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85個

      • 學校有百年歷史和光榮傳統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擁有旗山、倉山兩個校區,佔地面積約267萬平方米, 現有本科專業85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2.3萬多人,各類研究生7千多人,境外學生1,000多人 (香港學生 57人)。 學校已形成了文、史、哲、理、工、教、 經、法、管、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和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studyinchina.hk/course/fujian-normal-university/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9月12日 · 福建師範大學(英語: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縮寫:FNU 或 FJNU),簡稱福師大福建師大,坐落於中國 福建省 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高校。[6]

  3. 在教育部第四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3學科進入A類、12學科進入B類,A類學科數、AB類學科數均位居福建省屬高校第1位,A類學科數並列全國高校第45位。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沿革
    • 辦學條件
    • 學術研究
    • 文化傳統

    福建師範大學(Fujian Normal University),坐落於中國東南名城——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畫”、“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福建省重點建設三所高水平大學之一、面向東南亞開展對外漢語教學培訓基地、國家單獨招收台灣學生試點學校、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受院校、中國-東協教育培訓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國培計畫”示範性集中培訓項目學校,2018年被確定為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為中國建校最早的師範大學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帝師陳寶琛創辦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後由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福建協和大學、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等單位幾經調整合併,於1953年成立福建師範學院,1972年易名為福建師範大學。葉聖陶、郭紹虞、董作賓、林蘭英、鄭作新、黃維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曾在學校任教。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7個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

