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9年10月18日 · 任職全職中文私人補習老師已三年的Hazel指,這一代中文差的學生比比皆是,不過,近年家長愈來愈重視中文,讓中文專科補習在市場有價有市。 港聞 施政報告
2016年10月13日 · 1. 今期香港01《本土》周報封面故事是「補習起義! 讓孩子回歸『人的世界』」。 補習已成為中小學生的集體回憶,這潮流已然覆水難收。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想想,這些提供營養補充劑的地方,能不只做一支短期有效的肥仔針嗎? 有受訪者說:「我們是農夫,學生是薯仔。 」竟還有補習老師不當教育是條賽道,而是一塊農田,在灰乾結實的土壤上翻土、澆水、施肥。 說到底所謂的「起義」,也不過是回歸教育的起點。 攝影︰黃永俊. 影像協作:曾梓洋. 他們不時提及社會議題,如本地房屋問題,林態度開放:「這裏什麼立場的人都有,沒分對錯,我希望同學宏觀一點。 最初找林小龍,只因他撰寫的《我的豪華劏房生活》講述了蝸局的生活,以及他如何在48呎的「天下」和學生、1300本藏書度過了兩年補習日子。
2019年10月22日 · 「當補習社老師可以專注協助學生取得好成績,看到他們在學業上表現卓悅固然開心及有滿足感,但經過八年多,我開始會思考,我真的在教一個『人』嗎? 」他所指的一個「人」,是指學業以外的地方,他就不用關注了嗎? 比起看到學生成績摘星,他更想看到他們的成長,他想參與在其中,與他們一同面對各種成長問題,教導他們處世待人。 將事件簡化 用物件幫助了解. 因為初初畢業在邊青中學任教,所以令Mo Sir有一份使命感,希望回重當日校老師,都選擇一間特別的中學,「教非華語學生時,要用英文講解通識科不算最難,最難是要令他們理解。 通識分為六大課程,分別是個人成長、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及能源科技,當中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會比較難講解。
2019年10月22日 · 補習是補品 可集中於成績. Mo Sir覺得日校與補習社的教學模式很不同,故想趁年輕時汲取不同的經驗,「日校對學生的時間多,課程可以由淺入深去教;但補習社學生一星期才來一次,每次只有個多小時,所以教學內容要更集中,但可以更專注地鑽研怎樣幫助學生去取得好成績。 」他覺得日校是正餐,補習是補品,兩者不同,但沒有哪一種比較重要之分。 他自言很喜歡通識,因為可以訓練思維,令人知道世界發生甚麼事,「當時通識是一個熱潮,2012年才是第一屆有通識科公開試,所以在設計補習教材上完全未有任個框架,會有一定難度。 」除了要熟悉課程大綱和參考樣本試卷外,更要透過學生做題的結果慢慢調整,「會參考教科書、新聞及課程文件,而過了頭幾年後,便開始有past paper,出題亦更得心應手。
2017年2月3日 · 【社區人語】昔日街童發起義務補習 相信基層贏在起跑線上. 撰文:麥佩雯. 出版: 2017-02-03 09:00 更新:2017-02-03 17:32. 1. 油麻地及旺角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高達44,045人,是全港平均數字的約7倍。 眺望這些密密麻麻的舊唐樓,每扇窗戶都擠滿一張張臉孔;城內數十百萬貧窮人口,人人也是這樣住怎可介意。 梁啟業(阿O)的童年,就是住在旺角一個唐樓單位的後座。 那時他隨母親拾荒經常在街頭露宿,小三因營養不良被安排入住兒童之家,初中時因全身總是髒髒的而沒有朋友,兩次會考失敗後從事派傳單工作。 在缺乏中成長,看似坎坷,但他憑小時候在街頭、在貧窮中學懂的「想盡一切辦法生存」,長大後開辦求職網站及創辦基層義補組織等。
2021年8月26日 · 《香港01》近期作出系列報道,採訪了知名業者,就中港台補習現況作探討。 在本文中,從香港中文科補習名師林溢欣的話語中可見,本地補習進入「碎片化」時期,少子化大背景下,是私教的崛起致使業者們你追我趕;對於從政策層面介入補習,他就認為不應假定補習與學習壓力有必然關係。 據 早前報道,香港小學生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有補習,中學則接近六成學生有補習,同時補習費支出也在不斷增加。 盛行的補習風氣促成了不少畢業生入行,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研究院哲學碩士林溢欣便為其中一員,現任職遵理學校的他至今已有10年資歷。 談起入行原因,他表示當初自己剛畢業,在苦思應否繼續升學讀博士時正好趕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改制,面對人生的選擇遂毅然選擇試執教鞭,因想着就算不行也可以回去校園,結果一晃便是一秩。
2019年10月18日 · 職場. 【補習行業】求學只為求高分?. 導師:希望補習不單是買與賣. 不論是會考、高考還是文憑試,這些公開試都是每一代人的共同回憶,只是,那些回憶是盡如人意還是不憾回首?. 我們都曾為取得好成績而努力過,現在回想,你最想多謝的人是學校 ...