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定的34個 省級行政區 之一

      • 台灣省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定的34個 省級行政區 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兩個島嶼省份之一,其轄區包括 台灣 及其 附屬島嶼 、 澎湖群島 以及 釣魚臺列嶼。
      zh.wikipedia.org/zh-tw/台湾省_(中华人民共和国)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灣省是位於臺灣本島上的一個省份,地處臺灣本島部分地區及澎湖群島,隔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對。 中部偏西接 臺中市 ,北界 新北市 、 桃園市 ,西南與 臺南市 、 高雄市 相鄰,南連 巴士海峽 與 菲律賓 相望,東臨 太平洋 ,西濱臺灣海峽與 福建省 相望 ...

  3. 2024年10月6日 · 臺灣省是位於 臺灣本島 上的一個省份處臺灣本島部分地區及 澎湖群島,隔 臺灣海峽 與 中國大陸 相對。. 中部偏西接 臺中市,北界 新北市 、 桃園市,西南與 臺南市 、 高雄市 相鄰,南連 巴士海峽 與 菲律賓 相望,東臨 太平洋,西濱臺灣海峽與 ...

  4. 台灣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34個省級行政區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兩個島嶼省份之一,其轄區包括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以及釣魚臺列嶼。

  5. 臺灣省 (俗字 寫作 台灣省; 臺灣話: Tâi-oân-séng, 臺羅: Tâi-uân-síng),簡稱「臺」,為 中華民國 已 虛級化 的 省份,全省劃分為11 縣 、3 市,範圍為 臺灣本島 去除 直轄市 (因為直轄市與省同級)以外的地區、 澎湖群島,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 全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名稱
    • 歷史
    • 地理
    • 政治
    • 區劃
    • 軍事
    • 經濟
    • 人口

    台灣省一般指本詞條

    台灣(Taiwan),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台灣省人口約2350萬,超過70%集中在台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台北市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省主要的少數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占;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台灣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1949年國民黨當局退據台灣,1954年美國同台灣當局簽訂《共同防禦條約》,造成台灣同祖國大陸分離的狀況。

    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在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領先全球。

    •中文名稱:台灣

    •外文名稱:Taiwan

    •別名:寶島

    •行政區類別:省級行政區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6“直轄市”、3市、13縣

    主詞條:台灣名稱的演變

    “台灣”(漢語拼音:Táiwān,注音符號:ㄊㄞˊ ㄨㄢ)一名源於居於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並取全稱中的“台”字作為簡稱。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啟用“台灣”一詞。

    右圖上方為“台灣”名稱的繁體漢字正式書寫,在台灣地區官方“國書”、檔案和教科書等正式場合中使用;下方的書寫多用於民間與媒體。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秦朝稱“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至元朝稱“流求”。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定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而台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台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中國台北”。

    史前時期

    主詞條:台灣史前時期、台灣文化古蹟、澎湖巡檢司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係,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夏商時期台灣屬於九州中的揚州。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隋煬帝曾3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灣)。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 宋元時期漢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12世紀中葉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今福建晉江)管轄,並派兵戌守。大陸和台灣的聯繫日漸頻繁。 元朝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員到台灣宣撫,並在澎湖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泉州路同安縣(今福建廈門),雖然沒有直接將台灣島併入其內,卻是中國中央政府對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定。 明朝初期仍設澎湖巡檢司,直至1387年因實施海禁而廢除,並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明朝以後大陸與台灣的人民往來不絕。永樂年間鄭和率船隊曾在台灣停留。17世紀20年代的明朝末葉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移居台灣,給台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以極大推動。其時福建人顏思齊、鄭芝龍為抗拒官府欺壓率閩粵居民遷居台灣,一面從事農耕、貿易,一面組織武裝力量抗禦倭寇和荷蘭人。1628年閩南大旱,百姓無以為生,鄭芝龍組織災民數萬到台灣墾荒定居,各地逐漸形成許多村落。台灣自此進入大規模開發時期。

    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

    主詞條: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隨著15、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世界進入海權時代,歐洲新興的海權國家紛紛往亞洲拓展勢力。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在今台南市修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招募福建沿海和澎湖居民遷往台灣開墾。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 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郭懷一領導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武裝起義,雖最終被鎮壓,但表明荷蘭殖民統治已出現危機。九年後他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