    •主管部門:福建省

    •學校官網:http://www.fjnu.edu.cn

    •中文名:福建師範大學

    前身史略

    •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1908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預科成立,選舉程呂底亞女士(Miss Lydia Trimble)為校長。學院預科先租賃倉前山倪厝弄的一處房子為宿舍。 1911年12月,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在倉前山新校址奠基。 1917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開始創辦四年制本科專業,首先辦教育系、1921年第一屆本科生畢業。 1921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決定向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申請學士學位的授予權。 1922年9月28日,得到紐約州立大學董事會的臨時承認證書。 1931年10月9日,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向中央教育部申請立案。為此,除了學院的課程設定按教育部規定進行了調整外,學院的教育經費也必須按教育部的規定達到了一定的定額。 1933年6月,教育部準許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臨時立案,承認了中文、外語、教育、家政、數理、化學、生物等7個系。 1934年6月,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獲教育部批准永久立案。同年9月21日又得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董事會正式承認具有文學士與理學士兩個學位的授予權。 1935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加入美國基督教13所大學聯合託事部。 1938年6月21日,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內遷南平。 1941年,神州淪陷後,日寇入侵閩北、古田大湖阻擊戰是保衛閩北的關鍵戰役。高山峻岭之間,糧食難以供應。南平駐軍決定趕製20萬塊光餅,穿紮成串,限期送往大湖。華南學院全體師生日夜奮戰,投入緊張的支前工作,並在每袋乾糧里附一紙鼓舞士氣的短箋。大湖之役勝利了。學院師生的愛國行動得到軍民們的高度讚揚。 1941年,福州校舍彭氏樓失火,圖書館、實驗室和教室都付之一炬。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彭氏樓重建尚未竣工,延至1946年1月至3月分三批完成學院遷回福州的任務。 1947年3月13日,波士頓大學校長親自給王世靜頒發了人文科學榮譽博士的學位。 1951年4月,院系調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與福建協和大學合併成立福州大學。 •福建協和大學 清宣統三年(1911),由世界基督教大會推舉的高等教育委員會會長高綽博士(Dr.John Goucher)來福州,與福建基督教六公會聯議創辦大學,幾經醞釀、籌備,於民國四年(1915)成立董事會,以俾益知(W.L.Beard)為主席,推選莊才偉(Aduin C.Jones)為首任校長,校名定為福建協和大學((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 民國五年(1916)二月,該校於福州倉前山租舊俄商茶行正式開課,將福州的英華、格致、三一及閩南的英華、尋源五書院的高年級學生為一年級學生,總數有81人,但不招收女生。老師專任者5人,兼任者4人。 民國六年(1917),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承認協大是一所合格大學,並且參照美國大學畢業生的管理辦法,承認其畢業生同樣可取得學士學位。翌年,美國羅氏基金董事會鑒於協大辦學漸具規模,乃逐年指定一筆巨款,撥作添聘教授和購置設備之用。 民國八年(1919)一月,羅氏基金社撥助該校科學館的建築設備及常年維持費,並設科學講座六名。莊校長之兄嫂亦捐建文學院一座,及逐年圖書購置經費。 民國十一年(1922),學校擇定福州魁岐鄉為校址,於鼓山之麓,閩江之濱,建築新校舍。 民國十四年(1925),文學院、科學館及大小30座校舍先後落成,為紀念莊校長即以科學館命名Edwin C. Jones Memorial Science Hall。 民國十六年(1927),校董事會改組、高校長辭職回美,校務收回國人自辦,由校友林景潤繼任校長,並遵照國民政府頒布的私立大學規程報請立案。 民國十七年(1928),得何氏中國文化研究基金會的津助,擴充文學院各學系。 民國二十年(1931),國民政府教育部因協大只有文、理兩科,不符合大學至少要有3個學院的規定,遂準以"私立福建協和學立案。民國二十三年(1934)女生宿舍竣工,始兼收女姓。 民國二十五年(1936),得福建省政府補助,添設農學與農業經濟兩個學系,開辦農業試驗場。 民國二十六(1937),並在邵武設立閩北農林試驗場,作為發展農科學系的準備。 抗戰開始,協大就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五月遷到閩北山城邵武。 民國二十九年春(1940),教育部令農學系擴充為農藝學系及園藝學系,加上原有的農業經濟學系成立農科。同時將文史系分為中國文學系和歷史系,數理系改為物理系。 民國三十一年(1942)四月,教育部批准將"私立福建協和學院"改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文、理、農三科改稱文、理、農三學院。並頒發新校印。於同年10月16日啟用。學校辦學宗旨,據董事會章程(1929年2月經教育部立案)規定,是以"博愛、犧牲、服務精神,研究高深學術,養成高尚健全人格,適應社會需求"為宗旨。因而"博愛、犧牲、服務"亦定為協大校訓。 民國三十三年(1944)十月,福州第二次淪陷,魁岐鄉校舍遭日軍洗劫,留在校內的儀器、設備,無一倖存,連門窗地板也被拆毀,樹木被砍伐三分之二;文學院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十月被縱火焚燒,屋頂及非水泥部分全毀,膳廳、遊藝廳及職員住宅,亦壁穿梯折,僅存外殼,總計校舍被毀損失達30餘萬美元。其中以沙氏考古館的損失最為慘重,館中所存古物3600餘件,包括夏、商、周以來的磁器、銅器、陶器、石斧等,是沙善德教授費數十年心血,耗巨資匯集的,均蕩然無存。 民國三十四年(1945)五月,日軍撤離福州,八月宣告投降。抗戰勝利了,協大於十一月籌備復員,遷回福州。 民國三十五年(1946)夏,文學院及其他各部房舍先後修建完成,並添建臨時校舍如大禮堂、農學院辦公廳及教職員住宅等計共5座,五月一日宣告複課。經過數月艱巨的工程重整之後,高山蒼蒼,流水泱泱,始重聞昔日的弦歌了。九月二日林景潤校長休假赴美,十月二十日陳錫恩代校長及教師多人由美抵校。 1947年5月16日,協和大學學生自治會在中國地下黨組織領導下,發動全校絕大部分學生計600餘人,衝破國民黨的威脅與重重阻撓,組織福州市有史以來人數最多、聲勢浩大的"三反"("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大遊行,散發《告福州市民書》。隊伍沿著市區台江、小橋、洋頭口,穿過南門兜,一路直達鼓樓的國民黨省政府,向當局遞交《請願書》。 1951年1月,中央教育部決定接辦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將兩校合併成立福州大學。兩校合併暨福州大學成立典禮,於1951年4月12日在福州魁岐原協大舉行。新成立的福州大學領導機構為校務委員會,由許彧青任主任,嚴叔夏、王世靜任副主任。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下文簡稱"福建師專")為福建師範大學主要前身之一。該校於1941年6月1日,在抗戰烽火中誕生在福建戰時省會永安。 1940年,夏省政府未經教育部同意,從權設定了省立中等學校師資養成所(二年制),以應急需。鑒於該所受種種條件限制,對解救本省中等"師荒"未能大有作為,省政府和教育廳不久又派專人向教育部力陳創辦福建師專的迫切需要,才得到同意。 1941年4月,著手籌辦,6月1日獲電準成立,唐守謙被任命為校長,8月1日即正式開學。福建師專在學校的性質與任務上,同1907年成立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一脈相承,在福建高等師範教育史上,起著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 1942年5月,乘春深水滿時節,順流而下遷校南平沙溪之濱的水南後谷。 1946年1月,校址由南平喬遷福建師範教育的發源地-福州烏石山。 1949年3月,發動了"反飢餓、反迫害、反徵兵、反征糧"聲勢浩大的遊行。 1949年8月,師專師生迎來了福州的解放。9月省軍管會接管了學校,仍稱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院。 1950年9月,該校即擴建為福建師範學院。 •國立海疆學校 抗戰勝利前夕,國民政府決定在與台灣島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創辦一所高等院校,為即將回到中國的台灣培養教師和行政人員。 1944年5月,國民政府開始在福建籌建大專學制的國立海疆學校,先設師範和行政兩科。8月,選擇仙遊縣私立金石中學舊址作為臨時校舍。1945年1月,開始招生。生源主要來自福建仙遊、永春、晉江、漳州及廣東揭陽等地。2月,海疆學校正式開學。 1945年7月,學校奉準遷址南安縣九都鎮。南安九都時期的海疆學校,師資陣容較大,聘任了有許多知名教授。 1946年6月,國立海疆學校又遷往晉江。 1947年1月,首屆二年制學生畢業,畢業生大多服務於台灣等地。 海疆學校自創辦之初,就以“造就專門人才、輔助海疆建設、發展海外事業”為立校之宗旨。前後實際辦學僅僅6年,在全體教職工、校友及海內外各界人士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載入了福建高等教育的史冊。 1950年,海疆學校停辦,師範科部分教師和學生併入福建省立師範學院。 1952年6月,福建省立師範學院併入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與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成立的福州大學。 •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 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的前身為私立福建法政學堂,這是福建近代史上一所培養法政專門人才為主的高校,也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私立法政專門學校之一。 1911年,私立福建法政學堂正式成立。校址位於福州烏石山西北一帶。 1912年,改稱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經民國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1914年7月,又經法務部認可。 1925年7月,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改稱福建大學。1927年,又恢復稱為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 1929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明令廢止專門學校,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再次改辦私立福建學院。 1932年2月,福建學院正式獲準立案。 1936年8月,依據福建省政府實施整理本省教育方案,調整各大學相同科系,福建學院專辦法科,農科歸併私立福建協和大學。 抗戰全面爆發後,學院初遷閩清十六都白雲渡。1941年4月,再遷浦城大同鄉。1942年6月,三遷返回閩清。 抗戰勝利後,私立福建學院及其附屬中學回遷福州烏石山原址辦學。 1951年夏季,私立福建學院奉令辦理結束,商科四系歸併當時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與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成立的福州大學,組成福州大學財經學院。 1952年9月13日,福州大學財經學院歸併廈門大學。 •福建省研究院

