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英國政府在香港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 華人 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 英國殖民政府 的軍事基地,現時是 香港 其中一個主要 商業區 ,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着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每日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在該區上班和上學。 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之地,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 中環 及購物區 銅鑼灣 ,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 港鐵 、 巴士 、 小巴 、 電車 及 渡輪 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服務著該區。 此外區內也有一些 摩天大廈 和 地標 建築,如 中環廣場 及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常到的旅遊點。

    • 藍屋建築群。藍屋建築群的三座相連建築,即藍屋、黃屋和橙屋,因鮮艷的外牆顏色而命名,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藍屋,已被評為一級建築。藍屋的前身是華人醫院,拆卸後,於1922年興建4層高的擁有露台建築的唐樓,從華佗廟、武館、醫館、義學、英文學校,再到雜貨店、酒莊、商會、住宅,藍屋曾有不少用途。
    • 灣仔舊郵政局。舊灣仔郵政局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郵政局,1915年啟用,1990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93年改為環境資源中心,名為「環保軒」,展出環境保護的古跡、資料。
    • 和昌大押。過百年歷史的和昌大押。位於香港灣仔莊士敦道60至66號,60號原本經營的押舖遷移至大王東街,其後於2020年約滿,再搬遷至銅鑼灣登龍街51號地下繼續營業。
    • 海軍商場。海軍商場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往接待外國抵港海軍,為他們提供食宿、交通等服務。隨着訪港軍艦減少,曾經人來人往的地方不復見,剩下的手信店、餐廳、理髮店、洋服店,亦成為時代遺物。
  3. 2022年7月28日 · 灣仔一日遊灣仔是一個與歷史與潮流文化共融的地方有不少摩天大廈與地標美食景點之多要玩的話一日絕對玩不完! 去年平安夜灣仔全新一段的海濱長廊開放,大家又到訪過未? 一於來個灣仔打卡一日遊,除了海濱之外,順便去春園街、太原街露天街巿說不定有新發現,再去歎一流的美食,仲有到訪懷舊 古蹟 、意義十足的流浪貓工作室等,東鐵綫過海段即將於15日通車,一齊跟住路線周圍遊啦! 灣仔好去處 一日遊路線:海濱長廊踩鴨仔船+各式美食+藍屋懷舊古蹟打卡遊. 第1站:灣仔新海濱去年年底啟用 佔地56,000呎!

    • 灣仔有什麼特色?1
    • 灣仔有什麼特色?2
    • 灣仔有什麼特色?3
    • 灣仔有什麼特色?4
    • 灣仔有什麼特色?5
  4. 歷史豐富的灣仔是香港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殖民時期它由一個小漁村及後變成了繁華的市區。 從住宅區發展成商業和文化中心,灣仔在香港的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灣仔部分建築和街道依然保留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特色。

    • 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灣仔海旁一帶經歷過多年的整修,隨著港鐵站建成,這一帶的建設亦逐漸開放。其中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就以城市後花園為主題,在草坪上擺放了各式各樣的限定裝置,像蔭棚、座椅和鞦韆,及以「海濱動物園」為主題的小桌子,方便在這裡悠閒休息或進食。
    • 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除了有裝置可以打卡外,灣仔新海濱的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第二期)亦已開放。這一段包括長約280米的新海濱長廊,進一步連接了港島北區的海濱長廊,可以由石塘咀沿海濱區步行至炮台山,方便悠閒散步或是跑步發燒友。
    • 藍屋建築群。灣仔的舊區勝在有不少別具特色的建築物,其特色歷久不衰,像藍屋鮮艷搶眼,就不時吸引文青和遊客拍照打卡。其實藍屋建築群是由三座建築物組成,包括藍屋、黃屋及橙屋,顧名思義因為外牆顏色而命名。
    • 和昌大押。灣仔其中一座極具標誌性的建築物,絕對要數在電車路旁的和昌大押。這同樓高四層的唐樓屬百年古蹟,設有長廊式陽台,現時在香港已非常罕見。這棟大樓前身為當舖,經活化後仍保留著香港的歷史情懷,很適合拍照打卡。
  5. 英國政府在香港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 華人 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 英國殖民政府 的軍事基地,現時是 香港 其中一個主要 商業區 ,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每日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在該區上班和上學。 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之地,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 中環 及購物區 銅鑼灣 ,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 港鐵 、 巴士 、 小巴 、 電車 及 渡輪 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服務著該區。 此外區內也有一些 摩天大廈 和 地標 建築,如 中環廣場 及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常到的旅遊點。

  6. 傳統與時尚交織. 小說蘇絲黃的世界將上世紀50年代灣仔酒吧區燈紅酒綠的景象介紹給全世界但如果你對灣仔的印象還停留在滿街的霓虹燈那就大錯特錯啦! 如今,你依然能在灣仔找到不少娛樂場所和享受繁華的夜生活,但新舊結合、中西交融的建築景觀及文化氛圍才是這一區真正的魅力所在。 在灣仔,摩天大樓、新潮酒吧餐廳和老唐樓及古寺廟和諧共存、相得益彰,讓這裡成為了全香港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與香港很多地區一樣,灣仔也曾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居住於此的大多是中國內地的移民,但情況在19至20世紀期間發生了變化。 當時,香港的殖民管治者聚集於中環一帶,因此灣仔區以其坐擁維多利亞港、鄰近中環的地理位置得到了達官貴人們的青睞,逐漸從一個勞工聚居區演變成富裕繁華的商業及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