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1日 · 大眾開始認識步行對身體的各種好處不少服務使用者均詢問怎樣步行才能為健康帶來最大裨益。 「北歐式健步」是一種步行運動,不同之處是步行時雙手持有特定步行杖。 即使是與一般步行同一斜度或速度,根據身體狀況及年齡等因素,進行「北歐式健步」亦比一般步行消耗多18%至67%或更多的卡路里,原因是一般步行主要使用到腰部或以下的肌肉,約佔全身肌肉的50%;至於北歐式步行,由於雙手持有步行杖配合步伐而擺動,上身肌肉亦能運動到,全身肌肉使用率更高達80%至90%。 研究指出,北歐式步行有減少脂肪、減輕痛症、減少壞膽固醇同時增加好膽固醇、減少血脂中的三酸甘油脂、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耐力、肌肉力量及柔韌度等好處。 由於雙手持步行杖步行,對平衡力較差的長者和患有膝關節痛人士更為安全和穩定。 持特定步行杖 以手掌發力.

  2. 2021年3月19日 · 坐多過郁,冇足夠體能活動嘅生活方式,除了容易引致肥胖問題,仲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風險,例如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 」小柔大驚:「咁點算呀? 你真係要幫幫我! 小施說:「有冇聽過一種運動叫健步行簡單嚟講即係以每分鐘步行50至100米嘅帶氧運動我哋可以按自己能力同需要隨時隨地進行可以話係一種男女老幼都適合嘅運動。 如果使用計步器,專家建議每日累積8,000至10,000步以達致運動效果。 」小柔問:「咁我要每日行幾耐先夠o架? 小施答:「一般人嚟講每星期應該最少要有3日進行30分鐘或以上中等強度運動。 如果你需要時間嚟適應呢個強度運動,可先以每段唔少於10分鐘分開進行,並每日累積30分鐘或以上就可以。 」小柔說:「原來做運動係可以咁容易o架!

  3. 2022年10月13日 · 據運動及物理治療中心dawn×lab健身教練Rico Chow解釋原來這種低強度運動可讓身體啟動燃燒儲存脂肪的模式不僅有助於減肚腩和腰圍更可釋放生活壓力持之以恒更有助提升注意力和改善記憶力至於步行時間需要多久? Rico說:「每次至少要30~45分鐘,而且根據個人的體質差異,每天步行半小時可燃燒約150至200卡路里熱量。 大家不妨借助運動手錶等器材計算心跳率,將走路時的心跳率維持在60%至70%之間,便能發揮最大的燃燒體內脂肪功效。 姿勢正確最重要. 行路人人都識,不過識得行不代表姿勢正確。 Rico指出:「如果行路姿勢錯誤,會導致身體重心偏移,增加身體其他部位的負擔,體態亦會變得歪斜。 長時間以錯誤姿勢行路,容易出現肩頸僵硬、腰痠背痛、大腿肌肉痠痛等問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7年4月11日 · 4. 調整姿勢後開始步行,期間雙手與腰肢都要擺動。 健步行如何改善患者步行. 宜循序漸進每周三次.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主席兼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歐陽敏指,柏金遜症患者不能自主啟動正常的運動機制,不但靜止時會手震,走路亦會傾前、用腳尖碎步行,雙手難擺動。 早期患者多數可透過藥物控制運動障礙,但中期患者已開始面對步行困難,藥物幫助不大。 可配合物理治療師的運動治療,但患者對運動依從性不大:「試過跌一次之後就會不斷再跌。 」嚴重者可導致骨折或造成心理壓力,令患者足不出戶。 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委員兼理大康復治療學系副教授麥潔儀表示,健步行(Brisk walking)是患者簡單易實踐的運動。 它屬於中等運動,健康正常人士的健步行可於每十五至廿分鐘走完一點六公里,速度介乎散步與緩步跑之間。

    • 健步行有什麼好處?1
    • 健步行有什麼好處?2
    • 健步行有什麼好處?3
    • 健步行有什麼好處?4
  6. 2017年8月31日 · 三界五行:種發財樹 好處多多. 發財樹,愈來愈受歡迎,顧名思義,發財,非常好意頭。. 樹型大方、氣派,樹葉常綠,當它完全適應主人的照料之後,那一日比一日茂盛的生命力,令主人與植物都有感恩的互動,這種感覺,並非金錢可以買得到。. 發財樹近年 ...

  7. 2022年9月7日 · 為減少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等問題世衞建議市民每周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活動是以政府如何推動運動普及化對市民健康至為重要其中較容易入門的運動就是健步及緩步跑。 筆者熱愛跑步,也經常在海濱兩旁看到不少跑步及散步人士,有時會疑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打通不同的海濱跑步或健步徑,而不受建築物或工務工程所阻礙,讓市民更好享受海濱健步的樂趣。 筆者早前已向當局提出一些文體方面的政策倡議,包括建議成立全港健步委員會,着力推動全民多跑步、健步或步行活動。 康文署目前有不少行山、跑步路線建議,但甚少有具規模的整合或宣傳推廣。 筆者期望當局多走一步,以注重全民健康為前提,重新檢視及規劃全港跑步及步行路徑,包括環島、海濱及郊野公園路線,進行美化及翻新,設置更多指示或風景步道。

  8. 2018年10月27日 · 為了預防三高」,不少長者有健步行的習慣但健步行趣味性低容易令長者半途而廢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研究發現相對健步行同樣屬中等強度運動的耍太極」,更能降低血壓水平長者耍太極九個月後上壓較健步行的長者大降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