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8月13日 · 1940年5月24日,NKVD組織一次對托洛斯基的恐怖襲擊,NKVD特工用機槍向托洛斯基住所射200多發子彈,偷襲者們向屋子裡扔幾個燃燒彈,向天井裡扔一個重磅炸彈(沒有爆炸),然後撤走

    • 托洛茨基主義
    • 不斷革命論
    • 托洛茨基與中國

    於上世紀初,截至蘇聯建立初期,托洛茨基在布爾什維克黨內別具威望,是與列寧比肩的領袖人物。直到列寧死後,史太林臨危上場,成為蘇俄的最高領導人時,情勢便扭轉了。史太林將托氏排出管治團隊之外,除其黨籍,杜絕他的政治權力。此外,黨內的輿論機關把托洛茨基標籤為無事生非的異見份子,將其言論和政見稱為「托洛茨基主義」,並加諸打壓。相對當時官方認可的「馬恩列史」,「托洛茨基主義」被視為異端邪說,甚至被譏笑為「庸俗的無政府主義者」,專唱反調,是蘇聯及其盟友務必清除的「反革命份子」。 「托洛茨基主義」的內涵,又是否真的如此淺薄?對於托氏本人而言,若所謂「托洛茨基主義」是指其言論及主張,那麼它們不是什麼新奇的獨創事物,只是他遵照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寧等人的原則和指引,就現實情況所作的一系列政治判斷,故然是嚴謹遵...

    惹起爭議的,固然還有托氏的「不斷革命論」。它牽涉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辯證關係。 「無產階級以民主革命領導者資格取得政權,必須而且很快地就要遇著一些與深深侵犯資產階級財產相關的任務。民主革命直接生長為社會主義革命,因之成為不斷的革命。」——《不斷革命論提綱》第8條 事實上,有違於馬克思本人的預測,其時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家(如英國)沒有爆發工黨革命,繼而演變成社會主義國家;反倒是俄羅斯、中國及其他落後的社會——一些資本主義並未茁壯成長的封建國家——爆發了革命,進而變成社會主義國家,並試圖蛻變成共產主義社會。理論上,後者是急跳步,因為這批國家的經濟條件毫不理想,工業化生產仍屬少數,貧農佔整體人口的多數,不具備「轉型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充分條件。 就此,在十月革命前夕,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展開了連番激辯...

    主張國際主義路線的托氏,生前一直關注中國的情況。同時,托、史之間的爭端,亦蔓延至中共政策的議題上。托、史各執己見,在蘇聯內部引起紛爭,最終直接衍生了中國的托派組織。譬如說,在國共合作方面,根據托氏的分析,中國共產黨不宜加入國民黨;相反,史太林認為中共與國民黨理應結盟,強調「民族主義」為適當的統戰口號,甚至有「滲透國民黨成社會民主主義組織」的奇想。要知道,上述爭議不單是策略問題,還是判斷力的問題,它足以影響中國政治局勢的長遠發展。根據勢情分析報告〈中國革命與第三國際任務〉,史太林派斷定「封建殘餘乃中國種種壓迫的佔優因素」,所以認為由民族資產階級及小資產階級組成的國民黨有著「積極的革命性」,更三番四次邀請國民黨加入第三國際。 總言之,史太林派建議中共舉起民族革命的旗幟,團結民族資本商人和小資產階...

  2. 其他人也問了

  3. 2020年5月7日 · 托洛斯基在《德國革命和斯大林主義官僚》(1932年)中詳細分析了法西斯主義是什麼,而且應該怎樣對抗它。 但是,德國共產黨拒絕了統一戰線的策略,而是向社民黨發表了最後通牒。

  4. 1931年1月30日,《真理報》這樣解釋斯大林的一篇演:「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經濟當中資本主義分子的最後殘餘將要消滅。」從這個前景看來,在同一時期內,國家應該徹底消亡,因為資本主義的「最後殘餘」消滅後,國家就無事可做了

  5. 共產主義主題. 閱. 論. 編. 托洛斯基主義 (俄語: Троцкизм ;英語: Trotskyism )是 馬克思主義 的一個流派,其名稱來自其最早的理論建立者、 十月革命 實際指揮者 [ 1] 、 蘇聯紅軍 締造者和領導者 [ 2] 、 第三國際 創建者、 第四國際 創建者及其精神領袖 ...

  6. 托洛斯基主義 (俄語: Троцкизм ;英語: Trotskyism )是 馬克思主義 的一個流派,其名稱來自其最早的理論建立者、 十月革命 實際指揮者 [1] 、 蘇聯紅軍 締造者和領導者 [2] 、 第三國際 創建者、 第四國際 創建者及其精神領袖 托洛斯基 。. 托洛斯基主張 ...

  7. 2020年8月21日 · 托洛茨基. 魔鬼学与神学. 托洛茨基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生平和思想的作品并不少。 然而尽管作品的价值观迥异,在读者视角下,它们却会呈现出某些相近的特点。 2017年,俄罗斯第一频道摄制了八集电视剧《托洛茨基》(Trotsky),号称“第一次完整地呈现了托洛茨基的生平”,于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播出。 次年,美国Netflix公司购买了电视剧的版权,并于该年年底在其网站上播出。 这部电视剧存在大量的史实漏洞,还将一众俄国革命者的形象都刻画得极为负面,托洛茨基更是被描绘成了一个残忍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刽子手。 《托洛茨基》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