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8年7月24日 · 依戀策略的方式主要有初級依戀策略次級依戀策略。 初級依戀策略主要是一個個體在遭遇問題或者需要有協助時,能夠主動地去尋求幫助。 例如,我們可以尋找自己朋友的幫助,以獲得更好的適應。

    • 鮑比:依附理論的始祖
    • 安斯沃斯:嬰兒與母親的依附關係
    • 哈洛:比物質滿足更深層的需求──依附關係
    • 哈珊與薛佛:將依附理論帶到成人愛情世界的心理學家
    • 近代的依附理論:從類別區分到向度區分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來的。根據鮑比的看法,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來的產物:小孩子一出生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通常是媽媽),藉此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並發展出一套自我和外在互動的方式,用來探索這個世界,並學習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參與社會關係。這就好像小鴨子在出生之後,就會跟著第一眼看到的東西走一樣(所謂的銘印現象,imprinting),就是為了要讓小鴨子能夠追隨母親,讓牠們能夠獲得保護。 根據鮑比的理論,依附並不只是影響小孩子和母親互動的關係,而是終其一生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當人們有需求,需要尋求幫助時,我們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例如家人、朋友、伴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和伴侶的互動──我們期望伴侶在需要時是可得到的(available)、對自己的...

    關於鮑比的依附理論,發展心理學家瑪莉.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進一步設計實驗來進行驗證,安斯沃斯與她的同事編製了所謂的「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來測試嬰兒與母親的互動關係。 其中,安全型依附的幼兒,會在母親在場時,將母親做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心理學家稱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當母親離去之後,幼兒會變得很沮喪,但是當母親返回時,幼兒會去接近母親並感到很快樂。不安全依附─迴避型則會和母親顯得疏遠,母親在場時無視母親,母親離開時也不會產生明顯失望的情緒,母親再次回來時也不會去尋求母親支持。不安全依附─焦慮/矛盾型的小孩,則會在母親離去時顯得相當不安與焦慮,但在母親回來時,也不會變得特別開心,他們無法輕易的被安撫,同時對母親抱...

    除了安斯沃斯的幼兒研究之外,研究靈長類的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也做了相關的實驗來驗證依附的重要性。哈洛以猴子為實驗對象,他將幼猴關在一個籠子裡,裡面擺放著兩個人造的猴媽媽,一個是由鐵絲做成的,上面綁著奶瓶,另一個則是由布偶做成的,裡面擺著會散發溫暖的設施。 依照當時流行的行為主義(behaviorism),猴子應當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待在鐵絲媽媽身上,因為鐵絲媽媽提供了奶水,食物是有助於孩子生長下去的關鍵,因此猴子應當會被制約在鐵絲媽媽身上。然而猴子卻將大多的時間都花在布媽媽身上,每天只花三個小時待在鐵絲媽媽身上,甚至猴子在吸吮鐵絲媽媽身上的奶瓶時,仍然緊緊抱著布媽媽。這個實驗證實了依附的重要性,即使我們需要食物來餵飽我們,但除了食物之外,我們更需要愛與溫暖的感覺。 哈洛...

    辛蒂.哈珊(Cindy Hazan)與飛利浦.薛佛(Phillip Shaver)兩位心理學家,則將依附理論拓展到了成人的世界當中,他們認為,大人世界中我們和他人互動的方式,就是嬰幼兒時期和父母互動關係的延伸。隨著關係的發展,小時候和父母互動關係中的那些關鍵因素──小孩和父母維持著一定程度的接近性(proximity maintenance)、將父母視為提供自己安全感的安全避風港(safe haven),以及將母親做為探索未知世界的安全堡壘(secure base)等,會逐漸演變成為維持和同儕之間的接近性、以良好的同儕關係做為保存安全感的安全天堂、好的人際關係成了他們願意去探索世界的基礎。而其中約會關係就是成年依附關係的一種展現方式,我們維持著和我們伴侶的接近性,將伴侶的陪伴做為我們安全感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的成人依附研究,已經和安斯沃斯當時有所不同:根據心理學家凱莉.布倫南(Kelly Brennan)等人的研究發現,依附傾向其實可以分成 2 x 2 的四個向度,其中一軸是焦慮向度,另一軸則是逃避向度,並依此可以分成四個依附類型:低焦慮低逃避的安全型、低焦慮高逃避的逃避型、高焦慮低逃避的焦慮型,以及高焦慮高逃避的紊亂型(後續文章會繼續介紹)。 除此之外,依附風格也會因為不同的依附對象而有差異,我們可能和父母是焦慮型依附,但是和伴侶卻是安全型依附,而依附風格也並非不能改變的,例如有一篇從新生嬰兒到新婚的縱貫研究就發現了,雖然有 96% 幼時的安全依附者,長大後仍然維持安全依附,但只有 76% 的不安全依附者,長大之後仍然維持著不安全依附,有大約三成的不安全依附者,能夠在成長過...

