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社群媒體可能危及未成年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低自尊、霸凌與騷擾、睡眠困難或縮短睡眠時間、降低運動與實體社交時間等問題。 平台上自我傷害、輕生與具有高度風險的挑戰,導致輕者受傷,重者產生永久性傷害或死亡。
feja.org.tw/70805/
其他人也問了
傳媒對青少年有何影響?
社交媒體對青少年有什麼挑戰?
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精神健康有何影響?
本地青少年對傳統價值有何看法?
媒體會影響青少年的自我形象嗎?
同儕團體對青少年有什麼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早前新聞報道英國一項調查指出, 沉迷上網( 尤其是網上遊戲) 可能與青少年孤獨感有關,其實沉迷社交媒體對青少 . 身心帶來的負面影響亦十分嚴重。 在2017/18年,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青年研究中心」及「香港學生能力 ...
- 345KB
- 2
- 調查目的
- 研究方法
- 調查主要發現
- 媒介與年青人偶像崇拜、價值觀、色情內容和語文能力的關係
- 與1991年度調查比較
- 建議
「傳媒對青少年影響」是項調查由青年事務委員會贊助,是第二個同類型的調查,對上一個研究於一九九一年進行。最近這個研究的目的是: 1. 了解本地青少年對媒介的使用習慣與偏好,並將有關資料與九一年作比較; 2. 認識青少年對新興媒介的看法; 3. 青少年對媒介的接觸與他們價值觀及社會態度認識的相互關係; 4. 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這個研究是透過一個跨越不同階層的住戶調查進行,成功訪問一千二百零八個年齡介乎十二至十四歲的青少年。調查以面談形式,要求被訪者回答一份預先設計完整的問卷。該項調查於一九九八年五月十六至七月十五日期間進行,成功訪問率是75.6%。
媒介使用習慣
1. 據統計,被訪者在周日的平均空餘時間為3.9小時,當中大部份花在媒介活動上。大部份年青人每日花二至三小時看電視,部份花約二小時使用電腦,其他亦花費數小時玩電子遊戲、聽流行音樂或聽收音機等,或花費四十五分鐘看報紙,他亦經常觀看電腦光碟、影碟及數碼光碟等,他們每個月會讀少量雜誌及課外書,偶爾他們還會到戲院看戲及閱讀漫畫書。 2. 不同年齡、性別的被訪者,對媒介使用習慣略有不同 一般而言,男性被訪者偏好使用電子遊戲、閱讀漫畫及報紙;女性被訪者較喜歡閱讀雜誌及看電影。年紀較輕的被訪者愛花時間看電視及課外書,年齡較長的被訪者則多花時間在電腦、聽收音樂、看影像光碟、閱報及看電影等。 3. 新興傳媒普遍受到年青被訪者歡迎 超過成被訪者最經常觀看電影光碟、雷射影碟、數碼影碟(70.7%)、其他為電子遊戲(65.4%)及使用電腦(64.1%)。 4. 被訪的年青人對媒界內容的興趣十分接近。他們最歡迎娛樂性題材,包括惹笑、動作、歷險、打鬥等內容。新聞及體育等資訊內容次之、教育性內容又次之。這個次序顯示青少年普遍認為大眾傳媒是娛樂工具,較少透過傳媒獲取資訊或充實自己。儘管媒介產品發展日新月異及青少...
對傳媒評價
1. 對不同媒介的評級:最多被訪者認為電視是功能最全面的媒介,符合娛樂、資訊、教育,可信度及適合年青人口味五大功能。報紙被評價為符合可信度、教育性及資訊性三大功能,課外書則被評價為富教育性及可信度。被訪者又認為電子遊戲、流行音樂、漫畫等媒介富娛樂性及適合年青人口味。 2. 諮詢別人對使用媒介的意見:大部份的被訪者在選擇媒介內容時絕少或從不諮詢其他人的意見,可見被訪的年青人選擇媒介主要憑個人喜好決定。較多被訪問者會詢問別人意見的媒界,包括電影(52%)、電子遊戲(41%)和流行音樂(41%),至於選擇報紙(24%)及雜誌(23%)方面,則較少諮詢他人。 3. 意見來源:調查又發現,當被訪者尋求對不同媒界的意見時,主要向同輩諮詢(同輩包括朋友、同學或同事)(62-93%)。然而在選擇報章方面,主要諮詢家人的意見(43%),大眾傳媒對年青人的影響主要在推介流行音樂(11%)及電影方面(12%)。至於學校老師,只能對學生選擇資訊及教育內容上提供意見,例如課外讀物(29%)、報紙(10%)和多媒體電腦等(4%)。 4. 對電子遊戲的評價:大部份被訪者清楚了解玩電子遊戲機的優點(92%)與缺...