    開拓發展

    1951年4月,私立福建協和大學(1915-1951年)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1908-1951年)合併成立福州大學。至1952年6月,福州大學先後併入福建省立師範學院(1941-1952年)、福建省研究院(1939-1951年)、私立福建學院(1911年-1951年)等單位。經中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調整後,1953年9月,福州大學改稱福建師範學院。 1969年,因“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停辦,1972年5月復校,更名為福建師範大學,並沿用至今。 2003年,福建司法學校(1983-2003年)併入該校。 2003年11月,福建師範大學確立為首批八所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 2007年11月,福建師範大學迎來百年華誕。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等出席慶祝大會。 2012年11月,教育部與福建省政府在福州簽署共建福建師範大學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和福建省委常委、時任副省長陳樺代表雙方簽署協定。福建師範大學正式進入省部共建大學行列。 2012年12月,福建師範大學成立董事會,福建省政府省長蘇樹林任董事會主席。 2014年1月,福建師範大學確立為福建省重點建設三所高水平大學之一。 2014年10月15日,教育部、財政部公布2014年度“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結果,由廈門大學牽頭,復旦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等核心單位參與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正式入選國家“2011計畫”,福建師範大學成為國家“2011計畫”核心參與高校。 2017年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備註:以上歷史圖片資料來源:福建師範大學校慶105周年紀念官網。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6月,在學校1784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人員99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44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青年學者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和“萬人計畫”人選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成員3人,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評審組召集人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學名師”2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8人,歷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5人。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朱鶴健 雙聘院士(3人):姚建年、劉興土、郭光燦 國家博士後管委會專家評審組召集人(1人): 黃漢升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王長平 國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人選(1人):黃茂興 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王耀華、黃志高 教育部創新團隊 國家級教學團隊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

    院系概況

    截至2016年5月,校本部轄24個學院,開辦本科專業82個,其中師範類19個(其中4個專業同時招收非師範類學生),形成了文、史、哲、理、工、教、經、法、管、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院系專業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福建師範大學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網)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國家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16項;2001年以來,獲得全國優秀教材一、二、三等獎7項,18本教材入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先後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特色專業建設點10個,國家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3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卓越教師教育計畫1項。擁有國家人才培養基地4個,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各1個。學生在“挑戰杯”等國家級賽事中屢獲特等獎、金獎、一等獎,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篇。 國家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6個):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漢語言文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基地、音樂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美術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地理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物理學實驗中心、化工綜合實驗中心、生物學實驗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生物技術與生物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經濟學基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體育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音樂教育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中文基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物理、教育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美術學、體育學類、漢語言文學、音樂學、英語、物理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地理科學、經濟學、歷史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語文)、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課堂教學、台灣歷史與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史專題、高級生理學、大學物理實驗、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世界民族音樂、排球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高級生理學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6門):台灣歷史與文化、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語文)、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課堂教學、台灣歷史與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史專題、高級生理學、大學物理實驗、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世界民族音樂、排球課堂有效教學、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旅遊景區開發與管理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心理學實驗中心、數字媒體技術實驗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數字媒體實驗中心、體育學實驗中心、計算機實驗中心、先進材料與新能源工程實驗中心、物理學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化學實驗中心、生物學實驗中心、軟體工程與數字媒體實驗中心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核心協同單位之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級行業技術開發基地1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4個,省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 研究機構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6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官網)