    明鄭時期

    主詞條:鄭成功收復台灣、明鄭時期 鄭成功是鄭芝龍之子,1624年生於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早年以廈門為根據地起兵抗清,被南明永曆帝封為延平王。因進攻南京受挫,後回師廈門大修船艦,傾力籌劃驅逐侵據台灣的荷蘭人,收復國土。 1661年4月,鄭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衛廈門、金門,以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爺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 4月30日鄭軍在鹿耳門(今屬台南)登入,在民眾積極支援下與荷軍展開多次激戰,最終將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揆一和殘敵圍困在熱蘭遮城內。鄭成功在致揆一的“諭降書”中嚴正指出:“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圍城9個月後,台灣長官揆一於1662年2月1日不得不簽字投降。至此中國人民收回了被荷蘭殖民者侵占的寶島台灣。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改赤嵌樓為承天府,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總稱台灣為東都,後鄭經改稱東寧。為紀念故土改稱熱蘭遮城為安平鎮。同時實行屯田政策,令數萬軍眷隨軍赴各地大力墾荒,在南部和西部形成一大批村鎮。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時年僅39歲。爾後其子鄭經、孫鄭克塽前後治理台灣22年,獎勵製糖、製鹽,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原住民的農業生產方式,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明鄭末期台灣人口已近趨20萬。

    地形地貌

    主詞條:台灣地貌、台澎金馬、台灣山脈、台灣溫泉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現今的台灣地區範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台灣採用東經120度的UTC+8時區(“國家標準時間”)。 台灣島是由歐亞板塊、沖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地殼運動與造山運動發達使台灣地形複雜多樣,絕大部分地質構造由歐亞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成為隱沒帶。東部和南部地區受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複雜地質,如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相互平行的海岸山脈。地處板塊交界處也使台灣有許多容易引發地震的地體斷層,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間中國共發生的3888起5級及以上地震就有35.9%發生在台灣。因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使台灣有數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應的火山地形,不過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外並無明顯活動。台灣也因位處斷層地帶而有眾多的溫泉景點,吸引許多中外遊客觀光。 台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可分為岬角與海灣相間的北部岩岸、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沙岸、珊瑚礁地形為主的南部珊瑚礁海岸、山地和海洋相鄰的東部斷層海岸。 台灣島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五大地形,超過一半的面積是東部的山區地形,可耕地占24%。山脈走向大致與地質構造分布一致,北半部主要為東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則是北北西至南南東走向,五大山脈由東到西分別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山脈。台灣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峰有268座,最高點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玉山主峰,亦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峰,也使台灣島成為世界地勢高度第四高的島嶼。西部衝上斷層山地以西是起伏較平坦的山麓丘陵與台地,丘陵大部分為紅土台地受河川侵蝕切割而成,主要丘陵有竹東丘陵、竹南苗栗丘陵等;台地多為頭嵙山層礫石層與晚更新世紅土堆積而成,主要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大肚台地等。 受地殼變動、河流作用與差異侵蝕影響,台灣一些山區丘陵因構造作用形成盆地。由於盆地相較周圍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會發展成聚落,如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群等。西部受河川下游堆積作用盛行和地盤隆起的離水作用,在中下游與沿海地區形成平坦的沖積平原,台灣絕大多數人口便居住在平原上。平原地形以最大平原嘉南平原為主,還有西部的彰化平原、屏東平原、新竹平原等,以及東部的蘭陽平原和花東縱谷平原等。 台灣島周圍還有澎湖列島、蘭嶼、綠島、龜山島、基隆嶼、棉花嶼、彭佳嶼和花瓶嶼等火山島,分布在南部海域的琉球嶼、七星岩、東沙島、太平島和中洲礁等珊瑚礁島,以及釣魚島、金門島、馬祖列島等大陸島。

    氣候生態

    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南部的嘉義、花蓮等地,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整體氣候夏季長且潮濕,冬季較短且溫暖。北部受東北季風影響使1月至3月出現雨季,冬季中部和南部地區沒有受到明顯影響,5月台灣進入梅雨季節。6月到9月為台灣的夏季,天氣炎熱,其中台北都會區是盆地地形,熱能無法快速消散,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夏季最高氣溫常可達35℃及以上,7月平均氣溫可接近30℃。台灣島四面環海,每年9月至隔年5月西伯利亞冷高壓南下時,冷空氣受海洋調和,冬季氣溫相對華南地區稍顯溫暖。冬季台南以北的平地氣溫偶爾出現4℃。中部及北部1月平均氣溫12至15℃左右,南部1月平均氣溫可高達18℃左右。合歡山、玉山、雪山等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因地勢高,11月至4月常有降雪。台灣“雪鄉”合歡山冬季的雪景 台灣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節、位置、海拔標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隨之變化。東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國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火燒寮就在台灣東北部,被稱為中國“雨極”,而基隆港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壓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台灣是中國受颱風影響最多的地區之一,6月至9月是颱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有三至四個颱風。颱風提供豐沛的水分,但降雨空間和時間分布不均,易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等災害。若缺少夏季颱風帶來的雨水,冬季易出現乾旱,故各大河川普遍修築水壩,雨季蓄水兼發電,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台灣大、小河川密布,大部分河流受到山脈走向的影響,主要往島嶼西方或東方流入大海。因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位置偏東,主要河川多分布在西半部,包括長度最長、中部的濁水溪,流域最廣、南部的高屏溪及長度與流域面積第三、北部的淡水河。大多數湖泊坐落在西部,僅有少數為天然湖泊,最大的是面積7.93平方千米的日月潭,其餘以人工修築的水庫和埤塘居多,包括面積17.14平方千米的最大水庫與湖泊曾文水庫、石門水庫、虎頭埤等。 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8.5%,種類主要受海拔高度影響。海拔700米以下是亞熱帶闊葉林,海拔700-1800米是闊葉林,1800-2500米是混合林,2500-3500米是針葉林,3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是苔蘚或草原。 台灣島棲息著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11%的動物和27%的植物為地區特有種,如山區水域棲息的櫻花鉤吻鮭等。島嶼上生長著超過3000種被子植物和640多種真蕨植物,同時也有3000多種魚類及超過500多種鳥類生活在島嶼上。

