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傳播途徑防護措施包含有三個種類:接觸傳染防護措施. 沫傳染防護措施空氣傳染防護措施傳播途徑防護措施適用於: 防護措施。 但不論是單. 獨一項或一項以上的傳播途徑防護措施執行時,都應搭配標準防. 護措施指引共同執行,各種感染狀況下應使用哪種防護措施請參防護措施. 情緒低落的. 增加可預防之不. 接觸傳染防護措施主要是為了預防藉由直接或間接接觸病人. 或病人照護環境而傳播的感染原;亦可應用於環境中有大量的傷. 口滲出液、大小便失禁的排遺或其他人體排出物,可能會增加傳. 播風險或擴大環境污染的情況下。 有關接觸傳染防護措施在多重抗藥性菌株感染或移生病人的應用,請參考「多重抗藥性微生物. 傳播感控措施指引」。 需採取接觸傳染防護措施的病人最好安置於單人病房。 當單.

  3. 標準預防措施是源於:血液尿液 、糞便 、排泄物、唾液 、痰液、嘔吐物、受損皮膚、 傷口和黏膜的分泌物,都可能引致傳染病若有機會接觸它們,頇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這包括: 手部衞生. 呼吸道衞生和咳嗽禮儀. 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妥善清理和消毒曾使用或受污染的物品. 預防針刺意外. 廢物處理. 4.1.1 手部衞生. 請參閱第3.1.1 段之手部衞生. 4.1.2 呼吸道衞生和咳嗽禮儀. 請參閱第3.1.6 段之呼吸道衞生和咳嗽禮儀. 4.1.3 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個人防護裝備有如屏障,其作用是保護皮膚和黏膜,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物件,以減少受感染的風險。 個人防護裝備包括:手套、外科口罩( 或稱口罩) 、保護衣、護目鏡、面罩和頭套。

    • 612KB
    • 9
  4. 檢測安老院舍內的傳染病. 2.1 安老院舍內常見傳染病的感染徵狀 11. 2 2.2 患傳染病時較難察覺的徵狀 16. 2.3 安老院舍的感染監察 17. 2.3.1 健康記錄的重要性 17. 2.3.2 安老院舍內感染風險高的院友 17. 目錄. 2.4 量度體温. 2.4.1 準確量度體温. 2.4.2 正確使用探熱器. 2.5 院友發燒或受感染時的處理. 17. 18. 20. 3 一般預防傳染病的建議. 3.1 個人衞生 21. 3.1.1 手部衞生 22. 3.1.2 呼吸道衞生和咳嗽禮儀 26. 3.1.3 皮膚護理 27.

  5. 1. 控制病菌感染方法指引. ( 適用於診所運作環境) 簡介. 衞生署一直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醫療服務,例如門診服務及傳染病爆發調查等工作。 醫護人員有機會因接觸病人其血液或體液而有被感染或將疾病傳播的風險。 因此,有關工作環境必須有一套感染控制計劃,以保障醫護人員和公眾人士的健康。 下列指引專為在門診或醫療環境工作時有機會接觸病人、其血液或體液的員工而編寫,旨在建議他們在當值時須遵守的感染控制措施。 本指引應與衞生署發出的其他感染控制指引/建議一併閱讀。 門診的感染控制計劃及網絡. I. 衞生署感染控制委員會. 感染控制委員會由衞生署某些服務單位的主管組成,委員會於每年或需要時會舉行會議,以討論衞生署服務單位的感染控制事項。 II.

    • 1MB
    • 54
  6. 必要陪病時,於入院陪病當日進行1 次家用快篩陰性後陪 病。 六、 個人防護裝備 (一) 工作人員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 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的防 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表一),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各單位

  7. 這份快速文獻回顧是在人們對傳播治療或未來疫苗接種知之甚少的情況下發表的而且當時保持人身距離措施隔離檢疫接觸者追蹤避免人群工作和學校措施是全球公共衛生應對措施的基礎

  8. 在照護. 病人. 之間的互. 動行為. 可能. 只需要穿戴手套( 如靜脈穿刺);但其他的醫療行為( 如放置氣管內插管時) 可能就必須穿戴手套隔離衣臉部防護具或口罩和護目鏡。 針對各項. 標準防護措施的原理與原則進行教育訓練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這可以幫. 助醫護人員在面臨新的狀況時比較容易做出正確決定並確實遵循執行。 使用標準防護措施的重要性,我們以放置氣管內插管為例,特別是. 在緊急的狀況下,雖然一開始未預期病人是受到感染的,但仍須採取標. 準防護措施,因為有可能在後續檢驗才證實病人是傳染病個案(如. SARS-CoV、腦膜炎雙球菌)。 執行標準防護措施同時也可以確保醫護人. 員在提供照護期間,不會因為手部或設備的污染而造成病人感染。 標準防護措施指引新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