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48%的人會有立即的過敏反應

      • 根據2005年一篇研究論文針對372個被小黑蚊咬過的人進行研究,結果顯示48%的人會有立即的過敏反應,而也有11%會在6-24小時後發生延遲過敏反應,恢復期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需要一週到一個月,甚至還有少數的人會有全身性的過敏反應,像是發燒或是 淋巴結腫大 ,比起被蚊子咬,小黑蚊帶來的不適感,多上許多。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4月17日 · 人體對小黑蚊反應會比較大容易造成身體較大的過敏反應。 曾德朋指出,小黑蚊叮咬後,症狀大概維持7天(以上)左右,被叮咬的位子過一陣子會消腫,但因為該部位免疫反應已經改變了,會有較敏感的過敏反應,因此過了2-3星期,可能又會突然發癢起來。 夏天一定要防「蚊害」。 (圖/達志示意圖)...

  3. 2023年7月26日 · 被小黑蚊叮咬後,約有一半的人會產生過敏反應,並可能併發細菌性二次感染,絕對不可輕忽。 小黑蚊和一般蚊子有什麼不同? 以下是小黑蚊與蚊子的重要區別: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推薦閱讀:跳蚤咬擦什麼藥? 跳蚤咬傷口症狀與止癢方法一次看. 小黑蚊傷口症狀有哪些? 小黑蚊都是集體攻擊,受害者被叮咬後, 常見的症狀為紅、腫、癢,皮膚會出現大量劇癢的散開、膨起的紅色丘疹(像是「紅豆冰」),通常看不到中間凹陷。 嚴重者會出現 水泡 ,雖然會感到奇癢難忍,但應避免搔抓,也建議別抹口水、肥皂水,以免間接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或 蜂窩性組織炎 。 小黑蚊止癢5方法.

  4. 2024年6月27日 · 根據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研究 ,小黑蚊會依據氣味、體溫、二氧化碳濃度來決定吸血對象,因此小黑蚊更容易叮咬以下5種人: 容易流汗、汗腺發達的人.

    • 小黑蚊體積小、口器短 吸血於無形
    • 雨後易大量繁殖 這時間點是吸血高峰
    • 避免小黑蚊叮咬 個人、居家防護這樣做
    • 小黑蚊叮咬 緊急處置這樣做

    急診科醫師翁梓華表示,大家應該都有經驗,蚊子飛行時會發出嗡嗡的聲音,但小黑蚊基本上是「靜音模式」,同時蚊子體型比小黑蚊大上數倍,相較起來,小黑蚊體積小、口器短,更能吸血於無形。 有趣的是,小黑蚊並不屬於病媒昆蟲,因此不會像蚊子一樣可能會傳染登革熱,但絕對不要因此而掉以輕心,因為被小黑蚊咬後的「紅、熱、腫、痛」真的不容小覷。

    根據2005年一篇研究論文針對372個被小黑蚊咬過的人進行研究,結果顯示48%的人會有立即的過敏反應,而也有11%會在6-24小時後發生延遲過敏反應,恢復期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需要一週到一個月,甚至還有少數的人會有全身性的過敏反應,像是發燒或是淋巴結腫大,比起被蚊子咬,小黑蚊帶來的不適感,多上許多。 翁梓華指出,小黑蚊喜歡潮濕,只要溫度適中,特別是在雨多之後會大量繁衍,而小黑蚊出沒的時間,多是在白天,特別是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是小黑蚊的吸血高峰期。

    那麼該如何避免被惱人的小黑蚊叮咬?翁梓華分享,應避免小黑蚊吸血高峰期出現在周邊有潮濕地區的環境裡,並減少暴露於空氣中的皮膚面積;因為小黑蚊口器短,基本上只要有布料在,小黑蚊的口氣就無法穿透,因此有效減少皮膚與空氣的接觸,會是防範小黑蚊的好方法。 在居家環境方面,則要清除青苔或是潮濕的環境,以及安裝細目的紗窗紗門,因小黑蚊體積過小,一般的紗門很難擋得住,若是居家環境附近有小黑蚊,建議要將紗窗紗門換成細目的。

    至於如果真的不幸被小黑蚊叮上了,翁梓華建議急診常用的方法處理被叮咬的地方: 1、適度的冰敷: 冰敷有助於緩解發炎的反應「紅熱腫痛」,同時避免搔抓,這樣還可以降低搔抓所引起的二次誘發發炎反應。 2、外用藥膏: 醫院會使用一些含有抗組織胺、類固醇或是局部麻醉劑的要高,穩定傷口的發炎狀態。 3、若是有嚴重過敏反應: 醫師則會選用肌肉注射或是靜脈注射的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但當發炎進展到「蜂窩性組織炎」的時候,醫師就會使用抗生素做治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 延伸閱讀: ·天氣漸熱蚊子愈來愈多! 專家揭「防蚊液使用原則」:小心中毒 ·為什麼每次都只有我被咬?「4種人」是蚊蟲的天選之人,跟酸性體質有關係嗎?

  5. 天氣炎熱,小黑蚊開始出沒,不少民眾至郊外踏青遭小黑蚊叮咬,出現紅、腫、癢等過敏反應,還留下難看的「紅豆冰」。. 根據《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指出, 「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 ,而是屬於雙翅目蠓科的台灣鋏蠓( Forcipomyia taiwana ),是一種吸血昆蟲 ...

  6. 2023年4月16日 · 小黑蚊正式名稱是「台灣鋏蠓」,出沒吸血高峰時間是四月至暑假的上午11點至下午3點。被小黑蚊叮咬的傷口,可以擦藥膏止癢,塗抹防液有助於防治小黑蚊叮咬。

  7. 2019年4月24日 · 一般常見的小黑蚊,其實是 臺灣本土特有種 的吸血性昆蟲,有個一聽就知道是台灣來的名字叫做 臺灣鋏蠓(Forcipomyia taiwana) ,是 1913 年時由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先生在台灣中部發現而命名。 因為近年來交通越來越便利,南來北往頻繁,目前小黑蚊已經遍及全台。 會叮咬人類的是小黑蚊的 雌蟲 ,以吸血來提供卵成熟的養分以繁衍後代。 至於雄蟲只會吃花蜜喝露水,過著餐風露宿的生活,交配之後就死亡了,算是悲情男性的代表。 有關更多小黑蚊的簡介,可以在小黑蚊資訊服務中心的網站看到介紹,在這邊就不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