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公視基金會與 中華電視公司 (華視)在2006年7月1日共同組成 臺灣公廣集團

      • 公視基金會與 中華電視公司 (華視)在2006年7月1日共同組成 臺灣公廣集團 ,是目前台灣唯一的公共媒體事業群。 現今臺灣屬於公共服務性質的電視臺,除了公視與同為公廣集團成員的華視,還有隸屬於 原文會 的 原住民族電視台 (原視)。
      zh.wikipedia.org/zh-tw/公共電視台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華視是民營媒體還是公共媒體? 目前,華視的大股東是公共媒體,百分之十幾的股份是民間持有。 如果華視是民營媒體,常年的虧損,大概股東都會要求清算關門了。 「針砭時事」和「揭弊」 報紙的評論是有立場的,如果在民營媒體或者電視台要播出有立場的評論,這在台灣沒問題,但是公共媒體就不行。 再次强調,公共媒體服務的對象是所有國民,展現的不應該是編輯或者是任何一個人的立場和看法,更不能帶風向。 「揭弊」聽起來冠冕堂皇,但是一件事都有兩個面向,公共媒體必須把所有的事實呈現、不做任何結論,讓受眾自己來判斷,不能把受眾當「愚民」。 這些公共媒體的責任列出來之後,就要問了,華視是公共媒體還是民營媒體? 這個搞不清楚的話,就無法確定華視的定位。 華視是要以盈虧為先,還是承擔公共媒體的責任?

  3. 中華電視公司 ,原稱 中華電視臺 ,簡稱 華視 、 CTS 、 公廣華視 、 TBSCTS , 中華民國 的 電視台 。 現為 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成員。 華視創立時,只獲分配一個 VHF 頻道,除了製播一般 電視節目 之外,另外製播空中高中、高工、高商、在職教師進修、大學選修等 遠距教學 課程。 1983年,華視獲准開設 UHF 頻道,是為「華視超高頻教學頻道」(現 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 ),2004年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後,取得一個容納3個節目頻道的UHF物理頻段;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現在擁有一個容納5個節目頻道的 UHF 頻道,是台灣唯一從事遠距教學事業的電視台,也是台灣唯二擁有最多頻道的無線電視台(另一家為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 歷史. [ 編輯] 1960年代. [ 編輯]

  4. 中華電視公司,原稱中華電視臺,簡稱華視、CTS、公廣華視、TBSCTS,中華民國的電視台。 現為 台灣公共播電視集團 成員。 華視創立時,只獲分配一個 VHF 頻道,除了製播一般 電視節目 之外,另外製播空中高中、高工、高商、在職教師進修、大學選修等 遠 ...

  5. 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 ( 英語 譯名: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簡稱 TBS 、 臺灣公廣集團 、 臺灣公廣 、 公廣集團 、 公廣 ,是 台灣 第一個、亦是目前唯一的 公共媒體 事業群,由 公視基金會 和 中華電視公司 兩個 中華民國政府 捐贈出資的 媒體 機構組成 ...

  6. 華視身為公廣集團成員在兼顧商業利潤與社會責任的使命下,以「打造優質新華視,看見台灣生活的表情,開創媒體新價值」做為戲劇節目規劃指標;製播貼近時下閱聽人生活面,反映台灣社會潮流趨勢、時尚家庭倫理類型的戲劇,從市井小民的親情、愛情、友情呈現現代生活百態,反映社會脈動,展現台灣的充沛生命力。 《包青天》、《施公奇案》等經典戲劇持續在海內外播映中,歷年製播戲劇節目廣獲金鐘獎與國外電視、電影獎肯定。 未來華視之戲劇仍堅持製播具有質感及內涵的戲劇節目,進而讓觀眾欣賞耳目一新兼具娛樂與啟發效果之好戲,傳達正面社會價值觀,彰顯公廣集團社會使命。

  7. 2022年監察院曾對華視多次播出新聞疏失進行調查,當時華視的回覆包含三個要點:首先根據《公股處理條例》,編列附負擔經費給華視;第二推動買回16.76%的民股,讓華視真正成為公共媒體;第三修正《公共電視法》為《公共媒體法》。

  8. 2023年7月5日 · 華視開播已逾半個世紀,原先為國防部、教育部與部分民間人士合資的無線電視台,在黨政軍退出媒體後,成為公共化的無線電視台,併入公視為首的「公廣集團」。 華視的公共化之路始終面臨定位不明的困擾,一方面要自負盈虧、一方面又要負擔公共任務,以致長年財務虧損。 在《公共電視法》修法成功之際,關心公共媒體發展者欣喜之餘,也疾呼下一階段修法正視華視定位問題。 2023年7月1日媒觀會客室以「壯大公共媒體,華視什麼問題? 」為題,邀請公共電視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馮建三、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及華視監察人周宇修,一起從歷史面、法律面、實務面等角度,深入瞭解華視困境的實況,並展望第二階段的修法進程。 歷史面:華視的問題不是華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