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4年2月27日 · 家對 中華民國政治 的影響,起始於自 蔣中正 於1914年出任討袁第一路軍司令,1924年成為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校長,掌握 中國國民黨 軍權,以黨領軍,1926年成為 國民革命軍 總司令,領軍北伐,1927年在南京成立 國民政府 ,歷任 國民政府主席 、 行政院院長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等,經歷 中國抗日戰爭 及 國共內戰 。 1949年領導 中華民國政府 遷至 臺灣地區 ,一直兼任 中國國民黨總裁 及 中華民國總統 至 去世 。 後其子 經國 在 嚴家淦 的短暫任期結束後亦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兼 中國國民黨主席 直至1988年 去世 。

  3. 著作. 艺术形象. 注釋.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中正 (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 字 介石 [註 1] ,谱名 周泰 ,学名 志清 。 浙江 奉化 人 [8] :1461 , 中國 政治人物、 军事家 [9] :472 。 歷任 黃埔軍校 校長 、 國民革命軍 總司令 、 國民政府主席 、 行政院院長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委員長 [10] :456 、 中國國民黨總裁 、 中華民國總統 。 1887年,生于浙江奉化,1908年加入 中国同盟会 ,1911年参加 辛亥革命 。 1913年,加入 中華革命黨 ,1918年任 援閩粵軍 總司令部作戰科主任,1920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长、前敌总指挥。 1922年,任東路討賊軍第二軍參謀長 [6] 。

  4. 2015年6月14日 · 認為武士道至死不渝之精神日本軍事成功之主要原因,但是他也認為日本生活中,從鐵路系統、教育和生產製造,樣樣講究紀律、效率,關係到日本現代化;終其一生,認為愛國和民族精神恢復中國尊嚴及世界地位之關鍵 [22]:37。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消息傳到日本,和張群等即向長崎乘趁 ...

  5. 2016年4月4日 · 蔣介石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他是中國的正統但是許多人也認為他是威權的象徵. 1975年4月5日,許久已經沒有出現在人們面前的蔣介石去世,當時他據稱是87歲,接著台灣「舉國悼唁」。 在40年前的台灣,蔣介石被稱為蔣中正,是「民族救星」、「世界的偉人」。 去世之後,國民政府為了紀念死後被稱為「先總統蔣公」的「豐功偉業」,號召台灣全民捐款興建了如今矗立在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 逝世與崩殂....

  6. Chiang Kai-shek.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 出生日期. 1887年10月31日. 逝世日期. 1975年4月5日. 畢業院校. 東京振武學校. 主要成就. 二戰時期 中國戰區 最高統帥. 出生地.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縣溪口鎮. 妻 子. 宋美齡. 子 女. 經國、緯國. 目錄.

  7. English. 總統中正先生(1887-1975),字介石,浙江省奉化縣人。 留學日本振武學校,期間加入同盟會,以革命為志業自許。 民國13年,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長,15年7月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率軍北伐,17年北伐告成,膺任國民政府主席。 民國26年七七事變,領導全國抵抗日本侵略。 30年12月日本突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 我國與同盟國一致對日宣戰,就任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 32年1月和美國、英國簽訂平等新約,廢除英、美在華領事之裁判權;10月與美、英、蘇聯銜發表「四強宣言」;11月出席開羅會議,確定日本歸還東北及馬關條約割讓的臺澎失土;復和美國、英國、蘇聯共同發起創立聯合國。 民國37年當選行憲後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 旋因中共全面發動內戰,於38年1月引退。

  8. www.wikiwand.com › zh-tw › 蔣公蔣公 - Wikiwand

    維基媒體消歧義頁 /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蔣公 姓 成年男子的尊稱;然而由於 歷史 上接受 中國國民黨 領導的 中華民國政府 慣以「 (先)總統 蔣公 」一詞尊稱 蔣中正 ,故該詞在許多受此用法影響的場合皆專指蔣中正。 其他世稱「 蔣公 」的姓名人包括: 毅庵 : 明鄭王朝 部將。 毓英 :臺灣清治時期的首任 臺灣府 知府。 元樞 :清朝乾隆年間的臺灣府知府。 蔣公是姓成年男子的尊稱;然而由於歷史上接受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慣以「(先)總統 蔣公」一詞尊稱蔣中正,故該詞在許多受此用法影響的場合皆專指蔣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