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3日 · 銅鑼廣場是資深投資者劏場大王尹柏權的經典傑作2004年他以二億元購入當時為小南國狀元樓的舖位將一至二樓劏為206個鋪位當中面積僅二三十方呎當時建築面積呎價約為三萬元為大業主套現約四億不過與其他劏鋪命運相若除了新開張時有不俗聲勢外場內人流很快就走下波租務情況亦不理想只有2019年期間出租率接近一半租金約三千元水平有不少印尼土產店進駐。 4. 量升未必一定做到「價升」 2024-03-24 14:38:20.

  2. 2020年7月29日. 有老友話我在地產界撈了30幾年,算是有多少聲名,但始終未能 在某一個範疇稱王,最多是被人叫做收租佬,可以算是失敗。 老友鬧得冇錯,不過我除了天資不 高外,亦淡薄名利, 沒有刻意追求什麼王。 就算我非常努力,亦不會做到什麼王。 自己知自己事,不能太苛求。 地產界有很多王,例如舖王、摸王、豪宅大王、劏場大王等。 他們其 實都唔想得到那些稱號,因為他們知道,那些稱號是一個負累。 以我自己為例,我很少與那些稱王的人做交易,對手太強, 輸多贏少,始終有多少心理威脅。 如果一定要做買賣, 買的時候鋤價多一些,賣的時候要價多一些。 如此來說,唔著數的應 該是那些稱王的投資者。 初出道時有前輩教我,如果唔想買錯,最好就是同那些大炒家接摸貨 ,畀10個8個%他們賺,當做驗貨費用都抵。

  3. 2024年3月29日 · 2024年3月29日. 假期第一日,老婆話昨日與幾個大媽去睇新樓盤,其中一個付款辦法就是俾5%,可以睇20個月,樓價當然高過建築期付款方法很多,俾咁少首期,會不會掀起炒風。 一定會,很多人知道,人無横財不富,馬無夜不肥,但很少人知道,樓冇人炒不升,在政府全撤辣之後,代表政府接受樓市有多少炒風,但如果政府要求每次簽定臨時買賣合約時,就要立刻付印花稅,就算有炒風掀起,都唔會 好強勁,而樓價上升,就會多啲人買樓,負資產人士減少,銀主盤減少,政府賣地收入增加,解決財赤問題,雖然不能話百利而無一害,但總好過樓價下跌,冇人買樓,銀主盤增加,地產商唔買地,政府出現巨額財赤,少量炒風其實令不少市民重新認識樓市,對樓市有正面作用。 上一則: 物業投資者的壓力是很大. 下一則: 債仔不還息不還本令財仔執笠.

  4. 明報專訊在股壇有抽水大王之稱的永義國際1218大股東官永義曾因97年投資物業太過進取而負債纍纍如今死過翻生可以東山再起已學懂何為量力而為」。

  5. 2024年4月15日 · 首都廣場坐落漆咸道南61至65號1至3樓前身為DNA Mall於2013年由人稱劏場大王尹柏權分拆成迷你舖出售商場網頁顯示現時商場總共約有705間舖位商舖面積約56至268方呎可因應需要靈活組合每月租金由約3,500元起。 事實上,該商場業主亦積極為項目作推廣,冀吸引人流及租客。 據該商場網站資料,舖位業主成立The Capital業主協會有限公司,可不經地產代理,直接與租客洽談,毋須繳付佣金。 商場有各類商戶,包括服裝、書籍、夾公仔、甜品及美甲店等。 每逢節日如復活節、萬聖節及聖誕節等,項目地下入口都會設置主題場景、打卡位或攤位等吸引消費者。

  6.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水御林皇府森麻實徑雙號洋房於上月底以6,180萬元易手,以實用面積4,048方呎計,實用呎價15,267元,新買家為石炳濂(SHEK PING LIM PHILIP),與石鑑輝的三子石炳濂名字相同,相信為同一人。 據悉,上述洋房原業主於2007年8月以3,600萬元購入物業,持貨近12年,賬面獲利2,580萬元,物業升值72%。 上一則: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下一則: 招標新指引前 海日灣急賣樓. 更多... 大市面對轉勢,市場亦連續錄得名人入市個案。

  7. 興勝創建 (00896)旗下元朗流浮山一幅面積約21.4萬方呎農地,剛以2.5億元售出,以補地價後可建樓面達4.28萬方呎計,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高逾5,800元,料創香港農地歷來新高,較同系區內去年售出農地做價高逾1.1倍,並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