    科研成果

    截至2015年1月,學校先後共獲部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00多項,其中獨立或合作獲國家三大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項。 2009-2014年,學校先後承擔各類國家級課題近400項,其他各類課題2300多項。 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福建師範大學官網)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辦於1956年,原刊名為《福建師範學院學報》,是福建師範大學主辦的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理論刊物,設有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理科學、環境科學、運動學等欄目;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等;是多家權威檢索刊物和資料庫的來源期刊,主要有: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化學文摘》(CA)、德國《數學文摘》(ZM)、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SFA)、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中國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線上、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光學與套用光學文摘、中國化學化工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農業文摘、中國地理與資源文摘等。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於1956年,是福建省最早創辦的高校學報之一;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社會科學綜合類)”、“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等。 •館藏資源

    校標

    福建師範大學校標由該校美術學院教授翁炳峰擔綱設計,其設計理念如下:其一,福建師範大學校標設計材料折射出的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精神實質。嚴謹的中軸線分布,反映了儒家文化思想與福建師範大學創始人陳寶琛的辦學思想相吻合。 其二,福建師範大學校標設計材料審美水平高,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追求,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諧音、象徵等手法來表現其對未來的美好嚮往:建築中的四根方勝柱是中國特有的吉祥文化的圖形化,表達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願;拉長的柱子喻“盤長”的傳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哲學思想;方勝柱格柵與建築主體通透開敞式,意指對內對外交流合作與溝通,以及東西方在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創造出更深、更新的理念精神;筆架山門是開啟知識之門的象徵。

    校訓

    “知明行篤,立誠致廣”為福建師範大學校訓,闡釋如下: “知明行篤”語出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四:“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明。朱熹認為:知行相須,不可偏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也曾提出“知行相資”之說。 “立誠”,語出《易經·乾卦·文言》:“修辭立其誠”。“立誠”的現代含意可引申為:一是對真理、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二是真誠待人、強調誠信,一身正氣、光明磊落。“致廣”,語出《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致廣”的現代含意可引申為:一是“終日乾乾,進德修業”,努力達到廣闊的境界;二是提倡兼容、寬容,為人才成長提供廣闊的天地。 概而言之,“知明行篤 立誠致廣”就是要求全校師生努力做到知與行的統一,認識與實踐的統一,學會做人與學會做事的統一,樹立至誠的精神,不斷探索真理,達到廣大的境界。

    校歌

    福建師範大學 (詞:夏冬常祁 曲:章紹同) 閩水泱泱,長安蔥蔥,旗山莽蒼蒼。 百年學府,弦歌傳唱,難忘好時光。 知明行篤,立誠致廣,全面求發展。 重教勤學,求實創新,矢志成棟樑! 海納百川,名師璀璨,鐘聲響四方,鐘聲響四方! 福建師大,八閩之光,明天更輝煌,明天更輝煌! 校歌

  4. 2024年3月6日 · 福建師範大學坐落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辦學歷史至今已逾百年,肇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由清末宣統帝溥儀帝師陳寶琛創辦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其前身校還有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福建協和大學、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福州大學、福建學院、福建 ...

  5. 福建師範大學目前擁有1國家重點學科,10國家級特色專業,21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37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碩士專業授權點,19博士後流動站;在2017年教育部年公布的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福建師範大學的體育學、音樂與舞蹈學

  6.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1人,國家高層次特殊人才支持計劃9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青年學者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7. 2022年10月24日 · [編輯] 福建師範大學簡介. 福建師範大學 是一所具有百年曆史和光榮傳統的省屬重點大學,是我國建校最早的師範大學之一,前身為1907年由清朝末代帝師 陳寶琛 創辦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 建國以後,由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福建協和大學、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等單位幾經調整合併,於1953年成立福建師範學院,1972年易名為福建師範大學並沿用至今。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抓住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發展機遇,憑藉建設 海峽西岸經濟區 的春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實現了 跨越式發展。 福建師範大學坐落於省會福州市,有旗山、倉山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524多畝。

  1. 福建師範大學有幾個學位?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emu.com

    Browse thousands of brands and find deals on your favorites at Temu®, Shop Now. Awesome Prices & High Quality Here On Temu®. New Users Enjoy Free Shipping & Free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