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教育局改革後的通識教育科

      •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簡稱「公社科」,為教育局改革後的通識教育科(Liberal Studies),目的是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國民身份認同,以及學習國家發展,同學們要認識《憲法》、《基本法》、法治等重要元素。
      blog.tutorcircle.hk/32484/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社科-課程內容-dse-通識/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旨在讓學生透過學習關於香港、國家及當代世界的課題,建立 廣闊的知識基礎,培養學生國民身分認同,以及具備世界視野,並能從研習經濟、

  3.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英語: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簡稱公民科、公社科,為香港教育自2021/22學年起在中四級開始推行的「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之一,修訂自2009年起推行的通識教育 必修課程,2021年9月起先教授「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課

  4. 2021年8月30日 ·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簡稱「公社」,為教育局改革後的通識教育(Liberal Studies),目的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國民身份認同,以及學習國家發展,同學們要認識《憲法》、《基本法》、法治等重要元素。.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將 ...

  5.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貫徹高中通識教育/獨立生活科的課程理念,強調幫助高中學 生了解香港、國家及當代世界的狀況,以及其多元化和互相依存的特質;並透過在學

  6. 2024年4月16日 · 2021年2月2日,教育局向各中学发出通函第 39/2021 号──“ 优化高中核心科目学校问卷调查 (2021) 附录丁 重新冠名科目以代替通识教育 (中四至中六)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中,倡议通识将会更名(当中有公民与国家、国民与社会 ...

  7. 2021年4月6日 ·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4月1日公布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措施,這當中包括將曾引發爭議的“通識教育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有教育界人士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為,新課程更名能夠重整現時該科目教與學無序的狀態。

  8.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簡稱公社 (CSD),前身通識教育,也是自2021/22學年起在中四級開始推行的「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之一。 本科旨在透過學習關於香港、國家及當代領域的課題,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課程由「『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組成,當中涵蓋經濟、科學、科技、環保、可持續發展、公共衞生等範疇,幫助學生建立寬廣的知識基礎,加深了解社會、國家、人文世界的相關知識內涵,拓闊學生的世界視野,同時培養多角度思考及慎思明辨的能力。 此外,本科重視學生全面及正確學習國家當代發展、傳承中華文化傳統、《憲法》、《基本法》等重要課題,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及國民身份認同,並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使學生成為具識見、社會承擔精神、國家觀念和全球視野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