降雨量偏少,可能不足正常值的一半。 中央氣象局也表示,雖然六月上旬仍有梅雨機會,但還無法判斷降雨量,而六月中旬至下旬後太平洋高壓會比較強盛,降雨機率又會降低。水利署署長賴建信則說,由於梅雨降雨量目前充滿不確定性,若到了五月底水庫集水區平均降雨量未達 100 毫米以上,6 月 1 日起新竹將調整為分區供水紅燈,開始實施「供五停二」,中部停水時段也可能延長。若新竹開始供水限制,恐影響工業園區產能。 為什麼會發生梅雨季卻「沒雨」的狀況?這樣的情形又稱為「空梅」,造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可能: 1.原本應該在菲律賓東側的太平洋高壓偏北活動,並長期籠罩臺灣。 2...

    根據中研院的研究,氣候變遷會讓未來的小雨減少、大雨增加,也就是原本陰雨綿綿的日子變少,大雨的頻率增加。小雨減少讓乾季時間更長、造成缺水風險,但如果緊接著的大雨下在集水區,也可能讓不利供水。原因是集水區的暴雨,經常夾帶大量泥沙,當淨水設施趕不上泥沙量,就必須暫停供水,如同颱風期間反而會使家戶停水的原因。 若瞬間暴雨落在都市地區,就容易造成淹水。因為都市的地表大多是水泥鋪面,雨水無法滲透土壤變成地下水,而是停留在地表形成「地面逕流」,再由人工排水系統進入河流。當都市的滯洪和排水設備沒有跟著氣候變遷趨勢更新,越來越頻繁的強降雨就可能讓都市淹水變成常態。以今年5月24日的降雨來說,北部地區迎來午後雷陣雨,臺北市內湖區測到每小時100毫米(100mm/hr)以上的瞬時雨量,遠高於中央氣象局豪雨的標準每...

  4. 梅雨,也作霉雨 [1] [2],又称黄梅雨 [3] [4],每年初夏时节(6—7月)出现于中国大陆江淮流域—韩国—日本一带的由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准静止锋造成的雨季 [5] [6] [註 1]。

  5. 其他人也問了

  6. 本港各區的每年平均雨量差別頗大,平洲約為1400毫米,而大帽山附近則超過3000毫米。大約80%的雨量在五月至九月錄得。六月和八月通常最多雨量的月份,而一月和十二月雨量最少。 1991-2020 年香港平均年雨量分佈

  7. 2021年5月28日 · 1.原本應該在菲律賓東側的太平洋高壓偏北活動,並長期籠罩臺灣。 2.北方冷空氣過於軟弱,造成梅雨鋒面無法向南移動至臺灣。 3.梅雨鋒面在侵襲臺灣之前,結構受到西太平洋活動的颱風破壞。 2021 年 5 月的天氣配置正好符合第 1 點與第 2 點,因此全臺各地雨量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