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澳門暴雨警告信號(葡萄牙語: Significado do sinal de chuva intensa、英語: Rainstorm Warning ),是澳門一個氣象警告信號系統。 每當澳門特別行政區出現或預測將有暴雨時,就由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發出此警告信號,以提醒及警告市民。 暴雨警系統獨立於其他如熱帶氣旋信號或雷暴警告,這些警告可同時 ...

    • 歷史
    • 20毫米大雨提示
    • 暴雨紀錄之最
    • 錯誤發出暴雨警告
    • 關於暴雨警告的法規
    • 參考資料

    澳門暴雨警告信號在1992年基於香港天文台建立的香港暴雨警告信號系統而建立,有紅色及黑色標記的暴雨警告信號,但有關性質與香港的有點不同。1994年,因一些家長對於暴雨天氣造成上學上課困境,時任氣象台台長馬文傑接受澳門日報專訪稱北部灣夏季風東移引致暴雨,由於澳門的地理環境不同,指澳門不須暴雨警告訊號。因社會及議員對於設立暴雨警告信號的呼聲不斷,政府在1995年12月表示暴雨及水災預警訊號系統研究中,並最終在1996年5月下旬設定暴雨警告有關法規,以保障風雨季學生安全。 基於澳門的地理環境、實際情況,以及暴雨及雷暴的特點等因素,氣象局在2004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並同時統一為新的暴雨警告信號,無顏色之分,同時政府內部設有「20毫米戒備信號」;第一個發出這個新的暴雨警告信號...

    暴雨引發水浸提示服務

    1. 2010年8月,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表示,推出「暴雨引發水浸提示服務」的提示分兩種信號,分別是「20毫米戒備信號」及「暴雨警告信號」。 2. 2010年9月,氣象局正式推出首階段「暴雨引發水浸提示服務」, 短訊提示服務首階段以新橋區及提柯區商戶為試行對象,以3個引發水浸的暴雨個案為試驗期,有150多間新橋及提柯區商戶登記使用,氣象局分別在9月9、11及12日發出水浸提示。 其中兩次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短訊。該三次個案在新橋區路面平均出現5厘米水浸。 3. 2010年9月22日,「暴雨引發水浸提示服務」進入第二階段的試驗,推廣至其他受水浸影響地區 (內港區、下環區、新馬路區、離島區等) 的商戶,預料會約有1000個商戶參加。 4. 2012年5月,氣象局經吸取商戶意見,短訊內容新增未來雨勢「減弱、維持、增強」的預測。在10分鐘內會將短訊發送完予所有用戶。有超過1100個商戶登記使用。

    20毫米大雨提示

    1. 2019年9月2日下午,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正式開始推出20毫米大雨提示,主要目的是在未達發出暴雨警告信號前,更早提醒公眾本澳即將或正受到大雨影響,並對出行有一定影響,公眾應注意安全,調整出行之安排,取代原來的20毫米戒備信號。此亦作為在使用新暴雨警告系統前的過渡措施之一。 2. 2020年9月1日起被新推出的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取替20毫米大雨提示。

    最高單日雨量紀錄

    * 備註︰澳門對於1952年之前的單日雨量計算,為早上9時至翌日9時。

    暴雨演習真假難分

    2016年3月22日澳門「暴雨演習」,由於教青局與氣象局在演習前一日溝話,並認為即使演習當天有雨,雨勢直接導致停課的機會較微,因此模擬當天早上6:30-6:50分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然而教青局網站、澳廣視及學校通報系統卻顯示暴雨警告生效,並且誤發停課資訊, 加上當時出現了雷雨天氣,在此時進行演習,因而出現真假難分的情況,氣象局沒有在實施演習前,以其專業角度終止是次演習,並且當天早上6-8時的兩小時雨量曾錄得44毫米,令不少學生誤以為停課,最後氣象局對外稱未有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澳廣視亦在早上7時多稱這只是「教青局模擬停課演習,要如常上課」,同時教青局網站及手機APP在早上7-8時超過56萬人次訪問,超出網站負荷,使市民無法登入進行核實。事件造成當天早上交通嚴重癱瘓。

    氣象局誤發黑雨

    2020年6月16日,澳門氣象局網站顯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於2020年6月16日10時36分發出,預料雨勢將會維持。」但當時澳門沒有出現落雨,加上還未實施新三級暴雨警告信號,因此此為氣象局錯誤發佈、實際未有生效。

    網站

    1. 澳門氣象局-暴雨警告信號的意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澳門氣象局-現時暴雨警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20毫米大雨提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其他人也問了

  3. 但由於當時氣象局懸掛三號或以上熱帶氣旋信號的時間皆嚴重延誤因此懸掛最高信號的時間已經滯後當時澳門已全面受偏北颱風侵襲更即將進入風眼內且部份地區已錄得破紀錄風速加上氣象局亦要到懸掛十號風球時才同步發出 黑色風暴潮警告當時澳門已出現嚴重海水倒灌市民無法及時趕回家和做好防風防水浸措施風暴終造成10死超過240人受傷全澳斷水斷電。 事件再次激發強烈民憤,最終導致當時仍為氣象局局長的馮瑞權下台,連同時任副局長梁嘉靜於翌年遭受澳門政府紀律處分。

  4. 而同年7月31日早上開始澳門受南海季風低壓影響澳門吹強風氣象局於是懸掛強烈季候風信號而當南海季風低壓逐漸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森拉克後氣象局在晚上隨即除下強烈季候風信號並同時直接懸掛三號風球

  5. 但由於當時氣象局懸掛三號或以上熱帶氣旋信號的時間皆嚴重延誤因此懸掛最高信號的時間已經滯後當時澳門已全面受偏北颱風侵襲更即將進入風眼內且部份地區已錄得破紀錄風速加上氣象局亦要到懸掛十號風球時才同步發出 黑色風暴潮警告當時澳門已出現嚴重海水倒灌市民無法及時趕回家和做好防風防水浸措施風暴終造成10死超過240人受傷全澳斷水斷電。 事件再次激發強烈民憤,最終導致當時仍為氣象局局長的馮瑞權下台,連同時任副局長梁嘉靜於翌年遭受澳門政府紀律處分。

  6. 2024年5月23日 · 繁體. 工具. 熱帶氣旋信號紀錄列表 澳門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之使用紀錄 熱帶氣旋 接近 澳門 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 就會發出相關警告用以通知市民有熱帶氣旋可能影響澳門以作準備。 概要 [ 編輯] 澳門每年均受熱帶氣旋影響而懸掛各個風球平均而言7月到9月最受影響。 歴來最早的熱帶氣旋於4月出現,為4月9日下午懸掛一號風球的颱風維奧莉,而最遲於12月亦曾懸掛風球,為12月20日懸掛一號風球的超強颱風雷伊。 [1] 1998年最遲懸掛首個風球,在8月9日懸掛一號風球的強烈熱帶風暴彭妮。 2004年為最早終旋,在7月16日取消三號風球的熱帶風暴圓規。 有紀錄以來最多活躍風季為1974年、共有12個熱帶氣旋 [2] 需懸掛一號風球。

  7. 2021年10月7日 · 天鴿加速逼近珠江口一帶對澳門構成重大威脅加上氣象局懸掛八號風球的時間大幅滯後導致需在短短2小時半內接連懸掛八號九號及十號風球氣象局在早上6時15分表示考慮在上午9時或之前改掛八號風球後於早上7時宣佈預計在上午9時正式懸掛八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