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白居易與元稹齊名,號「元白」,元白兩人是文學革新運動的伙伴,分別作有《元氏長慶集》與《白氏長慶集》,稱為長慶體,又稱元和體。 晚年白居易又與 劉禹錫 唱和甚多,人稱為「 劉白 」。
白居易 (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 [4], 字 樂天,晚 號 香山居士 、 醉吟先生,在詩界有 廣大教化主 的稱號。. 祖籍 山西 太原,生於 華州 下邽 (今 陝西省 渭南市), 唐代 文學家,文章精切,特別擅長寫詩,是 中唐 最具代表性的 詩人 之一。. 作品 ...
- 家世
- 生平
- 文学成就
- 人物形象
- 评价
- 纪念
- 参考
- 外部链接
据史籍记载,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自述白起之后,白起24世孙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白邕5世孙白建,北齐五兵尚书,因功赐田韩城(今陕西渭南),白建曾孙白温,任唐朝检校都官郎中,迁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白温第六子白锽,任巩县令,居郑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锽长子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生四子,次子就是白居易。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 部分近代学者认为白居易可能是胡人的后裔,一说龟兹王族后裔,然而也有反对意见。 白居易的祖父白锽,曾任酸枣、巩县县令。父亲白季庚,唐德宗建中年间任彭城令,对抗李正己的叛变有功,授朝散大夫、大理少卿、徐州别驾等官职,并赐绯鱼袋,兼徐泗观察判官。后来历任衢州、襄州别驾。白居易的外祖母也是白氏出身,因此白居易的母亲陈氏,与白家之间本有血亲关系。 1. 六世祖:...
白居易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生于河南新郑,后因战乱等因素,迁徙于越中、衢州、符离、襄阳、洛阳、长安等地。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有较多接触和了解。787年(贞元二年),白居易至长安,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到白居易的姓名时,曾调侃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及至看到他的诗篇,才感叹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799年(贞元十四年),白居易开始投入科考。800年(贞元十五年)进士及第,随后回家乡探望亲戚。802年(贞元十七年)试书判拔萃科及第,与同时及第的元稹订交,成为终身的好友。803年(贞元十八年)授秘书省校书郎,定居于长安。 作品例举:《赋得古原草送别》:768、《百道判》:3561。
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号“元白”,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他曾自己编辑自己的著作,名为《白氏长庆集》(或《白氏文集》),共七十五卷,现存七十一卷。白居易对文学创作非常地投入,少年时认真地投入学习,甚至到影响健康,提早出现衰老的症状。他曾以诗仙、诗魔自比,形容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投入。 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的诗人,白居易在世时他的作品就已经得享盛名,广泛流传于各地、各阶层,是唐代诗人中作品在生前流传最广的一位。他的作品也流传至日本、新罗等地。在早期的日本,《白氏文集》是日本文学汉化的最重要依据。
人生哲学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里,描述他的人生哲学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认为应当坚守自己的理想,以等待适当的时机到来。时机来临时,就要努力地实践自己的理想,这个思想反映在他的诗文上,这就是“讽谕诗”的创作;若时机没有来临,就需要好好地修养自己,反映在诗文上,就是知足保和的“闲适诗”的创作。 白居易的个人修养,可用“知足”二字概括。陈寅恪认为白居易的“知足”思想,是源于老子“知足不辱”的想法。白居易的知足思想也经常表现在他的诗文之中,例如当他担任校书郎时“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其后官职调动而调整俸禄时,白居易也多有诗文记载,大多也都能反映其知足常乐之情,例如:任左拾遗“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任太子宾客分司“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任太子少傅“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闲人”,退休(致仕)后领取半俸“全家遁此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从最初的月俸一万六千钱,至最高的月俸十万钱,以及退休后的月俸五万钱,白居易大多都表现出知足的心态。即使是被贬谪至江州司马,处于极不得志的时期,他仍能说出“今虽谪在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寒有衣、饥有食...
交友
白居易与元稹是好友,两人对于诗文的功能拥有着极其相似的认知,故而成为新乐府运动的战友;同时两人作诗的才能相匹敌,因而常以唱和为戏。白居易曾用曹操夸奖刘备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来形容两人的交情。白居易晚年常居洛阳,与刘禹锡时常唱和往来。
风流韵事
唐时社会风气开放,官员宴饮之时以歌妓陪伴的风气兴盛,当时政令风气与后世大不相同。白居易曾蓄有多名歌妓,最出名的是樊素,见于《旧唐书‧白居易传》。白居易本身对歌妓并不忌讳,关于歌妓的描述常见于他的诗歌之中,如《与元九书》、《对酒吟》、《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等。白居易好友元稹、刘禹锡相互赠答诗文中,亦有关于歌妓的描绘:如元稹曾邀白居易的歌妓商玲珑至越州,商玲珑返回时,元稹并有诗赠白居易。白居易杭州刺史卸任后,曾带杭州的歌妓回洛阳,这些歌妓后来返回杭州,刘禹锡曾有“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的诗句描绘这些歌妓对白居易的思念。 白居易与歌妓的往来,也使他受到许多批评。宋朝的龚明之认为白居易与歌妓来往,代表他荒废政务。曾因胡风事件而广受争议的舒芜,指责白居易狎妓是不尊重女性,引起广泛讨论。石继航认为这些对白居易的指责“大有斗倒批臭之势”,且舒芜引用时看错字,可能因此而造成解读上的误解。石继航并且指出白居易与家妓樊素和小蛮感情良好,虽未知有否越轨事,然即使有,亦非狎玩,可说是两情相悦,故而白居易与妓之事,实非重要,且其时文人几乎皆有,不应独责白居易。晚年白居易将所...