    政治體制

    主詞條:台灣地區行政當局、台灣政治體制、台灣地區選舉、台灣地區領導人 台灣當局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三民主義成立,“憲法”採行孫中山提出的五權憲法架構,把“政府”組織分成5個機構運作,分別是“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和“監察院”,採行“半總統制”。“總統”為台灣地區“元首”,對內負責政治上的最高責任,為軍隊最高統帥,對五院有協調爭議權,並直接任命最高行政首長“行政院長”,對外代表台灣地區,1996年起實施公民直選,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台灣地區歷任領導人列表 注釋: ⑴蔣中正字介石。大陸和港澳多以其字稱其為蔣介石。 ⑵1975年,蔣中正去世,副領導人嚴家淦繼任。 ⑶1988年,蔣經國去世,副領導人李登輝繼任。

    主要政黨

    主詞條:台灣黨派、台灣藍綠陣營 政黨 中國國民黨 民主進步黨 政治傾向 泛藍 泛綠 黨旗 黨徽

    紀年曆法

    主詞條:民國紀年 台灣各機關、官方文書中均採用“民國紀年”,以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元年,與公元紀年相差1911年。通用曆法主要為國際慣用的公曆,民間亦通行農曆,並以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並行使用。

    “直轄市”
    注釋: ⑴由台灣當局實際控制的東沙群島的島礁和南沙群島的太平島、中洲礁隸屬於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 ⑵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是中國台灣的附屬島嶼,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 ⑶由台灣當局實際管轄的金門縣、連江縣(統轄範圍僅馬祖列島)地理位置靠近大陸,隸屬於台灣當局所設的“福建省”。

    主詞條:台軍、台灣陸軍、台灣海軍、台灣空軍、台灣軍事體制

    台軍由陸軍、海軍、空軍三大軍種組成,戰時可納入海巡、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

    發展情況

    台灣被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等機構認定為發達經濟體,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按國際匯率計算,2014年台灣GDP5170.19億美元,為世界第25大經濟體,居中國省級行政區第6名;人均GDP22002美元,居世界第39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台灣GDP9770.88億美元,為世界第20大經濟體,人均GDP40581美元,居世界第17名。外匯儲備居全球第五。2013年人類發展指數為0.882,居世界第21名,處於極高人類發展水平。 台灣經濟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系,現今當局逐步減少對投資和對外貿易的干預,一些大型“國有銀行”和“國營企業”陸續被私有化。國際貿易是台灣的經濟命脈,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進出口貿易第一地區,其次為美國和日本。不同於鄰近的韓國和日本,台灣經濟以中小型企業而非大型企業集團為主。台灣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舉足輕重,全球大多數電腦電子零組件都在台灣生產。高新技術產業已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業占GDP的比重從1952年的35%降至2%,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合計比例過半。 為降低生產成本,台灣許多製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也造成產業空洞化的問題。台灣已投資大陸超過1500億美元,在大陸有8萬多家台資企業,常住大陸的台商及眷屬已超過100萬人。

    發展歷程

    主詞條:十大建設 國民黨政府遷台初期採取適度干涉的計畫經濟制度,加上美國的經濟援助,得以重建面臨困局的台灣經濟。農業方面支持小農生產與資本農業雙軌並置,實行土地改革政策增加農業生產。工業方面於195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勞動密集型輕工業,扶植以紡織業為主的民營企業。1950年代已開發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外移,當局為吸引外資採取鼓勵出口的政策,由出口帶動生產,使台灣成為美、日的加工基地,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締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經濟奇蹟。1970年代在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下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基礎。1980年代後陸續放寬進出口與投資限制。目前當局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生物科技、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精緻農業六大新興產業和十大服務業。

