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hkmemory.hk

      圖片: hkmemory.hk

      • 歷史建築一般先由 香港公營機構 古物諮詢委員會 負責進行研究,然後再由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 轄下的 古物古蹟辦事處 執行有關決定,包括決定 香港法定古蹟 及評級香港歷史建築。 早期的香港歷史建築名單並不向外公開,一直只供政府內部參考,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稱是由於內容敏感,當中涉及私人物業,評級會對物業造成影響。 至2007年1月9日,名單已開始逐步公開。
      www.wikiwand.com/zh-hk/香港歷史建築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歷史建築一般先由香港公營機構 古物諮詢委員會負責進行研究,然後再由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轄下的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有關決定,包括決定香港法定古蹟及評級香港歷史建築。 早期的香港歷史建築名單並不向外公開,一直只供政府內部參考,據古物古蹟

    • 古蹟辦指涉個人私隱
    • 陳劍青指公開圖片有助了解建築「死因」
    • 一度限制公開建築物名單

    本土研究社於3月取得建築物清單後,於3月底進一步向古蹟辦索取圖片紀錄及地圖等資料。惟至日前獲古蹟辦回覆指拒絕公開。古蹟辦表示圖片涉及住户的個人資料,未取得許可前不能用作調查外的用途,因此根據公開資料守則內的個人私隱拒絕公開。 古蹟辦又指,若公開圖片紀錄須逐張圖片檢視,確保未有個人資料被公開。而調查團隊有於從地政總署購買的地圖上作手繪紀錄,由於地政總署的地圖有版權保護,若複印要支付費用,古蹟辦需要就逾8800幢建築物,逐一從地圖上描出,並與地政總署處理版權問題。古蹟辦稱,將涉及大量工作(substantial work),因資料要透過不合理地使用部門的資源才能提供,故根據公開資料守則內的條文拒絕公開。

    本土研究社陳劍青批評古蹟辦做法不合理,認為當中不少為政府建築物,質疑違反個人私隱的講法。他又稱,古蹟辦早前開展餘下6,000多幢戰前建築物的研究,認為公開紀錄不會涉及額外工作。事實上,本土研究社早前就8803幢歷史建築整合成地圖,質疑若民間有能力做到,為何有關部門不可以。他表示,當局公開圖片紀錄除涉及公眾知情權,同時有助民間研究,可更清楚部分不獲評級建築物的「死因」。他稱,本土研究社會繼續去信古蹟辦要求公開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本土研究社早前向當局索取建築物清單時,古蹟辦一度限制他們公開清單,當時同樣以版權為由,最終於本研社及傳媒查詢後終公開名單,發現部分未被列入1,444清單的「滄海遺珠」,包括及後被列為新增項目的盧吉道27號,以及九龍城多幢有逾80年歷史的唐樓等。

  3. 2021年11月14日 · 自隱藏20年的全港歷史建築調查順利入手後,研究社花了一個月時間,動員多位研究員及20多位義工努力,製作出《#香港8803座隱藏歷史建築地圖》,將長達179頁的歷史建築清單人手做好地址位置定位 (geo-referencing),就更容易公眾搜尋各區歷史建築 (這本來

  4. 2022年7月21日 · 古蹟辦在 1990 年代所做的全港歷史建築調查名單一直沒有公開,主教山配水庫事件發生後,本土研究社透過《公開資料守則》古蹟辦取得這份 8,803 名單,當中不少建築物已拆卸。

  5. 文物地點名單. 法定古蹟及暫定古蹟名單. 已評級歷史建築名單. 有待評級的新項目名單. 香港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 由古物古蹟辦事處界定的政府文物地點. 2021 ©. 網站指南. 重要告示.

  6. 香港的歷史建築. 1,444幢歷史建築及新項目的評估. 古物諮詢委員會 (古諮會) 於2009年3月公佈全港1,444幢歷史建築的評估工作已經完成。 建議評級公佈以後,古諮會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 (古蹟辦) 提供的資料和公眾的意見,逐步確定每幢建築物的評級。 古諮會亦會就一些公眾提出的新項目作文物價值評估和評級。 鑑於建議新項目的類別繁多,而且涉及繁複的研究工作,包括檔案查閱、資料核實、實地視察和詳細記錄等,因此新項目的評估將視乎緩急需要分階段處理。 評級定義︰. * 以上評級的定義是古諮會及古蹟辦就保護歷史建築物所採用的行政指引。 1,444幢歷史建築及新項目的評估結果.

  7. 截至2023年12月14日,全港有173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 [2];另有27幢屬於上述名單建築物,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3],兩者合共200幢。 此列表包括已列為法定古蹟的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1. 為什麼香港歷史建築名單不向外公開? 相關

    廣告
  2. 奧比斯是一間國際非牟利慈善機構,40 年來一直匯聚各界力量,領導全球共同對抗可避免的失明。 透過結合夥伴地區的力量,為當地的眼科醫療團隊提供指導和培訓,激勵他們在社區中奮力對抗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