唐代
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白居易的诗文流传很广泛,然而历代对其评价则不一致。元稹评价白居易的诗文:“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夫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五字律诗百言而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长于情,赋、赞、箴、戒之类长于当,碑、记、叙、事、制诰长于实,启、奏、表,状长于直,书、檄、词、策、剖判长于尽。总而言之,不亦多乎哉。”对白居易推崇备至。然而杜牧为李戡所作的墓志铭,就记载了李戡对元、白的批评:“诗者可以歌,可以流于竹,鼓于丝,妇人小儿,皆欲讽诵,国俗薄厚,扇之于诗,如风之疾速。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后世许多人批评杜牧自己的“淫言媟语”也非常多,为白居易抱不平,甚至认为杜牧是假托李戡之言,挟怨报复。然而亦由此可见在唐代,对白居易的评价已...
五代、宋元
新、旧唐书对于白居易的评价亦有不同。旧唐书对于白居易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的肯定:“昔建安才子,始定霸于曹、刘;永明辞宗,先让功于沈、谢。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荄。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就文观行,居易为优,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必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新唐书描述白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又说:“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然而新唐书对白居易的人品则给予极高的肯定:“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鸣呼,居易其贤哉!”这种评价的变迁可能与宋代古文运动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苏轼对白居易的评价也有不一致处。苏轼曾提出“元轻白俗”的说法,对元白的诗风颇有微词。然而后来却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又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苏轼对白居易的诗作,也有“白公晚年诗极高妙。”的评语。 辽朝...
明清
明代后七子的王世贞、清代神韵派的王士祯不喜爱白居易的诗作。 相对的,公安派的三袁对白居易的评价相当高。袁宗道以“白苏斋”为斋名,并有《咏怀效白》的诗作;袁宏道将元白欧苏与李杜班马相提并论;袁中道亦赞同兄长们的意见。清代主张性灵说的袁枚亦给予白居易极高的评价。此外,清乾隆皇帝敕编的《唐宋诗醇》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白居易、元稹等的生活方式、政治态度、道家学问甚持批评。说到白居易、元稹等沉迷于酒肆嬉游书画诗歌,虽然称名士,实则非国家之栋梁、君王之心膂。“此数子者,类皆酒肉以溺其志,嬉游以荡其情,服饰玩好书画以丧其守。凡此,非得美官厚利,则不足以厌其所欲。而精魄既摇,廉耻遂泯,方且号于人以为清流之津迳,而轻薄淫泆之士乐依之,以标榜为名士。如此,而能自树立以为君之心膂、国之桢干、民之荫藉者,万不得一。”
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山塘街口建有白居易纪念馆。河南省洛阳市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建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白居易故乡陕西省渭南市的乐天大街以白居易的字命名。丸山茂:〈伟大的凡人——白乐天的历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萧驰:〈洪州禅与白居易闲适诗的山意水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松浦友久:〈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全唐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白居易的作品自卷4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起。其他人也問了
白居易是誰?
白居易是什麼派?
白居易和元稹是誰?
白居易故居有什麼特色?
白居易為何離開家?
白居易是胡人後裔嗎?
2018年12月26日 · 白居易是我們國家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一生淡泊名義,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寫詩,他出生在唐朝最繁華的時期。 從小天資聰慧的他五歲就已經開始寫詩了,十五歲的他在文學領域已經很有名氣了,在之後他進京考試中了進士。 在職期間白居易一直任勞任怨,造福百姓,深受百姓愛戴。 他的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歌。 白居易在意外情況下被貶職成為了江州司馬,那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之後的白居易大部分詩詞都帶著暗喻的手法諷刺了那是的朝政腐敗無能和聽讒言的昏君。 白居易曾經把自己的詩集分為三種,暗喻,閒適和傷感三大類。 白居易稱號詩魔的由來正如他詩中所說「魔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息」,反覆的誦讀著自己的詩句,導致自己嘴巴里長滿了口瘡,詩魔的稱號就是這樣來的。
白居易是著名的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他的好友元稹世稱「元白」,可是你知道麼,他們的人品卻都不敢恭維,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編來說說。 元稹和白居易屬於同時代人,倆人都以詩詞著稱, 詩功相當,被稱為「元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 下邽,生於河南 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與 元稹 共同倡導 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 劉禹錫 並稱“劉白”。. 白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