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虎門大橋在周二(5日)下午發生異常振動,橋面非常明顯地如同波浪一般上下抖動,路牌及欄桿也隨之搖晃,乃至當天晚上亦再有「餘震」。 專家組解釋大橋振動是「渦振」現象,相信原因是大橋橋面正進行維修施工,兩旁擺放有1.2米高的水馬,使鋼箱梁的氣動外形被改變,破越斷面的流線型,故現時已陸續將水馬拆除。
      www.hk01.com/大國小事/469572/虎門大橋異常振動-何謂渦振現象-1940年相同情況曾致美國塌橋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5月5日下午廣東省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路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從現場視頻中可以看到大橋的橋面出現不斷起伏的波浪虎門大橋橫跨珠江口主航道跨經達888米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

  3. 2020年5月9日 · 據建工社微課程了解此次虎門大橋出現異常抖動的可能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橋面通行車輛激勵發生共振二是自然環境作用產生的大幅度振動。 ... 共振指的是物體受到激勵振動頻率與自身固有頻率接近時,發生的振幅增大的現象。 橋上通行的車輛經過橋面時,車輛自重可對橋樑結構造成激振。 橋面不平整,橋樑在車輛衝擊下產生的振動,也是一種激振。 若頻率接近橋樑結構固有頻率就極易發生共振。 橋樑為了解決共振,在設計之初就規定了橋樑自振頻率的限值,用來預防車輛通過橋時產生的共振,並在橋面伸縮縫處安裝平順的過渡裝置,減小橋面振動,同時設置各種類型的阻尼器來消耗掉振動能量。 虎門大橋是懸索橋,要解決振動,可能也要從增加阻尼器的角度進行,但懸索橋比斜拉橋複雜,懸索上安裝阻尼器並發揮作用比斜拉索更困難 。

  4. 2020年5月6日 · 虎門大橋在周二5日下午發生異常振動橋面非常明顯地如同波浪一般上下抖動路牌及欄桿也隨之搖晃乃至當天晚上亦再有餘震」。 專家組解釋大橋振動是渦振現象相信原因是大橋橋面正進行維修施工兩旁擺放有1.2米高的水馬使鋼箱梁的氣動外形被改變破越斷面的流線型故現時已陸續將水馬拆除。 大橋橋面當時正進行維修施工,兩旁擺放有1.2米高的水馬,因而使鋼箱梁的氣動外形被改變,破越斷面的流線型。 (微博) 所謂「渦振」現象,據內地傳媒引述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柳成蔭、肖儀清和顧磊等專家學者的解釋,其是一種兼有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特性的有限振幅振動。 當現場風速達到每秒8米左右時,就會引發渦振。

  5. 2020年5月6日 · 影片中虎門大橋的異常抖動能用肉眼看見橋面如同波浪但未有明顯斷裂但此畫面已令不少人感到害怕:「太嚇人了」、「有點像死神來了」、「好可怕」、「抖成這樣還是頭一次見」。 內地傳媒指出廣東省交通集團在5日下午2時許通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所以大橋管理部門出於安全考慮已經封閉虎門大橋更連夜找來12位知名橋樑專家召開會議。 而廣東省交通集團在6日凌晨稱,專家判斷虎門大橋發生振動係橋樑渦振現象,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但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有內地記者在6日凌晨,透過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去片!

  6. 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相關報道見A7版肉眼可見的風中抖動”,一下子把虎門大橋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7. 2020年5月7日 · 虎門大橋周二5日下午發生異常抖動官方封閉大橋後周三6日虎門大橋的橋面又出現小幅振動橋樑設計專家橋樑風工程研究專家葛耀君教授表示後續的渦振與昨日發生的首次渦振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具體原因還需等測量數據結果

  8. 2020年5月7日 · 為此, 中國工程院 7日受訪時表示大橋之所以出現抖動是因為渦振現象 」,目前依數據而言大橋是安全的虎門大橋5日發生波浪式起伏宛如會呼吸一樣嚇得當地政府馬上雙向封橋中國交通運輸部專家工作組判斷虎門大橋這時發生大幅度抖動主因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作為懸索橋的虎門大橋的橋樑出現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