偶像:接近五成(49%)被訪者承認有個人偶像。當中大部份是女性。但少於三成在職的被訪者承認有偶像。在列舉的偶像名單中,七成是歌影視藝人,其餘百分之八點九是體育明星,亦是與傳媒有關。最常見崇拜偶像的理由是「出色表現」(46%),「英俊/美貌」(42%),有「魅力」(32%);年紀愈輕的被訪者,愈容易被偶像的外貌吸引;較年長及教育水平較高的,傾向仰慕偶像的言論、行為、性格及對社會的貢獻。偶像與媒介使用習慣:一般而言,承認有崇拜偶像的被訪者花費較多時間從事媒介活動,例如閱讀娛樂雜誌,其次為收看電視、聽流行音樂、觀賞電影及閱讀漫畫等。價值觀:本地青少年傾向認同傳統價值,大部份對一些傳統看法例如「生命很有意義」(82%),「金錢並非萬能」(63%),「一分耕耘、一分收獲」(77%),「我討厭人吸煙」(65%)等表示贊同。媒介使用習慣與人生觀的關係:數據顯示,被訪者使用電腦和電台的時間愈多,愈傾向接受傳統價值;相對地,看得愈多漫畫、電影、影像光碟及聽得愈多流行音樂的被訪者,對於傳統價值接受程度較低。同樣地,閱讀報紙及收看電視較多的被訪者,他們的民族意識較強;但是閱讀漫畫及雜誌較多的被訪者,同樣意識卻較弱。價值觀及社會態度:被訪者的價值觀及社會態度在兩個調查中未發現明顯差別,唯一明顯的改變是被訪者對個人在於香港發展機會有不同看法。相對而言,1991年度的被訪者對於自己未來前景較為樂觀。對傳媒的評價:電視繼續被青少年評價為最能提供資及娛樂的媒介,在娛樂功能上,電子遊戲及雜誌取代九一年的電影及漫畫書的位置;在適合年輕人口味方面,流行音樂及雜誌亦取代電影及漫畫書過往的地位。偶像崇拜:在九一年的調查,大約三成被訪者承認有傾慕或崇拜偶像,到了九八年,崇拜偶像的比例大幅上升至五成。在九八年較高比例的被訪者以歌星及影星作為崇拜偶像,兩個調查的其中一個共同點是較年輕的被訪者較容易崇拜偶像。要求傳媒增強教育功能,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既然青少年花費大量時間在媒介活動上,傳媒可以成為一項重要工具,向他們灌輸教育資訊,我們建議有關當局應要求本地傳媒增強它們在教育青少年上扮演的角式,以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為家長提供指引:既然青少年在選擇報刊時主要受到家人影響,而家庭亦是塑造他們收看電視習慣的重要場所,家長在當中其實可以採取一個較主動的角色,幫助他們的子女選擇合適的媒介。我們的建議應向家長提供適切指引,以協助他們有效地教導子女選擇有益身心的媒介節目。與傳媒攜手改善青少年的語文水平:既然年青人花大量時間在媒介活動方面,我們建議教育工作者應該考慮與傳媒合作,探求有效方法,改善青少年的語文水平。向年青人推介不同類型的正面模範:大部份年青人所崇拜的偶像主要是歌星,我們建議大眾傳媒應該向年青人推介更多不同類型的正面模範,建設積極人生觀。多篇社論除了建議家庭及學校給予年青人多點關懷及引導之外,還認為要注意傳媒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塑造。 傳媒究竟如何影響新一代的成長?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和新聞與社會研究所在五月初,舉辦了「傳媒與青少年健康成長」國際會議,來自世界
手機文化對青少年影響調查報告.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 由多個教育、宗教、家長教師會及社會服務團體組成,為青少年能夠有一個免受不良傳媒資訊影響的健康成長環境而努力,自零二年開始,我們每年均推行香港傳媒生態調查,以反映教師、社工 ...
2017年11月20日 · 手機文化對青少年影響調查報告. 「關注傳媒對青少年影響聯席」 由多個教育、宗教、家長教師會及社會服務團體組成,為青少年能夠有一個免受 ...
2019年5月27日 · 可見使用社交媒體成為青少年的生活習慣,但長期使用手機會危害健康,如影響視力,若過度沉迷更可能影響學業。 青少年亦有可能將自我價值建基於社交媒體上,甚至將自己與他人比較,因而缺乏信心和感焦慮。
具備「傳媒資訊素養」的人,他應該有能力處理來自不同資訊源的訊息,這些資訊源包括大眾傳媒、互聯網、圖書館、資料庫、博物館等, 他們會學懂取用、分析、辨別、評估及學會創造媒體資訊的能力。 錯誤資訊及虛假新聞的種類: 點擊誘餌或釣魚新聞(以誇張標題,或假標題誘騙點擊) 宣傳或鼓吹某些行動,影響公眾想法的文章(目的在於宣揚政治理念或推銷) 為諷刺或惡攪而揑造的消息. 垃圾新聞(因記者失職而造成的錯誤訊息) 誤導的標題. 有偏見,偏頗,不中肯的新聞. 為何會相信錯誤訊息或假新聞. 信任危機:資訊氾濫,爭議不斷,數碼科技促進陰謀論的傳播,多疑的公民日益增加,對政府,傳媒及專業人士的不信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