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15日 ·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教授麥肯·尼德佳德說,「側臥是人類甚至大多數動物最常用的睡姿,野生動物也一樣! 這很明顯地說明,大腦選擇了最適合它進行自我清理的姿勢。

  2. 2024年4月2日 · 【明報專訊】據CTVNews,一名居住在中國的加拿大企業家,因被控盜取特斯拉電池製造技術上月在美國紐約州被捕,當事人現獲准以100萬美元保釋候審。

  3. 2016年7月16日 · $1看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必去的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作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一天根本看不完裡面成千上萬的藏品,很多人都想多去兩次。

  4. 2024年5月5日 · 距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國事訪問美國僅約兩周,日本前首相兼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4月23日赴紐約會見特朗普,並獲對方在社交平台上載親自迎接的影片。 影片顯示特朗普向記者稱自己在已故日揆安倍晉三介紹下認識麻生,形容麻生在日本國內外皆獲高評價,又讚揚安倍是「偉大之人」,自言十分「敬愛和緬懷」這位故友。 在2016年美國大選後不足10日,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飛往紐約,成為特朗普當選後首名會見的外國領袖,此後雙方保持緊密良好關係,其影響力也顯而易見——由特朗普政府採納、拜登政府延續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概念,便是出自安倍2016年的演說。 惟安倍前年7月遇刺身亡,為日本政界跟特朗普的聯繫留下真空。

  5. 2024年5月2日 · 哥大.警爬窗 美國紐約市警察周二晚排隊爬上雲梯,準備從示威者佔據的一座哥倫比亞大學大樓的二樓窗口進入,展開清場。 (路透社、法新社)

  6. 2015年2月5日 · 興隆引述美國社會學家Peter Berger所提出的「心靈無家」 (The homeless mind)現象,指出現代人在多元化的社會裏,「因被要求做許多的選擇,如職業、知識、資訊等,因而增加了錯誤的機會」。 錯誤為人類帶來挫折的感覺和壓力,而宗教則提供「信心」。 興隆形容人生存在世上,需要的是對生命的信心,以掌握世界和命運。 無論是哪個宗教,多能給予信徒生活上的指引,如生活應有的方式、信條,以穩定人在現實中面對困難時的情緒和心情,即「精神特徵 (mental traits)」和「心靈力量」 (psychological forces)」。 宗教面對的挑戰. 時至今日,大眾一般相信科學,提倡用「理性」的態度研究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發展。

  7. 2017年7月3日 · 屆時﹐美國從西面俄勒岡州 (Oregon)至東面南卡羅萊納州 (South Carolina)的橫向地帶,都能在白天觀賞到歷時2.5分鐘的日全蝕。 加國也能觀賞到日偏蝕,月球遮蓋太陽的比率,從西面卑詩省維多利亞 (Victoria)的89%至北面努拿烏 (Nunavut)雷索盧特 (Resolute)的13%。 加國多處的大學和天文學會,如加拿大皇家天文學會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都將舉辦觀看日蝕的活動。 當中不少地點設置裝有太陽光過濾器的望遠鏡,或派發特製太陽眼鏡。 日蝕共分四類,分別為日全蝕、日偏蝕、日環蝕和全環蝕。 日全蝕就是當月球環繞地球時,剛好阻擋在太陽前面,完全遮住太陽,太陽圓盤被月亮陰影遮蓋,可看到模糊的日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