    高新技術產業

    國民黨政府遷台後,給台灣帶來大陸的學術人才與科學技術,成為科技發展的基礎。 自1980年起,台灣當局相繼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等科學園區,大力鼓勵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新技術產業,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族群結構

    主詞條:台灣人、台灣客家文化、外省人、台灣原住民、高山族 台灣有98%的人口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漢族,約2%則是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 台灣本省人指二戰結束前就已在台灣生活的族群。本省漢族民眾可分成從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區遷移、占人口70%的閩南人,以及從廣東省東部地區遷移、占人口14%的客家人。 台灣少數民族屬於南島語系,人種屬馬來人種。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語系之一,台灣是其分布的最北端。中國政府將台灣南島語系各族群統稱為高山族。現已有16個部族地位獲官方認可,可略區分為原住民族和平埔族,原先廣泛分布在山區,沿沖積平原聚集成部落,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不過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平埔族則大多已失去原有語言和習俗。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邵族、賽德克族、噶瑪蘭族(實屬平埔族)、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居住在台灣島東部,達悟族居住在附屬島嶼蘭嶼。 有14%的人口是1945年後陸續從中國大陸各省份隨國民黨政府遷台移民至台灣的外省人。 隨著海峽兩岸交流和國際化發展,台灣現有數萬名大陸及港澳配偶、10萬名外籍配偶以及30萬名外籍勞工,被稱作台灣新住民。

    語言文字

    主詞條:現代標準漢語、繁體字、閩南語、客家語、台灣南島語群 現代標準漢語和繁體中文是台灣地區法律公文、學校教學、主要媒體通用的語言文字。 漢族方言主要有閩南民系使用的閩南語(台語、台灣話)和客家民系使用的客家語。此外馬祖地區通行福州話(閩東語),金門縣烏丘鄉通行莆田話。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使用台灣南島語群,但會使用母語的人口逐漸下降。 台灣最普及的外語是英語,為教育重要的課程之一。日語為台灣第二大外語。 台灣漢字拼音採用漢語注音符號。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為國際通行的漢語拼音(2008年-),早期曾採用威妥瑪式拼音法。目前地名(縣市名除外)、街道名、人名均以漢語拼音翻譯。 台灣當局推行的“國語”以國民政府制定的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新國音為準,和國語發音稍有不同,二戰後又深受台灣本地方言的影響,造成除非刻意要求標準,翹舌音、地域性方言、兒化音於生活中逐漸消失,加之辭彙差異,以致和國語有一定差異,被稱作台灣國語。 台灣國語的辭彙和語法繼承許多古漢語、近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初期用法,如定讞(定罪)等。一些辭彙也吸收本地方言和外語的成分,如夯(熱烘烘、流行,來自閩南語)、贊(好極了,來自閩南語)與歐巴桑(女性長輩,日語おばさん)、巴士(公共汽車,英語bus)等,還有一些是用詞習慣差異,如原子筆等同於大陸的原子筆等。

    宗教信仰

    主詞條:台灣佛教、台灣道教、儒家思想 佛教、道教等中國傳統宗教在台灣極為盛行且長期發展,西方常見的基督新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等宗教也擁有不少信眾。 台灣近八成的民眾擁有宗教信仰,逾五成民眾經常參加各類型的宗教儀式與慶典。佛教、道教相互影響融合已不易區分。道教徒中混雜台灣民間信仰者應占大多數,媽祖、關聖帝君、保生大帝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主要神祇。 儒家思想所規範的禮儀與哲學觀被中國人視為組成家國與人際倫理的基礎觀念。儒家思想對台灣影響深遠,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規範著台灣人的思想和言行。

  6. 臺灣省 (俗字寫作台灣省;臺灣話:Tâi-oân-séng,臺羅:Tâi-uân-síng),簡稱「臺」,係 中華民國 (下稱「民國」)已虛級化嘅省份,全省劃分為11 縣 、3 市,最早係 大清 喺 臺灣 設立嘅 省 級行政機構,目前由 中華民國政府 管緊;中華民國臺灣省唔包 直轄 ...

  7. 省 為 中華民國 的一級地方分區,目前有 臺灣省 、 福建省 共兩省。 依照目前制度,省不施行 地方自治,不組織 地方政府 與 議會,與其他類似層級的 行政區劃 不同。 中華民國建國之初繼承 大清帝國 省制,設22 省,後增至35省。 省是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最主要的 一級行政區,主要設置於 漢地。 1940年代末, 中華民國政府 在 第二次國共內戰 中失利,失去 中國大陸 的統治權,導致省的數量銳減。 1955年 大陳島撤退 後, 有效統治區域 僅餘2省迄今;分別為管轄 臺灣 及 澎湖群島 的 臺灣省,以及管轄 金門 與 馬祖列島 的 福建省。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之後又於 臺灣本島 成立 直轄市,使臺灣省之領土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