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軌道為橢圓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陽身邊,稱為 週期彗星 ;軌道為拋物線或雙曲線的彗星,終生只能接近太陽一次,而一旦離去,就會永不復返,稱為 非週期彗星 ,這類彗星或許原本就不是太陽系成員,它們只是來自太陽系之外的過客,無意中闖進了太陽系,而後又義無反顧地回到茫茫的宇宙深處。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14日 · 彗星(希臘語: Κομήτης ),俗稱掃把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SSSB)。當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髮,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

    • 彗星的歷史
    • 說文解字
    • 彗星的來源與分類
    • 彗星的結構
    • 彗星的命名

    古時不論中外,彗星皆被當作不祥之物,認為它預兆著天災人禍,這從中國古代對彗星的其它稱呼:孛星、星孛、妖星、異星、蓬星、長星……便不難看出。中國對於彗星的歷史紀錄悠久而詳細,在《准南子.兵馬訓》一書中「武王伐紂……彗星出,而受成殷人以柄。」便記載著公元前十一世紀的一次彗星天象;《春秋》魯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是有確切年代可考的最早記載,更是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史料(西元前 613 年);《晉書·天文志》「彗星所謂掃星,本類星,末類彗,小者數寸,長或經天。彗星本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則是首次對彗星的性質、型態和彗尾的成因有了比較詳細且正確的描述。 古人對於彗星之戒慎,更可以從長沙馬王堆三號所出土的西漢古墓帛書看...

    彗星之名,其來有自,不論中西皆然。「彗」的本意就是帚,在《說文》中便記載著:「彗,埽竹也。」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象徵掃帚之形。在篆文中,為會意字,上方的是指細枝茂盛的草,下方的則是手持的意思,其造字的本意是用一種細枝茂盛的乾草紮成的掃帚,這也就是為什麼彗星俗稱為「掃把星」或「掃帚星」了! 西方語言中的「彗星」一詞(如英語:comet;法語:comète;德語:Komet), 源自拉丁文的 cometes,這是拉丁化的希臘文 κομήτης(komētēs),意為「長髮」,而κόμη(komē)這個字的本意就是頭髮的意思。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是第一位使用κόμη/κομήτης 這個字,來形容他看見的「長頭髮的星星」。彗星的天文學符號,也清楚地描繪了它的外觀,由小圓盤象徵彗核,和三個突起的短...

    彗星是太陽系形成之初所遺留下來的小天體。約 46 億年前,一團巨大的分子雲因重力坍縮,中央溫度升高達數百萬度,點燃核融合反應形成原恆星,周圍雲氣因自轉在赤道方向形成環星盤。環星盤中距太陽越近溫度越高,熔點較高的物質逐漸聚集形成了類地行星。距太陽越遠溫度越低,氣體的逃脫速度較慢,外圍行星核心周圍包覆了熔點較低的物質,核心重力吸附原始雲氣中最豐富的氫和氦,形成外圍巨大的類木行星。環星盤最外圍溫度已低至水的熔點以下,物質密度相當低,不足以形成行星,這些剩餘的岩石、冰塊組成的太陽系小天體,形成環帶狀分布,稱為古柏帶(Kuiper Belt)。在太陽系形成早期,環星盤中眾多小天體,可能因受到大行星的重力彈射,被拋向太陽系外圍,形成球狀分布的歐特雲(Oort Cloud)。 歐特雲的概念是 1950 年...

    彗星的結構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彗核、 彗髮、彗尾。 彗核是彗星遠離太陽時,唯一存在的部分,這個小小的冰凍核心,大小從幾百公尺到幾十公里不等,目前紀錄上最大的彗核,是約四十幾公里的海爾‧波普彗星。1950 年 Whipple 提出的「髒雪球模型」(Dirty Snowball Model),認為彗核主要是由冰雪(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烷)和灰塵(矽化物、金屬)組成,此外彗核蘊藏著許多有機物,如甲醇、氰化氫、甲醛、乙醇、乙烷等,還有許多複雜分子,如長鏈狀的碳水化合物及胺基酸存在。彗核反照率非常低,約只有 0.04 左右,可以說是太陽系內最黑暗的天體,接近太陽時彗核表面溫度升高,易揮發的物質昇華噴發產生噴流,因此不易直接觀察,目前只有數艘太空船曾近距離觀察彗核。其本身的重力並不足以使之形成...

    彗星是極少數可以用發現者名字命名的天體(小行星的命名權雖然屬於發現者,但卻不能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臺 灣第一顆發現且命名的彗星是在 2009 年來訪的 C/2007 N3 Lulin 鹿林彗星,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所發現。天文愛好者若在夜空中發現可疑的模糊天體,必須確認並非其他的可能性(如亮星的鬼影、昏暗的星群等),並以第二台觀測儀器確認,將所見到的影像每隔 15 分鐘或半小時記錄下來,確認其是否有在背景星空中移動,另外可以使用CBAT(中央天文電報局, 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的彗星辨認程式(comet-identification program)確認觀測天區是否有任何已知的小行星或彗星,如果可能的話,請有經驗的彗星觀測者協助...

  3. 2024年4月14日 · 彗星(希腊语: Κομήτης ),俗称扫把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SSSB)。当朝向太阳接近时,会被加热并且开始释气,展示出可见的大气层,也就是彗发,有时也会有彗尾。这些现象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共同对彗核作用造成的。

  4. 2023年10月16日 · 彗星 在夢中 在解夢領域,彗星通常被視為代表夢者生活中的快速變化。 當它們在天空中閃耀然後消失時,它們可以像徵意外的事件、突然的洞察力或突然出現然後消失的強烈情感。

  5. 彗星是太陽系中的小成員,它們以偏心率較大的橢圓形軌道環繞太陽運行。 跳至主要內容 彗星是比較細小的星體,由冰塊、塵埃及氣體所組成。

  6. 彗星(Comet)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 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 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 ...

  7. 彗星是太陽系形成之初所遺留下來的小天體,會環繞太陽運行,當彗星接近太陽時,會因太陽的光與熱而使彗星表面的揮發物質蒸發,形成彗髮與彗尾;流星則是太空中的小石塊或塵埃,因地球重力吸引而往地面落下的過程中,與地球大氣發生碰撞摩擦而燃燒的「現象」。 不過,流星雨倒是與彗星有很大的關係。 當彗星的物質蒸發後,會在軌道上留下氣體塵埃,當地球經過彗星軌道附近時,這些彗星在其軌道上留下的殘骸團塊,受到地球重力影響,於短時間內大量掉落到地球大氣層內,地球上的人們便會看到流星雨的現象。 根據歷史記載,古代中國和巴比倫都有觀察到哈雷彗星的紀錄,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40年,目前天文學家已經紀錄了數千顆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