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普魯士被認為是統一的德意志帝國1871-1918的合法前身,也是今天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的直系祖先。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全面廢除君主制,普魯士王國被 普魯士自由邦 取而代之。 1932年 普魯士政變 由時任 總統 保羅·馮·興登堡 和 德國總理 法蘭茲·馮·帕彭 發動,以馮·帕彭為帝國專員取代 普魯士自由邦 的合法政府。 納粹上台後不斷加緊中央集權,希特勒派出心腹戈林擔任 普魯士內閣首長 (自1933年直至二戰結束),並將 普魯士的省 改組為 大區 。 普魯士實際已名存實亡。

  2. 普鲁士 (德語: Preußen ; 普鲁士语 : Prūsa ; 波蘭語 : Prusy ;俄語: Пруссия ; 拉丁語 : Borussia 或 Prutenia ),是一個已不存在的欧洲国家,位於 波罗的海 周邊的 德意志地區 ,長時間作為獨立國家存在,該地區的所有国在歷史上曾發生了數次 ...

  3. 普魯士王國 (德語: Königreich Preußen , 發音: [ˌkøːnɪkʁaɪ̯ç ˈpʁɔɪ̯sn̩] ( ⓘ ) )是一個由德意志人建立的王國,存在於1701年至1918年間它是1871年 德意志統一 的最大推手,並是 德意志帝國 的領導者。 雖然其國名為普魯士,但其首都 柏林 與統治基礎位於 勃蘭登堡侯國 。 普魯士的統治者來自 霍亨索倫家族 。 普魯士王國的前身, 勃蘭登堡-普魯士 在 勃蘭登堡選帝侯 腓特烈·威廉 的領導下邁出了走向強國行列的第一步,他也因此被稱為「 大選帝侯 」。 普魯士繼續在此後不斷發展,尤其是在 腓特烈·威廉一世 的第三個兒子、 腓特烈大帝 的統治期間。

  4. 普魯士王國(德語:Königreich Preußen、波蘭語:Królestwo Prus、英語:Kingdom of Prussia;1701年—1871年),一個主要位於現今德國和波蘭境內的 王國 。. 1871年演變為領導全德國統一的中心力量,直至一戰戰敗前它都 德意志帝國 中的實際統治政權。. 普魯士成立之 ...

  5. 普魯士公國是由位于波羅的海東岸的十字軍國家 條頓騎士團國演變而成。 條頓騎士團在 大團長 阿爾布雷希特 領導下改宗路德教和實行世俗化、建立普魯士公國。

  6. www.wikiwand.com › zh › 普魯士普魯士 - Wikiwand

    普鲁士 (德語: Preußen ; 普鲁士语 : Prūsa ; 波蘭語 : Prusy ;俄語: Пруссия ; 拉丁語 : Borussia 或 Prutenia ),是一個已不存在的欧洲国家,位於 波罗的海 周邊的 德意志地區 ,長時間作為獨立國家存在,該地區的所有国在歷史上曾發生了數次重大变動 ...

  7. www.wikiwand.com › zh-cn › 普魯士普鲁士 - Wikiwand

    普鲁士 (德语: Preußen ; 普鲁士语 : Prūsa ; 波兰语 : Prusy ;俄语: Пруссия ; 拉丁语 : Borussia 或 Prutenia ),一个已不存在的欧洲国家,位于 波罗的海 周边的 德意志地区 ,长时间作为独立国家存在,该地区的所有国在历史上曾发生了数次重大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