  3. 所謂的依戀策略,就是個體在尋求依戀關係時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依戀策略的方式主要有初級依戀策略和次級依戀策略。初級依戀策略主要是一個個體在遭遇問題或者需要有協助時,能夠主動地去尋求幫助。

    • 迴避型(逃避型)依戀。他們面對情感需求時,學會了不期望,不去索要就不會失望,更不會被遺棄。於是在感情初期,他也會熱情追求,但穩定後便會想保持距離,他們會拒絕見面、不回訊息、不回電話,只在他想理你時理你。
    • 焦慮型依戀。不安全依戀的另一種類型則是更加過度索取,他們以為會吵就有糖吃,於是發展出黏人依賴的傾向,需要很多很多的愛。無論對方付出再多時間精力,他似乎都不滿足,只要讓他不滿,他就暴走,常被誤會情緒化和任性,其實是他內心的創傷在喧囂。
    • 安全型依戀。得到良好回應的寶寶們,會長成安全型依戀,良好家庭是他們一生的心靈支柱。從爸媽身上得到的愛,長久地療癒了他們,他們會適當地表達愛和接收受,遇到問題會解決而不是逃避。
  4. 2024年3月29日 · 何謂依戀依附理論?. 由於嬰幼兒時期,照顧者的對待方式不同,人們形成了3種依戀傾向,一個人可能同時具備3種特質,但會有較為偏重的那一種。. 也有人同時兩種特質都很明顯,被稱為矛盾型(混亂型)依戀,大多是同時迴避又焦慮。. 得到良好 ...

  5. 2016年10月13日 · 從類別區分到向度區分. 當前最主要的依附研究, 大多採取向度的測量而非類別的測量 ,也就是說,我們不再把人分為絕對的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類型等等,而是以一個人在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向度上的得分,把人的依附類型畫在一個 2 × 2 的座標軸上。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依附理論,不再採取「類型」做為區分依附類型的標準,而改以「程度」做為區分的方式呢? 原來,那是因為原本所採取的類型區分,在研究上會遇到一些問題 [1] [2],例如,原本的類型分類,其實是假設了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等三個類型之間是沒有關連的;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辦法確定一個人的依附特質是不是能夠完全地歸類成某個類型;而且,即使我們成功地把一個人區分成某一個依附類型,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他的焦慮程度有多高?

  6. 簡單來說,依附關係就是兩個人之間是如何彼此回應關係的需求。 所有人都有安全、穩定、受到照護的需求,當一個個體(依附的人)的情感需求有被另一個個體(被依附的人)有所回應,這兩個個體就會產生依附關係。 特別是嬰兒與孩童,他們和主要照顧者互動所形成的關係之如此重要,正是因為這是他們建立的第一段依附關係,這段關係將會引導他們與其他人建立的互動模式。 依附型態可以根據一個人在感情關係中「逃避的程度」以及「 焦慮 的程度」加以區分。 「逃避的程度」越高,表示一個人對於過度緊密的關係容易感到不信任。 他們傾向認為自己比別人來得可靠,也會覺得要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相當困難,因此通常不容易與他人建立與維持親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