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寶蓮禪寺英語: Po Lin Monastery ),或稱寶蓮寺,為香港一座佛教寺廟,亦為香港旅遊景點之一,位於新界 大嶼山 昂坪,介乎彌勒山與鳳凰山之間。 寺廟前身為 大茅蓬 ,由 中國 江蘇 鎮江 金山寺 的 頓修 、 大悅 和 悅明 三位 禪師 建於1906年(即 清 光緒 ...

  3. plm.org.hk › history寶蓮禪寺

    1976年籌建天壇大佛和筏可療養院。 一九七九年. 1979年,源慧法師、智慧法師率領香港佛教僧團一行20人回內地訪問,受到「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等人的熱烈歡迎。 此行對中港兩地宗教正式建立聯系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佛教協會送贈大藏經珍本龍藏一部共7173卷給寶蓮禪寺」。 《龍藏為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的版本是清朝最後雕刻製造的大藏經極為珍貴。 一九八一年.

  4. 2020年3月3日 · 寶蓮禪寺是香港一座佛教寺廟坐落昂坪高原面朝天壇大佛前稱為大茅蓬禪寺始建於1906年於1924年正名為寶蓮禪寺這裡不單是大嶼山著名的景點更是世界名剎之一以多項壯麗建築聞名中外說到這麼厲害但很多人竟然是上到山拜完大佛但經過寶蓮禪寺都過門而不入天壇大佛 腳下. 千辛萬苦從東涌上到來,不可能只看一下天壇大佛就下山吧… < 天壇大佛介紹. 很多人沒去過寶蓮禪寺? 因為寶蓮禪寺就在大佛山腳下轉過彎就到了… 從我的觀察所得,來這個廟的人跟上山坐纜車的人不是正比,所以我覺得有些人是不知道這麼近就有這個大廟存在,或者是因為排隊坐纜車時間超了預算和行程太趕所以沒好好去大雄寶殿看一下,我是覺得蠻可惜的. 大雄寶殿.

  5. 2023年6月19日 · 歷時12年建成的大佛巍峨跌坐於海拔482米的香港大嶼山木魚峰上融合古今佛教造像藝術的精華匯古老的青銅工藝傳統和現代科學技術於一爐是佛教精神與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1963年到寶蓮禪寺參拜的信衆日漸增多舊有佛殿大圓滿覺不敷應用遂開始籌建大雄寶殿樓高二層大殿下層爲觀音殿和羅漢堂。 建大佛弘揚佛法淨化大眾心靈. 興建天壇大佛的概念,原來始於1973年。 當時寶蓮禪寺智慧、源慧諸位法師應日本曹洞宗邀請訪問日本,對鐮倉大佛之莊嚴肅穆留下深刻印象。 諸位法師其後到訪台灣,參觀了雄偉壯觀的彰化大佛,遂想到為香港修建一尊大佛,希望透過佛像體現的穩定祥和,淨化大眾心靈。 翌年,寶蓮禪寺獲得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地廣6,567平方米的木魚峰以建造大佛。

  6. plm.org.hk › architecture寶蓮禪寺

    寶蓮禪寺自1906年創建大茅蓬道場以來先後於1928年興建大雄寶殿大圓滿覺金剛窟」,並於次年興建方丈室客堂與五觀堂三十年代之後禪寺逐步擴建發展陸續完成了韋馱殿彌勒殿地藏殿,「真香閣」,「指月堂」,「般若堂」,「如是室」,以及法華塔華嚴塔和羅漢塔等建築。 到了1950年代,寶蓮禪寺大致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具備基本形制與規模的完整禪寺。 參巧文獻 - 寶蓮禪寺:寶蓮禪寺簡史. 這個時期寶蓮禪寺的建築形式多半延續了香港及嶺南地區的地域建築特色,可以稱之為寶蓮禪寺建築的嶺南風格時期。 60年代之後,隨著戰後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信眾的規模增加,寶蓮禪寺的建築形制與形式進入了另一個發展的階段。

  7. 2023年6月19日 · 社會事. 寶蓮禪寺結合傳統與現代化 見證香港百年發展與變遷. 2023年06月19日 12:00 最後更新:13:01. 100 年前寶蓮禪寺只是大嶼山荒僻山林中的一間茅蓬經歷了農禪並重秋期傳戒樹立家風造就僧才公益慈善弘法利生建造大佛萬佛寶殿等時期今時今日寶蓮禪寺已成為集佛教文化園林景觀雕塑藝術傳統與現代化於一體的佛寺同時亦反映香港社會的發展與變遷。 有117年歷史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直至1924年,由第一任住持紀修和尚正名為寶蓮禪寺。 聳立於百年古剎 ─ 寶蓮禪寺旁邊的天壇大佛,不僅是香港的著名景點,更是全球最高的戶外青銅坐佛。

  8. 在香港佛教近代史上大悅頓修悅明三位禪師最早將近代江浙叢林制度帶入香港從而奠定了香港佛教農禪生活的模式開闢了香港近代佛教叢林的先河香港佛教也由此道接千載傳播至今寶蓮禪寺在近百年香港佛教歷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農禪並重的紀修大和尚. 第一任住持. 1924 - 1930. 紀修和尚自 1924 年被推選為寶蓮禪寺第一任方丈以來,效法金山江天襌寺的清規制度,招賢納眾,開山種地,置法器,同耕同修。 前來襌寺的共住同參僧眾漸漸增多,紀修和尚遂擴建大木屋為禪堂,每天坐禪跑香,一切清規儀軌,悉依金山江天襌寺規範。 「農禪生活」的模式在香港生根。 佛教初傳香江,建立清淨僧團,續佛慧命,成為佛教界的頭等大事。 1925 年秋天,紀修和尚依循祖制,在寶蓮禪寺初次舉行傳戒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